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技巧 > 為什么你寫作文時總跑題?就是因為沒學會這個!

        為什么你寫作文時總跑題?就是因為沒學會這個!

        2016-12-05 10:10:41高考作文考試

          一、對比型

          1、材料特征

          (1)提供的材料在內容上一般是相對(反)的,在層次上明顯分為兩部分。

          (2)話題一般為關系型的,著重考查學生的思辨能力。

          2、審題要點

          (1)材料內容是由相對(反)的兩部分組成的,審題時要堅持全面的觀點,既要注意兩部分之間的區別,又要注意二者之間的聯系。

          (2)堅持重點論,審題時要權衡內容的兩部分,把握命題者的感情指向性。要特別注意兩種觀點或看法之間的過渡語和過渡詞,如“然而”“但是”“相反”“與此同時”等標志性詞語。

          (3)文章構思時,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最好不平均用力,應該有所側重,這樣文章才能寫得具體而深刻。

          3、經典例析

          2006、2007年高考全國卷Ⅱ都采用了這種命題形式。

          請看2006年高考作文材料:據有關部門調查,六年來我國國民圖書閱讀率持續走低:1999年為60.4%,2001年為54.2%,2003年為51.7%,而2005年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圖書閱讀率持續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識字的人為什么不讀書?中年人多數說“沒時間”,青年人多數說“不習慣”,還有人說“買不起”、“沒地方借”。與圖書閱讀率走低相反,網上閱讀率正在迅速增長;1999年為3.7%,2003年為18.3%,2005年為27.8%。

          2007年高考作文材料:著名歌手叢飛節衣縮食,捐贈300多萬,資助了178名貧困學生。當他自己病危住進醫院經濟困難時,幾位受助完成學業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輕人,竟然沒有一個來看望他。這件是被媒體披露后,有一個受助者居然還埋怨說,這讓他很沒面子。叢飛說,不要責怪他們,我已經不再需要醫療了。

          華農大的學生小李和同學們將買廢品的錢捐給了一所希望小學。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這所希望小學的師生給小李捐款,一個四年級的女生捐了10元,問她為什么把春節壓歲錢全部捐出來,她說:“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說的那句話就滿足了。”問她那是一句什么話,她說:“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學會幫助別人。”

          分析

          上述兩則材料在表達上都是由正反兩方面組成的,在內容上反映的都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因此審題時要注意問題兩方面的焦點與矛盾。材料一就“國民閱讀情況”進行了調查,一方是圖書閱讀率持續走低,一方是國民網上閱讀率上升。雙方矛盾的焦點就是材料中的一句話:“識字的人為什么不讀書?”認真解讀這其中的原因就能尋找到審題的突破口和最佳角度。

          材料二選擇的兩則材料,都是在拷問人性:面對捐助者的病危與困頓,178名被捐助的貧困學生集體隱身,“知恩不報”,他們有的只是對媒體的埋怨,對慷慨捐助者卻沒有片言只語;而希望小學的小學生卻能“受恩圖報”。兩相比較,不知是要“救救孩子”,還是要“孩子”救救“我們”。“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學會幫助別人”……命題者通過稚嫩的童音來傳達兩則對比性材料的顯性主旨,也許比九天驚雷還要震撼人心:做人要不要講良心,要不要講人格,要不要幫助別人……這則材料在審題上不存在任何懸念。

          二、寓言型或(哲理)故事型

          1、材料特征

          (1)所給材料是一則經過加提煉的寓言或是具有一定情節的哲理故事。

          (2)命意重點在于闡明道理,最易寫成議論文或夾敘夾議的文章。

          2、審題要點

          (1) 全面解讀寓言(故事)材料,把握材料的基本情節。如材料中的人物的言行、矛盾沖突,問題的根源、事件的起因及后果,材料中富含哲理的議論句、抒情句等。

          (2)歸納寓言或故事蘊含的哲理(主旨),提煉關鍵詞語(短語),確定寫作中心話題或寫作角度。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往往與現實中某種現象或問題是對應的,把握了寓言的內涵就找準了現實中的某個問題和現象。其基本審題過程:原材料→(提煉、整合、歸納)→話題式材料→(審題、立意)→寫作。

