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一輪復習政治知識點
來源:網絡資源 2018-10-22 22:58:49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西方議會民主政體比較
2009年3月9日,吳邦國委員長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從人民代表大會與西方議會、人大和"一府兩院"關系與西方國家機關間關系、人大代表與西方議員三個方面,深刻、準確地概括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體的本質區別。除了以上三個本質區別外,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西方的議會民主政體還有哪些主要區別呢?本文擬結合高中政治教學,對此作一粗淺的比較。
從形式上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西方國家的議會民主制度都是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都是由定期選舉產生的代表或議員組織,都是一種間接民主,即代議民主,都按照一定的組織和活動原則進行,都享有立法權。但從內容上看,二者是根本不同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基礎不同
經濟基礎決定社會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決定社會的各種思想觀點和社會意識形態,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我國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和人民、整體和部分之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高度的集中和權力一元化。這是基于利益的單一和一致性為基礎的,而利益的單一和一致性只能產生于公有制。因為只有在公有制條件下,廣大人民群眾沒有根本利益的沖突,這才可能使政治權力高度集中。可見,集中的、一元化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建立上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經濟基礎之上的。
西方國家議會雖然打著"全民的"、"普遍的"、"平等的"、"超階級的"選舉制度招牌,其實選出的議員多數是有產者,或者是有產階級的代理人。從表面上看,議員都是由選民選舉的,似乎是民主的。其實,西方議會的議席往往是各個政黨、各個利益集團、各種社會勢力政治分贓的結果,每個議員的背后都站著供養它的利益集團。議員們也為了各自供養的利益集團而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因此,西方議會制民主政體實際上是有錢人的民主,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之上的,是維護資產階級私有財產的工具。
二、階級本質不同
國體決定政體,并通過一定的政體來體現;政體體現國體,并服務于特定的國體。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下,人民代表機關的組成人員則都是根據廣大人民的意志選舉出來的各方面的代表人物,有著廣泛的代表性和深厚的群眾基礎,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來行使國家權力,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要求。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