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河北2012高招錄取五大特點
2012-08-22 11:27:51燕趙都市報文章作者:馬利
8月21日,河北省高考錄取工作正式結束,截至記者發稿時為止,有關錄取數據正在緊張統計之中,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我省今年錄取比去年更上一層樓,考生讀本科批次院校的幾率更高。記者對今年高招錄取中出現的新現象進行盤點及分析,希望給新一屆高三學生及家長以啟發。
文科生從頭衰到尾
現象:“今年文科生數量占高考考生的比例為43.2%,創下我省歷史上文科生比例新高。”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表示,2001年我省文科考生所占比例為29%,十多年時間里,文科考生所占比例增長了14.2個百分點。如果從招生計劃上來推導,文科生的正常比例應該占到考生數的30%左右才算合理。文科生報名數量大幅增加,而招生計劃沒有隨之增加,導致文科錄取率遠低于理科。從歷年錄取情況看,理科生錄取率要比文科生高出兩倍多甚至三倍。2010年,我省本科一批理工類錄取率為10.99%,文史類錄取率只有3.17%。
反思:文科錄取率低于理科的現象對高中選文理科有一定啟示。目前很多學生和家長認為文科學起來更容易,也更容易考上大學,導致文科生扎堆,這不是正常現象,導致文科生考上大學的競爭程度更加激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對文科生需求量一直呈平穩態勢,文科生計劃不會大規模增加。高中生選擇文理班應更加謹慎,要根據自己的特長,千萬不能盲從,尤其是不要盲目改科。
一心向往大城市
現象:今年志愿填報中,考生“死盯”大城市院校、熱門專業的心態表露無疑,從而導致京津滬等地院校以及部分熱門專業投檔線全面“飄紅”。從本一批次錄取情況看,文理科投檔線前五名全部集中于北大、清華、上海交通大學等京滬高校;而東北、西北等偏遠地區院校相對較冷,投檔線普遍不高。與此同時,財經類、醫學類院校仍保持大熱態勢。在本二批次錄取中,只要院校中帶有“財經”、“電力”等字眼,投檔線就高出本二線幾十分。比如大連外國語學院文科投檔線578分,理科581分;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文科投檔線572分,理科564分。反思:考生“死盯”大城市院校及熱門專業,一旦扎堆嚴重,很容易出現退檔或落榜現象。其實中西部及一些偏遠地區有不少不錯的老牌院校,無論“硬件”還是“軟件”都值得考生報考,而且投檔線相對中心城市來說會低一些。此外,如果考生一味擠熱門專業,很容易“撞車”。考生在選擇院校專業志愿時,要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不要一味追求大家眼中的熱門。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比如財經熱已經持續了五六年,其實隱藏著一種就業危機,從這幾年看,社會能提供的財經類崗位與生源相比有些不匹配,財經類并非那么容易就業,尤其是非老牌財經高校培養的學生。
本科升學突破40%
本科院校尤其是本一批次院校歷來備受矚目。本科一批錄取的院校多是985和211院校,
優質的河北生源也受到一批名牌大學青睞,不少本科一批院校在我省增加計劃,錄取工作領導小組本著考生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千方百計爭取招生計劃,千方百計爭取少退檔,采取多項措施,為河北多輸出人才,經過多方努力,僅本科一批(含特殊類型批)院校凈增計劃2373人。截止到本科三批錄取結束,我省已經累計錄取194926人,占全部高考報名人數的42.4%,這個數字在往年是難以企及的。
反思:上大學已不再是件難事。但記者采訪發現,高考的考生對高校的分類越來越精細化,一些考生對名牌院校的渴望已經達到了焦灼的狀態。今年高考的高錄取率并不能緩解考生們的升學壓力,“‘我要上名校’的升學焦慮在眾多考生和家長中蔓延”。這就是“本科一批剛錄取結束,高考復讀班就迎來高分復讀生”的原因。
過去高考能考上專科,就算得上升學成功,而現在沒考上一本,都會有人認為是沒考上大學,寧可復讀再考一年,除了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稀缺之外,就業壓力下,升學承載了太多的期望。
專科兩次征集基本完成計劃
8月21日,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專科批錄取工作結束,經過兩次志愿征集,終于完成工作任務。今年專科批錄取進行了改革,將往年的專科一批和專科二批合并為專科批,專科批設一志愿、二志愿和三志愿,二志愿和三志愿實行征集方式;一志愿和征集的志愿均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每個志愿增加到十所院校,大大增加了考生的錄取幾率,提高了錄取工作效率。
參加本批次錄取的院校共計1613所,文史類775所,理工類838所,計劃招生164770人。從一志愿發檔情況看,文史類院校一志愿滿額率為49.42%,理工類院校一志愿滿額率為28.76%,總體比去年有所降低,其主要原因是我省生源減少,高考報名人數連續四年下降。一志愿錄取結束后,進行了兩次志愿征集。有1110所院校進行了二志愿征集,公布招生計劃32205人;有147所院校進行了三志愿征集,公布招生計劃26177人。錄取后,專科仍余招生計劃,總體看,我省完成了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
反思:專科批次招生難,已經成為全國高考錄取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河北省來看,2009年已現端倪、2010年問題顯現、2011年繼續惡化,但是今年生源危機還沒有探底。隨著今后高考生源的逐年減少,再加上復讀、出國等影響,預計今后幾年生源數量將一直下探。在生源持續下降的情況下,部分專科院校或將因生源枯竭面臨生存挑戰。專科批招生境遇,是否也預示著部分本科院校的命運?在現行的辦學體制和模式下,生源即是生機,沒有生源,學校就沒了生機。
貧困專項讓苦孩子有了希望
貧困地區專項招生計劃,是在普通高校招生計劃中專門安排招生計劃,面向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生源招生。我省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為張家口、承德和保定的22個縣。具有這些縣戶籍和當地高中三年學籍、符合高考報名條件的學生,才有資格享受這一政策。本科提前批B計劃招錄297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都對我省投放了貧困專項計劃,投檔后統計,各院校貧困專項投檔線普遍低于在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錄取中的投檔線。反思:專項生與高中錄取的分配生有相似之處,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了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帶給考生的影響,對均衡高中教育、高校生源多元化都起到積極作用,對貧困地區也是一種智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