          (3)研讀材料中的關鍵語句,進一步確定寫作的角度。一般情況下,材料中的問句、感嘆句、比喻句、議論性語句及人物對話都是關鍵信息承載的對象,時常包含著命題者的意圖。

          (4)別放過寓言或故事中的細節描寫,這其中也暗含著寫作的角度,可啟發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

          (5)細細研讀題目寫作要求,避開寫作的“雷區”。

          3、經典例析

          先看2006年高考全國卷I卷作文題:一只老鷹從鷲峰頂上俯沖下來,將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烏鴉看見了,非常羨慕,心想:要是我也有這樣的本領該多好啊!于是烏鴉模仿老鷹的俯沖姿勢拼命練習。一天,烏鴉覺得自己練得很棒了,便哇哇地從樹上猛沖下來,撲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飛,可是它的身子太輕,爪子被羊毛纏住,無論怎樣拍打翅膀也飛不起來,結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見了,問這是一只什么鳥,牧羊人說:“這是一只忘記自己叫什么的鳥。”孩子摸著烏鴉的羽毛說:“它也很可愛啊!”

          分析

          材料作文沒有導引詞,怎么辦?其實導引詞被命題人鑲進了材料里面,文章結尾牧羊人與孩子的兩句話不就是給我們兩種寫作角度嗎?選取哪一個角度都可以。但選取前者也就是寫要看清自己的考生一定占絕大多數,不容易出彩;而選取后者也就是說烏鴉努力過,此生無憾的考生則可以寫出新意,易得高分。這就是本次作文命題最高明的地方。

          三、現象(事例)列舉型

          1、材料特征

          (1)材料形式為松散型的現象列舉,且各種現象之間多為并列關系。

          (2)材料淡化了作文審題,甚至不需審題。

          (3)寫作角度就在材料中,因而寫作角度廣泛,可適合不同層次學生寫作。

          (4)側重考查學生的立意和表達能力。

          2、經典例析

          例、2006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題:在漢語里,“三”是個有意味的數詞,構成了很多詞語。比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舉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等等。這些詞語既是社會生活現象或人生經驗的概括,又隱含著一定的文化意蘊和人生哲理。請根據你對上述詞語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帶“三”詞語(注意“三”在詞語中的含義)的聯想與感悟,寫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個詞語聯想思考,也可以把幾個詞語聯系起來思考。

          分析

          材料中給我列舉了諸多關于“三”的成語和熟語,且都是我們喜聞樂見的,理解它們并不困難。審題難度就在于寫出其深度和文化內涵,可以適合不同能力層次學生的寫作。

          四、問題型

          1、材料特征

          (1)選取的材料是當前社會中存在的熱點問題和生活中某種社會現象。

          (2)材料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時代感、寫作的開放性。

          (3)要求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發表見解和看法。

          2、審題要點

          (1)選準“靶子”,即準確把握材料所描述的社會問題或現象。

          (2)確立寫“點”,在具體深入分析材料的基礎上,確定寫作具體的“點”。

          (3)善于運用哲學方法分析問題,如發展的觀點、辯證的觀點、普遍聯系的觀點等,使你的認識有理性深度。

          (4)分析問題不能停留在問題的表面,而應該重點分析問題的根源、危害及改革方案,通過現象揭示問題的本質。

          3、經典例析

          例如2006年高考全國卷(Ⅱ)作文題目,形式上雖為漫畫,但內容上是針對現代教育問題的。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現象讓學生去思考與討論。如:媒體上炒作的楊麗娟追星事件,愈演愈烈的家長“陪讀”現象,全國文藝界的各種“選秀”選紅了誰?“人造美女”現象等。

