高二生物教案:《通過激素的調節》教學設計(三)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16 18:46:40
1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通過分析促胰液素的發現,概述激素調節的概念。
2、舉例說明激素的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
3、概述激素調節的特點。
二、能力目標:
1、通過體驗建立血糖調節模型的活動,構建血糖調節的概念模型。
2、通過分析促胰液素的發現,再體驗假說——演繹法在科學發現中的作用。
3、進行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從促胰液激素發現的事例中,認同科學發現需要大膽質疑,合理實驗,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和品質。
2、通過評價動物激素在生產中的應用,認識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復雜關系,形成正確的科學價值觀。
2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一年級的學生,關于激素調節,學生在初中生物課已學過,因此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之上建立新的知識。雖然對于激素已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和了解,但是對于激素調節的科學史,什么是內分泌腺,激素和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關系等內容還知之甚少,為此還需在教師引導下激發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嘗試引導學生開展分析實驗、設計實驗,闡述問題、分析問題、建構模型等活動,緊密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師生互作,幫助學生將感性認識提升至理性認識。
3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1、促胰液素的發現過程。
2、血糖調節的平衡。
二、教學難點:
1、借助資料分析科學家的實驗設計思路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實驗的分析設計技能。
2、運用建構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調節的模型。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評論(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通過分析促胰液素的發現,概述激素調節的概念。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分析促胰液素的發現,再體驗實驗分析方法在科學發現中的作用。
2、進行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從促胰液激素發現的事例中,認同科學發現需要大膽質疑,合理實驗,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和品質。
評論(0) 學時重點
促胰液素的發現過程。
評論(0) 學時難點
借助資料分析科學家的實驗設計思路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實驗的分析設計技能。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組織教學:導言
【師】上課開始先給學生們播放一段視頻,內容是印度“拇指姑娘”(侏儒癥患者)
【生】觀看短片,質疑:為何“拇指姑娘”身材矮小?
【師】“問題探討”
1.根據材料計算,如果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運動員能跑多長時間?
2.長跑時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你認為血糖的濃度會下降嗎?為什么?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