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5年高考文科錄取情況分析
2015-07-31 09:05:352015上海高考報道文章作者:吳媛媛
2015年上 2015年上海本科錄取基本塵埃落定,從今年1、2月份的春考選拔到6月初的高考,再到6月中旬的自主招生及6月底的復交綜評,今年的高三同學經歷了全新的選拔模式,而最終錄取情況又如何呢?小鹿幫大家整理了2015年上海文科錄取的整體情況。
(一)整體人數情況
2015年上海5.1萬秋季高考人數中,文科報考人數約為1.9萬,占比37.2%,較2013年的48.0%及2014年的42.3%已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文科報考人數漸漸回歸理性,而高校招生方面,零志愿清華北大共投放15個名額,復旦交大綜合評價批次215個名額,提前批文科投放697個名額,上海本地院校1965個及外地院校429個名額,即秋季高考一本層次文科共投放3321個名額,錄取比例約17.5%。
(二)錄取分數情況
特點一:由于文科選報人數的降低,今年文科院校的錄取分數線與一本投檔分數線的線差分普遍減少。
首先是復旦和交大兩所滬上頂尖高校,兩所高校2015年文科錄取分數均為492分,但相比以往,線差分都出現了回落。復旦大學2014年與一本線的線差為66分,2015年線差分減少到58分。上海交大2014年與一本線的線差為63分,2015年線差分減少到58分。兩所高校今年分數的回落一方面跟文科總體報考人數減少有關,另一方面重要原因是今年兩所高校的裸考人數有所上升,2015年復旦提前批及一本裸考共招收99名同學,相比2014年多11個名額,上海交大提前批及一本裸考共招收300名同學,相比2014年多招收68名同學。綜合來看,2015年相較前兩年想要考上復交兩所名校來得更容易,壓力減輕。
滬上另外2所985高校同濟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今年的一本線差分同樣比去年下降了2分,其他院校基本上線差都有2-4分的回落。
特點二:文科綜合實力前10院校基本不變。
對比2014年及2015年文科院校分數情況會發現,分數排名前三的高校都是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及中國人民大學。分數次高的三所高校都是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及上海財經大學,接下來第三檔次高校則是上海外國語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及同濟大學,從連續幾年的分數排名可以看出,滬上家長及考生對文科高校綜合實力排名的認知較為穩定和統一。
特點三:一些辦學特色類似院校出現分數追漲情況。
小鹿發現,北京外國語大學及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京滬兩地兩對辦學特色較為類似的高校會出現分數較為波動、互相追漲的情況。首先看北外和上外,同樣作為頂尖的語言類高校,在滬錄取分數卻受報考考生填報心理的影響波動較大,出現“大小年”現象,2014年北外文科錄取分477分比上外484分整整低了7分,這樣的錄取分差讓2015年的北外成為報考熱點,報考人數的上升拉高了北外的錄取分數,導致2015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文科一本錄取分數達到476分,反超上海外國語大學2分,僅比上海財經大學低1分,成為2015年分數排名第8的大熱門。而另外兩所,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這兩所高校本身綜合實力有一定差距,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為普通本科院校,而北京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一所211院校,但由于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非常良好且一直走高的就業前景及身處經濟金融中心上海的地理優勢,導致這幾年錄取分數呈現出有趕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趨勢,2014年上海對外經貿大學473分還比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錄取分數480分低了7分之差,而到了2015年兩校的分數持平。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作為一所普通院校,在2016年上海取消高考一本二本批次線之后,未來的錄取分數還有繼續走高的趨勢。
小鹿發現,北京外國語大學及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京滬兩地兩對辦學特色較為類似的高校會出現分數較為波動、互相追漲的情況。首先看北外和上外,同樣作為頂尖的語言類高校,在滬錄取分數卻受報考考生填報心理的影響波動較大,出現“大小年”現象,2014年北外文科錄取分477分比上外484分整整低了7分,這樣的錄取分差讓2015年的北外成為報考熱點,報考人數的上升拉高了北外的錄取分數,導致2015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文科一本錄取分數達到476分,反超上海外國語大學2分,僅比上海財經大學低1分,成為2015年分數排名第8的大熱門。