          五、獨詞型

          1、材料特征

          作文命題中沒有材料提示,僅提供一個詞語或一個短語,作為話題或題目(命題作文),這種形式以命題作文居多。因為沒有材料的提示和渲染,對于寫慣了話題作文的學生來說,審題及寫作都很為難了,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

          2、審題要點

          (1)語境設置法 即在詞語或短語前后添加修飾語或設置一定的語境,使之更具體、更明確。當然命題作文的題目就不能加了,但在審題時,我們可以從概念的外延和內涵上去挖掘,尋求最佳角度。

          (2)虛擬提問法 我們可以借鑒西方新聞寫作中的“5W”理論對題目中的獨詞進行虛擬提問:“是什么”、“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是誰”、“為什么”。拿到一個獨詞型或概念型的題目后,不妨多問幾下,通過遞加追問,變抽象為具體,可以打開寫作的思維,確立寫作的角度。同時,這種由果及因的追問,也能對話題有更深的認識,易把文章寫得深刻些。

          3、經典例析

          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廣東卷的作文都是命題作文,題目分別為“季節”“傳遞”。審題時,我們要綜合運用上述兩種方法,求得小、巧、具體的寫作角度。

          以“季節”為例,審題時,可先添加修飾語,縮小“季節”的寫作范圍:自然的、人生的、生命的、愛的、事業的、歷史的、社會的……

          再結合虛擬提問法對話題內涵進行挖掘,我們的“季節”怎么啦?通過分析可以派生出這樣一些角度:全球氣候變暖,四季不明了;人生四季,重在把握青春;愛的四季亙古不變(愛不分四季);人物心態的“四季變化”;中日關系“四季”變奏曲;城市高樓大廈四季不分給人們帶來的缺憾等。“傳遞”這個題目審題就更簡單了,運用虛擬提問法就可輕松搞定,如“傳遞什么?”“為什么要傳遞?”“怎么傳遞?”等。

          縱觀歷年高考作文題,獨詞型的還不少:如2005年高考江西卷的“臉”、重慶卷的“自嘲”;2006年高考四川卷的“問”、遼寧卷的“肩膀”、天津卷的“愿景”等。

          六、解詞(釋意)型

          1、材料特征

          (1)題目選擇的是一個多義詞語作話題或題目。

          (2)材料對詞語作了多方的解釋和理解。

          (3)每個義項都可以獨立作為一個寫作角度。

          2、審題要點

          這種命題形式審題難度小,只要借助義項理解詞語的深層含義即可。審題時還可參照“獨詞型”材料的審題方法。寫作角度也很明確,毋需在審題和立意上投入大量時間。

          七、詩詞和名言警句型

          1、材料特征

          (1)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一首小詩(詩歌意象是我們熟悉的且易理解的)或一些名言警句。

          (2)要求學生根據詩歌的意蘊或象征意義產生聯想或感悟,進行作文。

          (3)詩詞型的不能寫成詩歌或詩句鑒賞短文。

          2、審題要點

          詩歌是借助意象來表達情意的,而詩歌的意象都具有指代性和象征性,審題時可抓住意象這一特點去聯想、體會,捕捉它所包含的象征意義和所指的對象,然后立意作文。名言警句一般是經過長時間積淀下來的不可隨意更改的哲理性的語言。對警句型材料(一般不只一則)審題時,我們要先理解其中所蘊含的生活現象或哲理,再把它置于當今時代背景下去分析解讀,發掘其中的合理和不合理的部分,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片面。如《伶官傳序》中有這樣一則名言:“憂勞可以興國,豫逸可以亡身”。從歷史教訓層面上看,有其合理性,若從當今信息化社會實情看,“憂勞可以亡身”(如“過勞死”“重復建設”等)“豫逸可以興國”(借助高科技進行工農業生產、縮小工期提高效率等)都是成立的命題。

