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全國各地歷史真題材料題匯編(含答案)(16)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09-10-13 11:09:11
29.(08廣東單科)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6分)
材料一 在 啟蒙時代,中國形象變為了啟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啟蒙思想家普遍認為,用道德治理國家是中國的一大特征。道德與宗教、法律、禮儀、風俗融為一體,成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國家因而長治久安。
——據韋克呂耶斯《論十七十八世紀法國文學中對中國現實的取舍》和許明龍《18世紀法國思想家論中國的德治》。
材料二 幾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寫到中國社會狀況時,毫無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國人吸食鴉片的方式及其對道德和身體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國就是抽鴉片的國家。
——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轉引自周寧《鴉片帝國》。
材料三 1958你美國人伊羅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國關于中國與印度的形象》一書,將美國對中國的 總體看法分為下列六個階段:①尊敬階段(18世紀)②輕視階段(1840—1905你年)③樂善好施階段(1905—1937年)④贊賞階段(1937--1944)⑤清醒階段(1944—1949)⑥敵對時期(1949—)
問題 :
(1)材料一中的“中國形象”是什么?結合法國當時的情況,說明啟蒙思想家將“中國形象”作為武器的目的。。(4分)
(2)材料二中的“中國形象”是什么?形成這種形象的原因是什么?(5分)
(3)簡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第⑥兩個階段形成的政治背景。。(4分)
(4)從 “中國形象”的變化中,你獲得了哪些啟示?(3分)
參考答案:
(1)“以德治國”。以此抨擊法國的君主專制、宗教愚昧,倡導理性。
(2)抽鴉片的國家。
希望擴大對中國鴉片貿易;西方人對中國的認識;西方的輿論宣傳;大量鴉片輸入中國;很多中國人吸食鴉片;中西力量對比發生變化。
(3)第④階段:中美同屬世界反法西斯陣營。
第⑥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奉行“一邊倒”外交方針;美國實行冷戰政策;朝鮮戰爭。
(4)增強國力;加強交流;理性對待:
30.(08廣東單科)(12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1958年5月,毛澤東發表講話說:“我們……是先生教出來的學生,應當高明些,后來者居上嘛!我看我們的共產主義,可能比蘇聯提前到來。”——轉引自沈志華等《戰后中蘇關系若干問題研究》
問題:
(1)在向“先生”學習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探索了一條怎樣的中國式革命道路?1958年前,新中國取得了哪些建設成就?(5分)
(2)為了“后來者居上”,毛澤東發動了哪些運動?這些運動出現嚴重失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提出,對我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有何歷史意義?(4分)
參考答案:
(1)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短期內完成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一五計劃超額完成。
(2)“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忽視經濟規律;超越國情。
(3)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回答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指導了中國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
31.(08廣東單科)(12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說,他們只和英王之間締結了契約。富蘭克林認為,根據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國王才是北美的主權權威者。1776年發表的《獨立宣言》則歷數了英王的25條大罪,將其稱為“專制君主”。——據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變與北美獨立意識的形成》
材料二 到1870年,在運到英國的棉花中,有60%來自美國。此后,美國始終是英國棉花的主要供應地。棉花也成為美國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經濟發展動力,直到1860年,棉花出口占美國國內出口總值的一半還多。
——據沃爾夫《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
問題:
(1)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為什么只承認與“英王之間締結了契約”?從當時英國政治體制的角度加以分析。(4分)
(2)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從“主權權威者”變為“專制君主”的原因。(4分)
(3)美國獨立后,英美兩國的經濟聯系并未切斷。根據材料二,分析19世紀中前期英美兩國在經濟上的相互影響。(4分)
參考答案:
(1)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英王統而不治;北美殖民地與英國的矛盾集中指向英國議會;北美人民實際上不承認英國殖民統治權。
(2)北美殖民地思想家的獨立主張廣泛傳播;北美殖民地的經濟利益與英國的經濟壓榨政策產生尖銳矛盾并激化;英國以英王名義嚴厲懲處北美殖民地;獨立戰爭爆發。
(3)美國是英國最重要的棉花供應地,為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提供了保證;英國從美國大量進口棉花,帶動了美國經濟發展。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