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制 “零”學費就讀
2015-08-14 13:04:11南方都市報文章作者:銳圓
深活
銳圓(專欄作家)
據媒體報道,從今年9月1日新學年開始,深圳市福田區將對高中生實現“零”學費就讀,也就是基本上開始落實十二年義務教育制。
說它“基本上”,是因為我們的學校分公辦和民辦,公辦學校直接免單了,而民辦學校則采取補貼的方法,政府的補貼是統一標準,每生每學期1131元,而民辦學校的學費高低不一,所以對于在民辦學校的就讀學生而言,“零學費”恐怕不能完全做到,但教育當局設計政策的立意是“免費”,這應該是可以肯定的。
在我們深圳,當然在全國也都差不多,只要涉及公共服務政策,都要做本地戶口和外來戶口的區別,這次福田高中生“零”學費的政策的亮點之一就是不分內外,戶口不在福田也沒關系,只要符合深圳“1+5”文件(具體內容查百度),照樣免費或補貼。
在財力允許———如果政府撙節就更允許了———的情況下,讓國民享受更多的教育、醫療和退休養老福利是“中國夢”的應有之義,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拓展到十二年義務教育,民間早有呼聲,各路專家也都在測算論證,各級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也都在積極建議,但是要辦成此事,政府要拿出“可持續的”真金白銀,全國整體上實行可能還需要繼續推動。福田區在深圳最先跨出這一步,點贊是必須的,其他各區見賢思齊應該可以期待。
深圳一市的財政收入已經高過臺灣全島,但他們也已于去年開辦所謂“12年國教”,現在網友都喜歡拿經濟、社會各項數據和曾經的“亞洲四小龍”PK,以這個角度而論,深圳市作為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改革開放的亮麗窗口,率先做實十二年義務教育,應該是當仁不讓。
目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大,又有希臘這樣的負面典型在彼,也有一些輿論對提升國民福利水平頗多謹慎,其實就教育而言,讓國民受免費教育表面上是支出性的,而就經濟社會發展而言,教育是GDP三駕馬車中的一駕馬車,是一種長遠且有效的投資,在未來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更好的教育環境可能比幾通幾平更具價值,地區和城市間要競爭,現在可能更多的還是在講GDP,在講有多少汽車保有量,在講人均有多少住房面積,以后,可能市長們可能會把有多少在校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掛在嘴邊,作為本市未來發展的重要的肯定性的指標。
國際間有人口紅利問題,國內同樣也有,事實上,中國的城市或憑借傳統的優勢或依靠優惠的政策都在積極吸引年輕“移民”,這種競爭自然會延伸到吸引“留學生”,深圳早一點實現十二年義務教育,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在深圳就學和就業,已經是當務之急了。
當然,說到教育不能這么功利,但是功利地看待教育有利于教育更受關注,更吸引投資,能發展得更好,能讓深圳的年輕一代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