          3、典型例析

          例如2006年高考山東卷作文題目就是采用著名詩人雷抒雁的小詩《星星》:仰望星空的人/總以為星星就是寶石,/晶瑩,透亮,沒有所取。/飛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兒有灰塵、石漬,/和地球上一樣復雜。

          讀這首詩可以產生不同的聯想或感悟。請根據你的聯想或感悟寫一篇文章。注意:①聯想與感悟要與整首詩的寓意有關。②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分析

          這個高考作文題貌似話題作文,實則為材料作文(材料為詩歌)。因為命題者特別提醒考生“聯想或感悟要與這首詩的寓意有關”,即必須以所給材料的主旨為作文的中心來寫,否則就有可能被判為離題,這是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區別之所在。

          審題時要抓住“星星”這個意象,“星星”可代指一個事物或一個人物,還可指某種理想、夢想或美好的東西等。再從詩歌內容上看,指的又是兩種相反的認識,人們因位置、角度不同出現截然相反的認識。其實,星星還是那顆星星,人們由于距離、主觀想象、個人偏好,或某種因素等造成了認識上的偏差。所給材料立意的角度很寬泛,可寫“現象與本質”“距離與認識”,也可寫理想主義者與現實主義者的對比。總之,只要抓住二者的內在聯系立意,審題就不會出現差錯。

          八、漫畫型

          1、材料特征

          (1)題目所給材料是一幅(幾幅)具有諷刺性和幽默性的漫畫。

          (2)取材內容多源于現實生活,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2、審題要點

          (1)認真觀察漫畫構圖,把握畫面基本構成要素。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漫畫形象:人/物,形象的狀態(靜/動);

          ②漫畫布局:單幅/多幅,漫畫上下左右的層次順序;

          ③漫畫細節:形象的夸張性部分,如夸張的動作、表情和語言等;

          ④漫畫中的文字:漫畫的題目,漫畫中人物的語言。

          (2)思考寓意

          一般而言,漫畫多是對現實生活的喜劇化、夸張化、荒誕化表現,它往往通過夸張、比喻、象征等手法來提示問題現象。因此漫畫中越是夸張厲害的地方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通過漫畫的藝術夸張解讀其對應的現象或問題。

          (3)描述漫畫內容,提煉寓意

          漫畫題是指把漫畫從圖片轉化為文字表述的一種題型,因此先要把圖片轉化為描述性文字,再解讀文字中的揭示的問題、蘊含的哲理。從圖片到寓意一般要經過兩次思維轉換:圖→表象→寓意哲理。

          (4)對應現實,發散思維,選擇角度和素材。

          (5)另外還要了解漫畫創作的特點,利于我們全面深刻的審題。如漫畫的感情指向多為歌頌真善美,抨擊假惡丑,針砭時弊;表現手法常常采用夸張、比喻、象征等達到亦莊亦諧的藝術效果;風格上具有諷刺性、幽默性和現實針對性的特點。

        [標簽:寫作技巧 高考作文 2017高考]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日本一道dvd在线播放| 免费黄色在线网站| 欧美亚洲另类视频| 废柴视频网最新fcww78| 亚州无吗黄瓜视频有直播的不| 男女性色大片免费网站| 国产国产东北刺激毛片对白| 91国高清视频| 成人中文乱幕日产无线码|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法国性XXXXX极品| 另类国产ts人妖合集| 69pao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想毛片|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小说 | 精精国产www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 99色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久草福利资源网站免费| 欧美精品寂寞影院请用uc| 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色综合久久98天天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18| 婷婷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久久久久久久久66精品片|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在线午夜| 国产一级特黄生活片| 国产老妇一性一交一乱| 国产自偷在线拍精品热| jzzjzzjzz日本| 成人性生活免费看|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欧男同同性videos免费|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狼群资源网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午夜影院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