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業解讀:最易混淆的24個專業
2009-12-29 16:17:17新浪文章作者:吳君
導語:魯迅說,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我說,諸位認識我真是有福。為什么,請允許我先痛說革命家史。
我讀高中時,遠大理想是當作家,近期目標是考上大學的中文系——我固執地認為中文系是培養作家的搖籃。那時網絡媒體也尚未發達,關于高考的信息非常稀少。直到填報志愿,我才發現中文系里有“漢語言文學”和“漢語言”兩個專業,活生生地給人孿生兄弟的感覺。千不該萬不該,我圖省事選擇了字數少的那個專業。進了大學門,我才痛苦地明白“漢語言文學”和“漢語言”之間的專業距離,似乎比北京距南京還要遙遠。接著我又發現,“貌似親兄弟,實則大不同”的專業在大學里多了去了,每年都要“麻”翻一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同學。蒼天當紙,大海化墨,寫不盡我當時心情的痛苦、郁悶和懊喪。“轉專業”在那時比考大學都難,而我又沒有牛到退學復讀、卷土重來的程度,最終只能心字頭上一把刀——忍!不過我也沒有讓年華白白付水東流,而是開始下工夫深究大學專業,特別是那些在名稱上容易讓人混淆的專業。有大師兄我在前面以身探雷,學弟學妹你們想不吉星高照都難呀!
生物技術 生物科學 生物醫學工程
生物技術專業:培養能夠應用自然科學及工程學原理,對微生物、動物、植物體進行加工以提供產品來為社會服務的高級專門人才,偏重于培養應用性研發人才。畢業生一般在醫藥、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生物科學專業:是研究自然界所有生命現象及其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分為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分支學科,偏重于培養基礎扎實、寬厚的理論研究型人才,畢業生可在海洋生化、醫藥衛生、環境保護、分析檢驗、食品營養、釀造和發酵等部門從事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方面的研究、教學、科技開發及經營管理等工作。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通常被同學誤認為是“生物”與“醫學”的簡單相加,其實生物醫學工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科專業,而非醫學專業。生物醫學工程學是在電子學、微電子學、現代計算機技術、化學、高分子化學、力學、近代物理學、光學、射線技術、精密機械和近代高技術發展的基礎上,綜合工程學、醫學和生物學的理論和方法而發展起來的交叉邊緣學科,主要研究利用電子信息技術結合醫學臨床對人體信息進行無損或微損的提取和處理,在各層次上研究人體系統的狀態變化,并運用工程技術手段去控制這類變化。本科畢業生既可以在現代醫療儀器、電子技術、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從事研究、設計、制造與應用工作,也可以在各類醫院從事臨床工程技術服務方面的工作,或從事通用醫療器械設備的操作使用、維護維修和采購管理等工作,也有部分畢業生在計算機、通信、自動控制等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工作。
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在專業上的差別主要體現在選修課程的設置,生物科學專業主要選修與生命科學有關的課程,而生物技術專業除可選與生命科學有關的課程外,還必須選修與該專業學科方向相關的或醫藥學或農學等課程以及與生物技術、企業管理相關的課程。在實習方面,生物科學專業設有野外實習等;生物技術專業設有實驗室實訓和企業實習等環節。
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專業屬于理學類,本科畢業生一般授予理學學士學位;生物醫學工程則是工科專業,本科畢業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化學 應用化學 材料化學
化學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良好人文和科學素質,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強,掌握化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勝任化學及化學相關領域科研、教學及其他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應用化學專業:既注重培養化學專業上述的基本素質,同時還要著重培養學生在應用開發研究和工程技術研究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
材料化學專業:是一門材料科學與現代化學相結合的新興交叉邊緣學科,主要研究新材料的制備、加工、結構、性能、應用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著重研究新材料的設計、制備、加工和分析。本專業培養的專門人才具有系統的化學基礎理論及實驗技能,掌握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專業基礎知識,并在科學研究、分析方法以及新材料開發與應用方面受到良好的訓練。
公共事業管理 行政管理 政治學與行政學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主要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應用這些知識的能力,能在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等公共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行政管理專業:主要是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與道德修養,掌握行政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等方面知識,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行政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專門人才。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主要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政治學、行政學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專門知識,能在黨政機關、新聞出版機構、企事業和社會團體等單位從事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專門人才,并且培養適合在黨政機關、人大、政協等單位從事黨政管理實際工作的應用性人才。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從事計算機軟件、硬件和應用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應用與教學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研究方向有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組織與結構、計算機應用、計算機信息處理和計算機理論等。核心課程有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程序設計導論、數字邏輯與數字電路、程序設計實踐(C語言)、數據結構、計算機圖形學、數據庫系統概論、人工智能等。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學生掌握應用信息論、電路與系統理論、電子學技術及計算機技術以獲取、傳輸和處理信息、設計電子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從而造就具備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高級專門人才,是一個較寬口徑專業。主要課程有電路分析原理、電子線路、數字電路、算法與數據結構、計算機基礎等。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是信息科學和材料科學的交叉學科,主要培養具備物理電子、光電子與微電子學領域內寬廣理論基礎、實驗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在該領域內從事各種電子材料、元器件、集成電路、乃至集成電子系統和光電子系統的設計、制造和相應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要課程有電子線路、計算機語言、微型計算機原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理論物理、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物理電子與電子學以及微電子學等方面的專業課程。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是現代光學與信息科學相結合的新穎專業,與計算機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物理學、現代測試技術相互滲透緊密聯系。培養的學生一般具有扎實的數理基礎和一定的科學研究及創新能力,掌握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術,具備較強的計算機應用和開發能力。主要課程有信號與系統分析、數字電路及系統設計、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大學物理、理論物理、數學物理方法、數值分析、計算機與光互聯、物理光學與應用光學、光信息處理、光電檢測技術、成像光學、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