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知識:2010高考地理小知識大匯總(7)
來源:天利考試信息網淘題 2010-04-19 10:16:15
61、城市化的主要標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62、世界城市化進程的特點①產業革命前(緩慢)②二戰前(加快)③二戰后(空前)
63、發達國家城市化的特點①起步早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64、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的特點①起步晚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發展不合理
65、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主要問題①環境質量下降②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③就業困難
66、上海市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的主要措施①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②改善交通和居住條件③治理環境 67、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及其特點①鐵路(量大)②公路(靈活)③水路(廉價)④航空(快)⑤管道(連續)
68、亞歐大陸橋①西伯利亞大鐵路(海參崴-莫斯科)②連云港-鹿特丹
69、世界主要航海線①北大西洋②地中海、蘇伊士運河③巴拿馬運河④北太平洋
70、郵政通信的主要任務及特點利用交通運輸工具,傳遞信函和包裹。易受自然災害影響。
71、電信通信的主要任務及特點利用電磁系統,傳遞符號、文字、圖像和語言。易受地形影響。
72、商業活動的主要環節①收購②儲存、調運③銷售
73、影響鐵路建設的主要區位因素經濟、社會(決定性因素);技術、自然。
74、建設京九鐵路的意義激活全國鐵路網,帶動沿線地區發展經濟。
75、公路選線的一般原則平原地區要少占好地,山區要避開條件復雜的地段。
76、內河航道網的組成內河航道網是由天然水系航道和人工運河組成的網絡系統。
77、港口的概念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貨物和旅客集散的場所。
78、港口的區位因素分析①自然條件(航行、停泊、筑港)②經濟和社會條件(腹地、城市)
79、汽車站的區位因素與市內干道系統及對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聯系
80、航空港的區位因素①自然條件(地形、地質條件)②綜合因素(用地、交通、環境)
81、城市交通運輸的主要特點①點線面結合②流動方向和數量經常變化③混合交通④占地多
82、城市道路網規劃原則①便利出行②節約用地③利用地形和水文條件④保護環境
83、城市交通面臨的兩大主要問題及解決方法①線路擁堵(合理規劃)②環境污染(減少尾氣技術、綠化、規劃)
84、電子通信的發展①利用電話、電報②利用計算機(聲音、圖像、文字和數字)
85、信息高速公路集電話、電視、電腦于一體,傳輸圖、文、聲、像等的通信網。
86、國際互聯網的影響發展最快、作用最大、影響最廣、公眾關注程度最高的通信網絡
87、國際互聯網的應用①開展電子商務②提供各種遠程服務③舉行電子會議
88、商業中心的形成商業活動的人流、商品流達到一定規模,就形成商業中心。
89、商業中心的功能物資集聚、服務、商品流通。
90、商業街的區位選擇①以市場最優為原則(城市幾何中心)②交通最優為原則(沿線)
91、商業小區的區位選擇設在居民住宅區內。
92、商業網點的形成、密度、效益和組織形式都要受到自然、
社會、經濟和技術等因素的制約。
93、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的含義各國間商品和勞務交換;國家之間貨幣
資金的周轉和運動。
94、發達國家國際貿易的特點出口工業制成品、資本、技術以及少數農產品,進口燃 料和原料
95、發展中國家國際貿易的特點出口農礦初級產品,出口商品種類單一,處于不利地位。
96、世界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紐約、倫敦、蘇黎世;巴黎、法蘭克福、東京、香港。
97、人類與環境的關系及模式圖①人類獲取物質和能量②消費活動排放廢棄物③環境反作用于人類
98、環境問題的兩大類主要表現①環境污染②生態破壞
99、環境污染產生的原因人類任意排放廢棄物和有害物質,導致環境質量下降。
100、環境污染的種類大氣、水、土壤、固體廢棄物、噪聲、放射性、海洋污染等
101、生態破壞產生的原因由于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導致環境退化,從而影響人類生產和生活。
102、生態破壞的影響①濫伐森林②不合理灌溉③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質④過度捕獵
103、城市環境問題和農村環境問題城市主要是環境污染;農村主要是生態破壞。
104、發展中國家環境問題嚴重的原因①發展和人口雙重壓力②經濟和技術水平低③發達國家轉移污染
105、全球性環境問題①酸雨②國際河流污染③熱帶雨林的破壞④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
106、世界人口增長狀況①產業革命前(緩慢)②二戰前(加快)③二戰后(猛長)④60年代放慢
107、世界60億人口日1999年10月12日
108、人口增長對環境的壓力超出環境供給資源和消化廢物的能力,造成資源和環境問題。
109、不合理利用資源對環境的影響導致自然資源的衰竭,生態系統的破壞,自然生產力下降。
110、環境問題的本質就是發展問題,是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
111、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的四個階段①崇拜自然②改造自然③征服自然④謀求人地協調
112、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113、可持續發展復合系統生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構成系統。
114、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三個基本原則①公平性原則②持續性原則③共同性原則
115、可持續發展從觀念走向實踐的意義是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的變革,是人類行為方式的變革。
116、清潔生產的全過程①原料開采②生產制造③消費使用④廢棄物處理
117、中國古代的可持續發展思想①封山育林②定期開禁③休養生息
118、中國面臨的生存和發展壓力①龐大的人口壓力②資源短缺③深刻的環境危機
119、中國《21世紀議程》的發布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以及行動方案。
120、中國建設生態農業的重要意義①促進經濟發展②維護農業生態平衡③農業可持續發展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