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提速 框架方案近期上報國家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20 09:47:26
摘要:十群即以五條城際連接帶為載體,打造沈西先進裝備制造、沈陽渾南電子信息、沈陽航空制造、鞍山達道灣鋼鐵深加工、營口仙人島石化、遼陽芳烴及化纖原料、撫順新型材料、本溪生物制藥、鐵嶺專用車改裝和阜新彰武林產品加工等十個主業突出、優勢明顯的重調整區域產業結構。
月7日記者了解到,《沈陽經濟區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框架方案》中構想,由“一核、五帶、十群”托起沈陽特大經濟核心區,近期“框架方案”將上報國家。記者了解到,沈陽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將充分發揮城際連接帶聚集效應,著力構建“一核、五帶、十群”。
一核即建設沈陽特大經濟核心區。充分發揮沈陽的核心帶動和輻射作用,整合發展空間,拓展城市功能,打造世界級先進裝備制造業研發基地,建設區域性商貿物流和金融中心、科教文服務中心、高新技術產業中心,做大做強經濟總量,提升沈陽區域中心城市地位,逐步發展成為東北亞國際性中心城市。
五帶即打造沈撫、沈本、沈鐵、沈遼鞍營和沈阜等五條城際連接帶,加快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產業發展建設,完善社會服務功能,形成若干經濟新區,以點連線,以線帶面,推進沈撫同城和八城市一體化建設。
十群即以五條城際連接帶為載體,打造沈西先進裝備制造、沈陽渾南電子信息、沈陽航空制造、鞍山達道灣鋼鐵深加工、營口仙人島石化、遼陽芳烴及化纖原料、撫順新型材料、本溪生物制藥、鐵嶺專用車改裝和阜新彰武林產品加工等十個主業突出、優勢明顯的重調整區域產業結構。
11年后堪比中等發達國家
根據《沈陽經濟區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框架方案》,到2015年,沈陽經濟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萬元GDP能耗降低15%,全社會研究與開發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年均增長1%,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23%、20%,城鎮化率達到70%,經濟實力和區域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到2020年,沈陽經濟區將基本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綜合經濟實力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成為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