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備考:二十四節氣地理相關知識點
來源:新東方在線 2017-01-17 10:49:31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二十四節氣的相關知識點同學們也要掌握啦!
26、(1)①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遺名錄,標志著該文化成就獲得了世界的認可,有利于對其保護。②文化遺產不僅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遺名錄,對于研究中國古人如何觀察研究太陽周年運動等有重要意義,也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獨特性。③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遺名錄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我國的文化競爭力。④文化自信來自于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遺名錄,有利于提升我國人民的文化自信。⑤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二十四節氣”列入非遺名錄,有利于促進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使我們成為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用者。(每點3分,答出任意四點給滿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2)①“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形成知識體系,這體現了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理。②中國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這體現了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③“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體現了意識具有能動性,對改造客觀世界有指導作用。④“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體現了人們可以在認識和利用規律的基礎上,造福人類。⑤“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能指導實踐的開展。認識具有上升性等。
(每點2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3)世界遺產再添中國符號,“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二十四節氣”——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驕傲等。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