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報考 > 院校大全 > 院校動態 > 8年來322所高校更名 103所學院變大學

        8年來322所高校更名 103所學院變大學

        2013-01-24 11:22:53南方日報

          8年來322所高校更名,103所學院變大學

          日前,一位廣州市政協委員在2013年廣州市兩會上透露,廣州醫學院將正式更名為“廣州醫科大學”。無獨有偶,不久前,揚州大學12個本科專業更名成功。一時間,中國高校改名再次成為當下的新聞熱點。

          2000年以來,中國眾多二三線城市的高校紛紛改名,據統計,從2004年至今,共有300余所高校更名。有的甚至短時間內就實現三級跳:中高職合并——高職搖身一變成為學院——學院一躍成了大學,而這當中,不少高校“渾水摸魚”、“新瓶裝舊酒”,除了頭銜更換,師資力量、硬件設施、校園環境均沒有任何改進。

          這不禁再次引發眾人深思:高校前赴后繼改名究竟為哪般?“學院”變“大學”,真的就是“麻雀”變“鳳凰”了嗎?改名熱的持續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現象直擊

          8年來逾300所高校易名


          記者對教育部網站公布的2004年至今的高校更名通知做了粗略統計,8年多來共有322所高校更名,其中從“學院”改為“大學”的有103所。

          在更名為大學的高校中,從年份來看,2006年、2004年、2010年的高校更名數位列三甲,依次為22所、21所、18所;若按省份劃分,遼寧、天津、北京、浙江的高校最愛改名字。

          隨著樣本的增加,規律也逐漸顯現。一篇名為《高校累進性更名的社會反思》的論文中提到,從對高校更名類型及個案的分析比較來看,中國高校更名呈現累進性特點,具體來說就是在層次上越更越高、地域范圍上越更越大、學科門類上越更越廣、類型上越更越強。

          目前在中國,高校在更名時總是從下一級向上一級更改,由高等專科學校更名為學院,再由學院更名為大學。如果是商學院,那就改為工商大學(商業大學);若是外國語學院,便想改成外國語大學。

          在地域上則呈現兩種極端。有的把市改為省、省改為國,比如北京廣播學院改為中國傳媒大學;但也有的選擇“倒退”,把省改為省會城市甚至直轄市,其中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首都,就成了北京高校爭相搶奪的“最熱門”大學名字,其他的譬如上海、天津、南京這些大城市也頗受熱捧。

          另有高校從學科門類和高校類型上下功夫。有些學校選擇“做加法”,比如蘭州鐵道學院更名為蘭州交通大學。有些則“做減法”,拼命地“脫衣裳”,例如一些高校把原有校名中表示學科門類的字符“脫”了,以“去學科”達到“泛學科”的目的;而另一種普遍傾向是“脫冷門”,包括“脫師”、“脫農”,比如塔里木農墾大學更名為塔里木大學,那些校名中帶有“礦冶”、“地質”、“農林”、“煤炭”等冷門專業字眼的高校,紛紛義無反顧地改名。

          原因分析

          評價體系不公平或是根源


          高校“更名熱”的背后,呈現的是一個多方訴求。

          學生的期許是高校爭相改名的重要推手之一。微博用戶@藕夢然說:“安建工和安中醫都升為大學了,以后安農招生更困難了。一個農字害死人啊!”某“學院”學生陸淼則認為,本科高校爭著改名起源于普羅大眾對“大學”和“學院”的分級意識,一句“希望我本科畢業那年,不要再被誤會是專科生了!”道出了千千萬萬就讀本科“學院”學子的心聲。在中國,本科院校大部分命名為“大學”,而叫“學院”的更多是專科院校。因此,不少本科學生只因就讀的高校名字中有“學院”二字而被誤以為是大專生。

          而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點評:讓眾多學校萌發改名“沖動”并爭先恐后嘗試的“魔鬼”,是政府教育資源投放、學校硬件建設、學科設置以及招生宣傳等一系列“甜頭”。

          “更名關系到學校級別、層次和待遇等問題,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利益驅動。在我國,高校級別越高,在招生機制、政府行政撥款等方面就會獲得更多資源,這從外部迫使了某些高校把更多精力花在改名上面”。

          熊丙奇還指出,更深層的原因在于過度行政化的高校管理制度和缺乏公平合理的高校評價體系。“考大學,家長[微博]孩子首先看學校是不是‘985’、‘211’,是在一本還是二本招生,而不是根據學科特點、辦學特色選學校,前者摻雜了很多行政化因素,而后者才是專業指標。這么一來,學校不得不改名,有些(學校)一改名,招生情況立刻見好。”熊丙奇說。

          省內一所重點高校研究教育領域的專家則表示不認同此觀點。他說:“‘大學’比‘學院’好聽,這是中國社會的一種普遍心理,而改名恰恰是為迎合這種心理。不僅如此,事實上在教育系統內部也有這樣的認同感。”該專家說,除了外在驅動力,從學校自身來講,吸引更多生源、提升學校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是改名考慮的因素。

          此外,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還指出,高校辦學水平發展到一定程度,想要從名字上為自身發展“添把火”,這件事本身并沒有問題,只不過,中國高校“改名熱”現象中呈現出的一些特點不對頭。專家舉例,比如很多有特色的農業類、能源類、地質類高校,爭相去除了校名中的“農業”、“煤炭”、“鐵路”、“地質”等字眼,轉而使用泛泛的名字。比如西安公路交通大學改名為長安大學,就有網友對其進行調侃,“讓人誤以為是民辦高校”。“這是我國高校的評價標準出問題,過度強調和追隨綜合性,結果反而導致高校喪失了辦學特色。”專家分析。

          政策解讀

          高校更名應保留學科特色


          2011年末,教育部發布關于“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該意見指出,接下來高校設置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從嚴控制每年高等學校設置的數量,全國新增設的高等學校“十二五”時期明顯低于“十一五”時期。

          意見充分體現了要求高校改名中保留學科特色的精神。不僅嚴格控制“學院”更名“大學”的數量,而且農、林、師范院校更名不得去“農林師范”化,同時高校不能冠以“中國”、“中華”、“國家”字樣,且不得以個人姓名命名,不能使用學校所在省(區、市)以外的地域名。

          此外,“十二五”期間,中等職業學校原則上不升格為高等職業學校,也不與高等職業學校進行合并。高等職業學校原則上不升格為本科學校,不與本科學校進行合并,也不更名為高等專科學校。同時,不再增設醫藥類高等專科學校。此外,“專升本”的標準也被明確:公辦普通專科學校畢業生屆數必須有十屆以上,民辦普通專科層次學校則必須有七屆以上畢業生才有資格申請組建本科學校。

        [標簽:高校 大學]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图片欧美日韩| 天堂中文www资源在线| 你懂得的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青娱乐欧美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电影| 免费看激情按摩肉体视频|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播放| а√天堂中文最新版地址|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在线| 人妻av无码专区| 老色鬼久久综合第一| 国产极品粉嫩交性大片| 中国一级特黄毛片| 日韩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狠狠干最新网址|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 69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女朋友韩国电影免费完整版| 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 波多野结衣办公室33分钟| 国产乱妇乱子在线视频| 99热这就是里面只有精品| 成人国产精品2021| 久久午夜精品视频| 欧美丰满白嫩bbxx| 四个美女大学被十七个txt| 黑人解禁濑亚美莉| 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 丰满少妇被猛男猛烈进入久久| 污视频在线看网站| 免费看美女让人桶尿口|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 国产精品igao视频|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网站 | 性欧美16sex性高清播放| 亚洲成AV人片久久| 热久久最新视频| 免费视频爱爱太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