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高校陸續公布高招新政 招生計劃同時發布
2018-06-20 17:22:51重慶晨報
6月24日,高考成績即將公布。近日,重慶市內各高校陸續公布了2018年的招生計劃、專業設置情況及招生新政。
記者注意到,我市的一些高校招生計劃較往年有所增加,還新設了專業。科學合理地填報志愿,提前了解各高校的招生政策很有必要。我們搜集了重慶市主要公辦高校2018年的高招計劃及招生政策,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重慶大學
在重慶招生1588人
重慶大學招生計劃為6400人,在市內招生計劃為1588人,其中普通理科1364人,普通文科84人,中外合作辦學7人,國家專項18人,高校專項18人,民族班15人,藝術類72人,體育教育10人。其中,民族班為新增招生類型,在一本批次單列代碼錄取,只招收少數民族聚集區的少數民族考生。
招生政策和錄取規則有兩大變化:1。學校全面實行大類招生、大類培養。不同大類學生進校學習1年、1.5年、2年或者3年以后再進行專業分流,選擇大類下的專業繼續學習。2。不再設專業級差,實行分數優先遵循專業志愿。普通本科批次的調檔比例控制在105%以內,實行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安排專業。分數相同時,按以下原則優先安排專業:專業志愿優先;當專業志愿相同時,按相關科目排序:①理科考生依次比較理科綜合、數學、外語、語文成績;②文科考生依次比較文科綜合、語文、外語、數學成績;③上海考生不分文理,先比較與院校專業組選考科目要求一致的選考科目中最高成績,再依次比較數學、外語、語文成績。
對進檔不能滿足專業志愿的考生,只要服從專業調劑且體檢符合國家相關要求,不退檔予以錄取。
西南大學
招生總計劃上萬人
西南大學學校招生總計劃為10100人,在重慶市擬投放2283人的招生計劃(不含自主招生、高水平運動隊等不分省計劃),占招生總計劃的23%左右,預計實際可錄取2400多人。
學校新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含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方向、智能科學與技術方向)、計算機類(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目前共有25個招生大類。同時對原有的環境科學與工程類、電子信息類2個大類所包含的專業進行了調整。
停招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這4個本科專業,新增環境科學與工程、信息安全這2個招生專業,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動物科學大數據、動物醫學中獸醫學這4個招生方向,招生專業總數由102個縮減為100個。
“動物科學”首次按照拔尖人才創新實驗班進行招生;通過校內二次選拔的方式組建大文科類“吳宓班”和理工科類“袁隆平班”,同時實施“遠志”藥學全英文創新實驗班、哲學創新實驗班建設。
重慶醫科大學
在渝本科招生2369人
重醫大招生總計劃人數4100人,其中本科招收3920人;專科招收180人,在四川省西昌市涼山衛校辦學點就讀。
在重慶共計招收本科生2369人,其中文科470人,理科1899人,分布在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及國家和地方兩個專項計劃,除兩個專項,全部實行文理兼收。其中臨床醫學“5+3一體化”(本碩連讀)招收100人(只招收理科生)、免費醫學定向生招收150人,今年新增了50人的中醫學免費定向生。根據教育部相關政策,學校預留本科招生計劃30名,主要用于調節生源地線上生源不平衡問題。
英語專業只招收英語語種考生,其它專業不限外語應試語種,但新生入學后,外語教學為英語。
投檔規則按照各省、市、自治區教育考試院的規定執行。在確定錄取專業時,承認各省(市、區)招辦符合國家政策的加分、降分(四川加分最高認可20分)。
若專業計劃已滿,考生又不愿服從專業調配則退檔。
重慶工商大學
在渝計劃約4400人
招生計劃人數總計7100人。在重慶招收約4400人,其中文史類計劃近1200人,理工類計劃約2730人。
對相關專業實行大類招生,包括經濟與貿易類(含國際經濟與貿易、貿易經濟專業)、財政學類(含財政學、稅收學專業)、化工與制藥類(含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專業)、機械類(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社會學類(含社會學、社會工作專業)。
取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產品設計、攝影、動畫等六個專業的外語高考單科成績限制;調整藝體類專業的錄取規則。
招生錄取的亮點:錄取新生有機會參加學校舉辦的二次選拔國際項目:國際商學院:中加、中法雙校園、雙學士項目,中英、中法本碩連讀項目;會計學院: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項目(ACCA)、英國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項目(CIMA);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注冊特許金融分析師項目(CFA);管理學院:工商管理“3+1+1”特色項目和信息管理“3+1+1”特色項目。
本科新生獎學金增設“美術類新生獎學金”,申報條件詳見《2018年本科新生獎學金實施辦法》。
重慶師范大學
新增教育康復學、僧伽羅語
重師大執行大類招生的專業有:工商管理類(包括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專業),設計學類(包括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其中產品設計包括珠寶首飾設計校企合作班70人),材料類(包括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化學專業)。入學后根據培養方案適時分流到相應專業。
新增教育康復學、僧伽羅語專業。新增特殊教育、教育技術學、地理教育、科學教育專業這4個師范類專業,考生在一本范圍的專業選擇面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