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高考綜合改革 實行“3+3”模式文理不再分科
2017-09-08 16:46:57廣西新聞網
“招分”向“招生”轉變 綜合素質評價成錄取參考
在“3+3”的新模式之前,廣西曾在普通高校考試招生的許多方面進行過大膽的嘗試,如我區的3+X科目設置改革、本專科分開考試改革和標準分數制度改革、遠程錄取、網上無紙化閱卷等,有些方面甚至走在全國前列并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
據自治區教育廳廳長秦斌透露,跟以往至下而上的高考單項改革不同,“3+3”模式代表的是恢復高考制度以來最全面最系統的新一輪考試招生改革,也是教育綜合改革中最重要最復雜的改革,是由國家頂層設計自上而下推進的。秦斌認為,新一輪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有一個重要的價值取向鼓勵“科學選材”。如何將“科學選材”落實到位呢?未來廣西本科院校錄取有“兩依據”“一參考”,“兩依據”是“6選3”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統一考試的語、數、外3科成績,“一參考”是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擇優錄取,邁出了從“招分”向“招生”轉變的步伐。此外,積極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從前廣西有15所高職院校實行單獨招考,今年這個數字將增加到19家。將來廣西高職院校選撥人才,逐步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選拔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綜合素質評價”是院校錄取的參考指標,那么考生的綜合素質包括哪些方面呢?記者在采訪之中了解到,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情況,注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方面。各省市正在根據教育部出臺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來制定評價體系,建立規范的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客觀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主要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內容。據秦斌廳長透露,廣西將開發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電子化管理平臺,建立健全材料公示制度、抽查制度、申訴與復議制度、誠信責任追究制度,確保綜合素質材料真實可信。
廣西高考綜合改革推遲一年 不會影響考生利益
我區從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開始,就已經陸續啟動高考單項改革,然而廣西全面推進高考綜合改革的時間定在2019年,比全國大部分省市推遲了一年,這是為何?
據悉,有多方面的原因:國務院《實施意見》確定了“加強統籌規劃,積極穩妥推進”的基本原則,廣西嚴格遵照國務院《實施意見》確定的原則進行總體設計,嚴格遵照教育部規定的時間節點開展工作。教育部根據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存在的差異,對全國各地的高考綜合改革進程實行統籌,廣西與云南等6個中西部省(區)被安排在了2019年,這也符合我區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實際。廣西實施高中新課程改革比較遲,到2018年剛好完成兩個教學周期,同時在新的高考和學業水平考試模式下需要推行分層教學、走班教學等教學及管理形式,推遲一年,可為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做好更充分準備。
據悉,國家的高校招生錄取計劃下達到各省(區、市),考生升學在本省(區、市)范圍內競爭,推遲一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不會影響我區考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