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 > 高考常考敬辭謙辭匯總(4)

        高考常考敬辭謙辭匯總(4)

        來源:網絡資源 2018-10-17 22:38:31

          16.用"芳"字:用于對方或對方有關的事物。如:芳齡(稱對方的年齡,對方應是年輕女子)、芳鄰(稱對方的鄰居)、芳名(稱對方的名字,對方應是年輕的女子)。

          17.用"奉"字:用于自己的動作涉及對方。如:奉達(告訴、表達)、奉復(回復)、奉告(告訴)奉還(歸還)、奉陪(陪伴)、奉勸(勸告)、奉送、奉贈(贈送)、奉迎(迎接)奉托(托對方辦事)

          18.用"俯"字:在公文書信中用來稱對方對自己的行動。如:俯察(稱對方或上級對自己的理解)、俯就(用于請對方同意擔任某職務)、俯念(稱對方或上級的體念)、俯允(稱對方或上級的允許)。

          19.用"高"字:稱對方相關的事物。如:高見(稱對方的見解)、高就(稱對方離開原來的職位就任較高的職位)|高齡(稱老人的年齡)、高壽(多用于問老人的年齡)、高足(稱別人的學生)、高論(稱別人的議論)。

          20.用"光"字:用于說對方的來臨。如:光顧(多是商家說顧客的來到)、光臨(稱客人的到來)。

          21.用"貴"字:稱對方有關的事物。如:貴干(問對方要做什么)、貴庚(問對方的年齡)、貴姓(問對方的姓氏)、貴恙(稱對方的病)、貴子(稱對方的兒子)、貴國(稱對方的國家)、貴校(稱對方的學校)。

          22.用"恭"字:表示恭敬地對待對方。如:恭賀(祝賀)、恭候(等候)、恭請(邀請)、恭迎(迎接)、恭喜(祝賀對方的喜事)。

          23.用"華"字:稱對方有關的事物。如:華誕(稱對方的生日)、華堂(稱對方的房屋)、華翰(稱對方的書信)。

          24.用"敬"字:用于自己的行動涉及別人。如:敬告(告訴)、敬賀(祝賀)、敬候(等候)敬請(請)、敬佩(佩服)、敬謝不敏(表示推辭做某件事)。

          25.用"惠"字:用于對方對待自己的行為動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書籍等紀念品時所題的上款,意思是請保存)、惠臨(說對方到自己這里來)、惠顧(多用于商店對顧客,說顧客的到來)、惠允(指對方允許自己人做某事)、惠贈(指對方贈譽財物)。

          26.用"賢"字:用于稱平輩或晚輩。如:賢弟(稱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齡小的男子)、賢侄(稱侄子)。

          27.用"屈"字:用于說對方的行動。如:屈駕(用于邀請人,意思是委屈大駕)、屈就(用于請人擔任職務,意思是委屈遷就)、屈居(委屈地處于)、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28.用"雅"字:用于說對方的情意或行動。如:雅意(稱對方的情意或意見)、雅正(指出批評,把自己人的詩文書畫等送給對方時,請對方指教)。

          29.用"玉"字:用于說對方的身體或行動。如:玉體(說對方的身體)、玉音(在書信中,稱對方的書信或言辭)、玉照(說對方的照片)、玉成(感謝對方的成全)。

          此外,還有一些帶謙敬色彩的詞語,如:久仰、賜教、指正、止步、留步、笑納、包涵、斧正、璧還、鼎力等。

          古代科舉簡表

          朝代             考試級別            取試名稱                          說明

          漢               皇帝親考          孝廉、茂才                    漢高祖為求賢所設

          魏晉南北朝      州、郡            九品官:上上、上中、上下;

          中上、中中、中下;

          下上、下中、下下;

          隋              中央               進士、明經

          唐    秀才(唐代"秀才"一科、要求高于進士科。《舊唐書·職官志》說:"秀才有唐以來無其人。"可見雖有其科。都未考取什么人。此科于高宗時即廢止。)

          唐代科目雖多,士人所趨,惟"明經""進士"兩科。"進士科"尤為公子競試之項目,成為唐代科舉之項目。

          禮部

          明經

          考試三場:先試"貼經",試口試,再次答策三道。

          進士

          唐初"進士"試"時務策"五道,貼一"大經"。經策全通為甲第,"策"通四,"貼"過四以上為乙第。

          天寶十一載定"進士"試一經,能通者試文賦,又通而后試策五條,皆通,中第。

          "進士"試詩賦之制,始于玄宗天寶間,其后或改為箴、論、表、贊,或或仍試詩賦。總觀有唐一代,"進士科"尤重詩賦,專尚文辭,人稱為"辭科"。

          唐代后期試進士以詩賦為第一場,論為第二場,策為第三場,貼經為第四場。

          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為"狀元"或"狀頭"。

          明法

          (律學)

          "明法"試"律"七條,"令"三條,全通為甲第,通八為乙第。(唐之法律有四種:律、令、格、式)

          明字

          (書學)

          先口試,通,乃墨試《說文》、《字林》二十條,通十分之八者為及第。

          明算

          試《九章》、《周髀》綴術緝占,通者及第

          皇帝親試

          制舉:

          賢良方能言極諫科;

          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

          文辭秀逸科;

          風雅古調科。

          這些都是皇帝特詔舉行的考試,目的是為了選拔特殊的人才。

          宋           禮部          進士       由各州考選士子送禮部應試。初制: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貼《論語》十貼,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

          九經

          初制:貼書一百二十貼,對墨義六十條。

          五經

          初制:貼書八十貼,對墨義五十條。

          三禮

          初制:對墨義九十條

          三傳

          初制:對墨義一百一十條

          開元禮

          初制:對墨義三百條

          三史

          初制:對墨義三百條

          學究

          初制:《毛詩》對墨義五十條、《論語》十條、《爾雅》《孝經》共十條、《周易》二十五條、《尚書》二十五條。

          明法

          初制:對律令四十條。兼經并同《毛詩》之制宋代初也以進士明經取士,宋神宗時,王安石建議廢明經等科,只保留進士科。進士科不考詩賦,而考經義。此外,仍考論策,禮部考試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試復審,然后分為五甲。

          明清           縣          童試         中第者為生員,又叫秀才或庠生。 生員分三種:  成績最好的是廩生,其次是增生,新入學的稱為附生。

          童試是參加正式科舉考試前的預考。

          省          鄉試             中第者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每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秋闈。

          禮部            會試         中第者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鄉試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又稱禮闈和春闈。

          皇帝親試       殿試      中者為進士。皇帝主試的考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國家特考        貢生分:歲貢、恩貢、拔貢、副貢。      第一年或兩三年由地方送年資長久的廩生入國子監,肄業的稱為歲貢。逢國家慶典進貢的生員稱為恩貢。每三年各省學政就本省生員擇優保送中央參加朝政合格的稱為拔貢。鄉試取入副榜直接送經國子監的稱為副貢。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ledzixu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大战孕妇12p| 妞干网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妖精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污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91刮伦脏话对白| 午夜伦伦影理论片大片|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妇女强制高潮18XXXX|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8| 亚洲毛片基地日韩毛片基地|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乱来乱子视频| 日本zzzzwww大片免费|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丝袜高跟美脚国产1区| 日本视频免费高清一本18|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址|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麻豆视频传媒二区| 国产精品十八禁在线观看|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强行扒开双腿猛烈进入|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最近最新最好的2018中文字幕|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视频|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 很黄很色裸乳视频网站| 久久www视频| 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亚洲视频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