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中醫藥大學成人高考招生簡章
2014-10-30 13:04:30安徽中醫藥大學
一、學校簡介
安徽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59年,坐落于安徽省省會合肥,2013年學校更名為安徽中醫藥大學。學校是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國家中藥 現代化科技產業(安徽)基地、國家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單位。安徽省中醫藥科學院掛靠我校, 下設10個研究所。
學校占地面積1171畝,擁有梅山路、史河路、少荃湖三個校區,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1043人(其中碩士生820人)。擁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 值9456萬元。圖書館藏書170.2萬冊,古籍部珍藏古籍線裝書3.3萬冊,是“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中藥標本中心是全國醫藥院校珍藏標本最豐富、 獨具特色的標本館,儲藏了11萬份藥用植物標本。新安醫學文化中心是安徽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人才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2400多人,教授等高級職稱者16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職稱者500多人,皖江學者?講席教授2人,博士生導師16 人,碩士生導師298人;全國優秀教師8人,安徽省模范教師、優秀教師、教學名師等23人;國家名老中醫學術經驗項目指導老師26人。有56名國內外知名 專家學者在我校擔任客座教授。
學科建設:學校現有29個本科專業(方向)(其中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5個,省級特色專業6個),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 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2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個博士生聯合培養基地。擁有省級以上重點建設學科30個。
人才培養:學校以人才培養為第一要務,牢固確立教學中心地位。學校現有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教學團隊,省級以上精品課程17門。學校注重辦學特色的彰顯,深入推進教學改革,舉辦新安醫學教改實驗班,在臨床專業建立客觀化結構考試中心。
科研工作: 近5年來,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項目1400余項,其中承擔國家“973”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90項,科研經費2億余元;取得研究成果300余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27項。
學生風采:學校與長春、福建2 所中醫藥大學開展相互交流培養學生;設立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與創業基金;開展“百人獲獎、千人參與、萬人受益”的大學生知識技能競賽和“挑戰杯”等各級各 類競賽活動。2008-2012年共有學生190 余人次在學術科技與創新創業領域獲省部級以上表彰和獎勵60 余項。
實習就業:學校現有2所直屬附屬醫院、4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所附屬臨床學院,建立了近150家實踐教學基地,并將實習與就業緊密掛鉤,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連續多年學校被評為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
國際交流:學校與美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1個醫療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先后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員來校攻讀碩士、學士學位以及臨床研修。與美國、瑞典、新加坡、日本、韓國及港澳臺地區的院校開展學者互訪和學生交流活動。
十二五期間,學校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中醫信念,弘揚中醫精神,秉承“至精至誠、惟是惟新”的理念,實施“質量立校、人才興校、科技強 校、特色弘校、文化塑校、和諧融校”的辦學方略,建設富有特色、卓有貢獻、高水平有影響的安徽中醫藥大學,為服務人民大眾健康做出更大貢獻。
二、學院簡介
安徽中醫藥大學成人教育始于1962年,當時經批準成立安徽中醫學院成人教育進修函授部,招收中醫專業函授生。1983年經省教委批準,將原來 的進修部和函授部合并為培訓部。1987年學校將培訓部改為成人教育處。1994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安徽中醫學院成人教育學院。是全國第一所中醫藥類 二級學院。2008年底學校將其更名為繼續教育學院。學院辦學地點在西區,授課教師全部由學校教師擔任。學院下設辦公室、教務科、學生科、培訓部和中國藥 科大學函授站。現有教職工18人,在校各層次各專業、業余、函授生20000余人。學院根據成人教育社會性,職業性特點,主要辦學模式有學歷教育、非學歷 教育、委托培訓和自學考試教育等四種。設制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藥學、護理學等22個本、專科專業。學歷教育有函授和業余教學形式。依托中醫藥大學的 教學、科研優勢;教學目的和中心始終圍繞重點培訓學員實際工作技能應用、綜合素質的提高。
繼續教育學院堅持“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發展,不斷深化教育改革,使管理水平、辦學質量穩定提高。當前,安徽中醫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正 以嶄新的姿態,以發展中求規范、規范中求效益、效益中求創新的理念,奮發圖強,開拓創新,創造安徽中醫藥大學繼續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三、專業介紹
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本、專科)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系統掌握中西醫學基礎理論和中西醫結合臨床技能,能熟練、準確運用中西醫兩套理論,對常見病、多發病、疑難雜癥進行診斷治療的適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針灸學、西醫診斷學、中西醫結合內科學、中西醫結合外科學(含西醫外科總論)、中西醫結合兒科學、外語、計算機等。
中醫學(骨傷科學)專業(本、專科)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系統掌握中西醫基礎理論、中西醫學專業知識和骨傷科醫療技能,具備一定的自然科學和現代醫學知識,能較熟練和準確地運用四診八綱,理方方藥以及傳統和現代醫學知識對骨傷科疾病進行診治,對急重病進行處理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古典醫籍、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正骨學、中醫骨病學、中醫筋傷學、骨傷手術學、針灸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西醫診斷學、西醫內科學、西醫外科學、外語、計算機等。