而另外兩所,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這兩所高校本身綜合實力有一定差距,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為普通本科院校,而北京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一所211院校,但由于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非常良好且一直走高的就業前景及身處經濟金融中心上海的地理優勢,導致這幾年錄取分數呈現出有趕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趨勢,2014年上海對外經貿大學473分還比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錄取分數480分低了7分之差,而到了2015年兩校的分數持平。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作為一所普通院校,在2016年上海取消高考一本二本批次線之后,未來的錄取分數還有繼續走高的趨勢。海本科錄取基本塵埃落定,從今年1、2月份的春考選拔到6月初的高考,再到6月中旬的自主招生及6月底的復交綜評,今年的高三同學經歷了全新的選拔模式,而最終錄取情況又如何呢?小鹿幫大家整理了2015年上海文科錄取的整體情況。
(一)整體人數情況
2015年上海5.1萬秋季高考人數中,文科報考人數約為1.9萬,占比37.2%,較2013年的48.0%及2014年的42.3%已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文科報考人數漸漸回歸理性,而高校招生方面,零志愿清華北大共投放15個名額,復旦交大綜合評價批次215個名額,提前批文科投放697個名額,上海本地院校1965個及外地院校429個名額,即秋季高考一本層次文科共投放3321個名額,錄取比例約17.5%。
(二)錄取分數情況
特點一:由于文科選報人數的降低,今年文科院校的錄取分數線與一本投檔分數線的線差分普遍減少。
首先是復旦和交大兩所滬上頂尖高校,兩所高校2015年文科錄取分數均為492分,但相比以往,線差分都出現了回落。復旦大學2014年與一本線的線差為66分,2015年線差分減少到58分。上海交大2014年與一本線的線差為63分,2015年線差分減少到58分。兩所高校今年分數的回落一方面跟文科總體報考人數減少有關,另一方面重要原因是今年兩所高校的裸考人數有所上升,2015年復旦提前批及一本裸考共招收99名同學,相比2014年多11個名額,上海交大提前批及一本裸考共招收300名同學,相比2014年多招收68名同學。綜合來看,2015年相較前兩年想要考上復交兩所名校來得更容易,壓力減輕。
滬上另外2所985高校同濟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今年的一本線差分同樣比去年下降了2分,其他院校基本上線差都有2-4分的回落。
特點二:文科綜合實力前10院校基本不變。
對比2014年及2015年文科院校分數情況會發現,分數排名前三的高校都是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及中國人民大學。分數次高的三所高校都是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及上海財經大學,接下來第三檔次高校則是上海外國語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及同濟大學,從連續幾年的分數排名可以看出,滬上家長及考生對文科高校綜合實力排名的認知較為穩定和統一。
特點三:一些辦學特色類似院校出現分數追漲情況。
小鹿發現,北京外國語大學及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京滬兩地兩對辦學特色較為類似的高校會出現分數較為波動、互相追漲的情況。首先看北外和上外,同樣作為頂尖的語言類高校,在滬錄取分數卻受報考考生填報心理的影響波動較大,出現“大小年”現象,2014年北外文科錄取分477分比上外484分整整低了7分,這樣的錄取分差讓2015年的北外成為報考熱點,報考人數的上升拉高了北外的錄取分數,導致2015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文科一本錄取分數達到476分,反超上海外國語大學2分,僅比上海財經大學低1分,成為2015年分數排名第8的大熱門。而另外兩所,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這兩所高校本身綜合實力有一定差距,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為普通本科院校,而北京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一所211院校,但由于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非常良好且一直走高的就業前景及身處經濟金融中心上海的地理優勢,導致這幾年錄取分數呈現出有趕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趨勢,2014年上海對外經貿大學473分還比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錄取分數480分低了7分之差,而到了2015年兩校的分數持平。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作為一所普通院校,在2016年上海取消高考一本二本批次線之后,未來的錄取分數還有繼續走高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