藥學專業(本、專科)
培養目標:培養能夠從事藥物制劑、調配、檢驗及臨床合理用藥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要求學生系統掌握藥劑學、藥物分析和藥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實踐技能,熟練掌握藥政管理及藥事法規和醫藥貿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
主要課程: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微生物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化學元素、藥劑學、藥理學、藥物分析學、藥事管理學、臨床醫學概論、外語、計算機等。
中藥學專業(本、專科)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中藥炮制、制劑、分析鑒定及臨床合理用藥等方面工作的 高級專門人才,要求學生系統掌握中藥學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能,具有中藥的制劑、管理、貿易等方面知識。
主要課程:中醫理論學、中藥學、方劑學、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藥理學、中藥炮制學、中藥藥劑學、藥事管理學、外語、計算機等。
醫藥營銷專業(專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藥學學科、經濟學科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技能,能在藥品流通、使用、管理領域從事醫藥貿易及管理等方向工作的高級人才。本專業接受藥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的訓練,具備醫藥經營、醫政管理、市場策劃等方面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宏觀經濟學、藥理學、高等數學、藥用基礎化學、藥物商品學、統計學原理、經濟法概論、臨床醫學概論、中醫藥學概論、市場營銷學、企業原理、國際貿易、企業管理學。
護 理 學 專 業(本、專科)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現代護理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勝任中西醫臨床各科護理和整體護理,并具有醫療管理能力和一般診療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護理倫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西醫診斷學基礎、護理學基礎、急重癥護理學、內外科護理、婦兒科護理、精神護理學、護理管理學、預防醫學基礎、護理心理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外語、計算機等。
針灸推拿專業(本、專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針灸推拿學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能從事針灸推拿臨床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要求學生學習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和臨床醫療技能,掌握與針灸推拿專業有關的西醫學及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并運用針灸推拿技術防治有關疾病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經絡腧穴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中西醫內科學、剌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推拿手法與功法學、推拿治療學、西醫外科學、英語、計算機等。
中藥制藥技術專業(專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中藥學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中藥加工生產第一線從事中藥采集、加工、炮制、鑒定、生產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應用型人才。要求學生主要學習中藥學、植物學、中藥藥劑學、制藥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中藥材采集、加工及中藥生產基本理論知識和技 能。
主要課程: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藥用植物學、中藥材采集及加工技術、中藥炮制學、中藥鑒定學、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中藥制劑學、制劑設備與車間工藝設計、藥事管理學、英語、計算機等。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專升本)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熟練操作計算機,能夠從事計算機維護和管理工作,具備計算機軟、硬件維護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能力,并能勝任計算機應用專業領域需要的較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
聯系方式
地址: 合肥市史河路45號 安徽中醫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電話: 0551-65113811、65169375、65125411
郵編: 230031
網址: http://jxjy.ahtcm.edu.cn
安徽中醫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2014招生專業
序號 | 專業代碼 | 專 業 名 稱 | 學科門類 | 層次 | 學制 | 學習形式 |
1 | 100501K | 中醫學 | 醫學 | 專升本 | 3 | 業余 |
2 | 100502K | 針灸推拿學 | 醫學 | 專升本 | 3 | 業余 |
3 | 100800 | 中藥學 | 醫學 | 專升本 | 3 | 業余 |
4 | 100701 | 藥學 | 經管 | 專升本 | 3 | 業余 |
5 | 100601K | 中西醫臨床醫學 | 醫學 | 專升本 | 3 | 業余 |
6 | 101101 | 護理學 | 醫學 | 專升本 | 3 | 業余 |
7 | 020401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濟學 | 專升本 | 3 | 業余 |
8 | 620404 | 醫藥營銷 | 財經類 | 專科 | 3 | 函授 |
9 | 630103 | 中醫學 | 醫藥衛生類 | 專科 | 3 | 業余 |
10 | 630109 | 中醫骨傷 | 醫藥衛生類 | 專科 | 3 | 業余 |
11 | 630107 | 中西醫結合 | 醫藥衛生類 | 專科 | 3 | 業余 |
12 | 630108 | 針灸推拿 | 醫藥衛生類 | 專科 | 3 | 業余 |
13 | 630408 | 醫療美容技術 | 醫藥衛生類 | 專科 | 3 | 業余 |
14 | 630101 | 臨床醫學 | 醫藥衛生類 | 專科 | 3 | 業余 |
15 | 630301 | 藥學 | 醫藥衛生類 | 專科 | 3 | 函授 |
16 | 630302 | 中藥 | 醫藥衛生類 | 專科 | 3 | 函授 |
注:專業設置情況詳見安徽中醫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