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醞釀2009年高考全部按院系招生
2009-09-21 17:41:48網絡
09年招生南京大學醞釀全面打破專業限制,全部按院系招生。記者昨采訪南大招生負責人獲悉,目前相關方案和教學上的配套政策正在制定中,4月份將詳細對外公布。按院系或大類招生和過去按專業招生相比有哪些不同,記者昨天采訪了部分試點院校及正在“試點”中的學生。
A南大做法
所有專業均按院系進行招生
據了解,南大是全國較早嘗試按院系招生的高校,實際上,這兩年該校已有80%左右的專業是按院系招生的,09年則將該比例進一步擴大,將所有專業納入按院系招生行列。
對此,南大招生科趙鳴科長表示,從學生培養角度上,更加寬口徑了,從報考角度而言,其實是給學生多了一個選擇適合自己專業的機會。“而且南大的做法是按院系招生,而不是大類,全校共有20多個院系,相對而言,分得還是比較細的。”
建立專業準入準出分流機制
據了解,在按院系招生的政策背景下,南大在人才培養方案上也將推出系列配套政策,新方案將通過“專業準入準出分流機制”完成院系大類培養到專業培養再到多元培養的分流。該機制將遵循必修學分最低化的原則,重視給予學生多次選擇的機會和多元發展的空間。課程內容的分類分層要在充分調研院系和學生需求的基礎上,改變過去進校分級的做法,根據課程內容體系重新分類分層,供學生自主選擇。
兩點擔憂
熱門專業的“大類”分數線看漲
一個大類里有幾個專業,這些專業有冷有熱,按專業招生時,分數線可能相差10—20分。按大類招生后,幾個專業混在一起。分數高的學生都沖著里面的熱門專業來報考,大類的分數線被抬高,冷門專業的分數線也無形中被抬高了。“也許我的孩子原本選了冷門專業可以進一所好大學的,這樣一來,不就只能上一所二流的學校了。”一位家長擔憂地說。有高招專家認為,當然也可能會出現相反的情況,因為大類中有“燙手的”熱門專業,大家都不敢填了,分數線也可能會降低。
分專業時學生全部擠“熱門”
有專家認為,按大類招生掩蓋了一個矛盾:學校的出發點是讓學生選專業時選自己喜歡的,但迫于就業形勢等種種原因,肯定有一部分學生還是盯著熱門專業。而在一個大類中,專業勢必有冷有熱,學校在分配專業時會出現問題。假如學生都擠在熱門專業,那冷門專業會吃不飽,教師失去干勁,這對專業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到畢業時,這些熱門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又成了大問題。
C三大好處
學生們感覺仍在高考狀態
南理工學生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校07年開始試行在經濟管理學院按大類招生,將10個專業分成三個大類,如工商管理類,包括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等5個專業。經濟學類包括國際經濟貿易,金融學,經濟學。今年還打算將計算機學院的三個專業:計算機科學技術、網絡工程和軟件工程合并為計算機大類來招生。該校經管學院過去按專業招生時,每年最熱門的是國際貿易和金融學,而市場營銷和人力資源管理相對冷,進校專業分最多相差10分。按大類招生后,這個冷熱矛盾則延遲到了一年之后。
“一年之后,將根據所有學生在校學習成績、課外獲獎情況及自身意愿來綜合確定專業,當然主要是依據成績進行排序,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學成自己理想專業,必須排序在前才有更多機會。這使得經管學院的學習風氣特別好,很多老師感覺學生還處于‘高考狀態’。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經管學院學生雖然偏文,但高等數學成績竟在全校排名第一,這在以往很少見,而外語也沒有不及格的。”經管學院的毛老師告訴記者。
老師擔心受冷落緊迫感加強
一年后才分專業帶來的另一個結果是,老師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由于擔心沒人選自己教的專業,老師緊迫感很強,怕專業分流時沒人選,畢竟專業人數多少和老師工作量直接掛鉤。南理工學生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向學生“推銷”自己的專業,老師更為重視課程建設,連不少博導都開始關注大一學生,為他們開設講座。有一個專業偏冷,全系21個老師,可選的學生只有31個,該系十分重視,當即決定像研究生一樣培養本科生,21個老師每人帶一到兩個學生,全程跟蹤培養。畢竟學生質量提高,才能吸引下一屆學生選擇。
給學生一次認清專業的機會
記者昨日采訪了部分接受“大類”模式培養的學生,學生們大都持肯定態度,認為大類招生提供了讓自己認清專業的機會。南京師范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大二的學生徐垚告訴記者,由于對“經濟”感興趣報考了經濟類。報考時搞不清楚經濟類兩個專業的區別及今后的就業去向。在第一年學習中,學校經常組織師兄師姐及兩個專業的老師開輔導班,詳細介紹兩個專業的情況。在一年里,徐垚發現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對英語要求比較高,自己恰好很喜歡英語,他比較兩個專業,認為國貿專業更適合男生,將來從事外貿工作是挑戰也很鍛煉人。大二分專業時,徐垚毫不猶豫選擇了國貿專業。
南師大招辦王龍主任認為,對不太了解大學專業的高中生來說,這樣多了一次認清專業的機會。考生填報志愿可供選擇的范圍更寬。按照大類招生以后,若干個專業“濃縮”到一個大類里,考生選擇某一類專業,實際上就等于選擇了好幾個專業。在1—2年的學習中,學生可以對專業有進一步了解,然后從中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專業。
■鏈接:
江蘇高校按大類招生情況
東南大學
招辦池業主任告訴記者,東南大學部分專業按大類招生已有多年。學校將一些基礎課程相近,同院系的專業合并招生。比如信息工程類有通訊和電路兩個專業。學生進校后先接受1—2年的通識教育,然后再分專業。
南京師范大學
招辦王龍主任介紹,南京師范大學從2005年開始實行寬口徑招生,去年有近10個專業按大類招生。如生命科學學院的“生物科學類”包括理科基地班、生物技術、制藥工程幾個專業,學生進校一到二年級統一培養,再根據學習興趣等選擇專業方向。再如商學院有經濟學類,教育科學學院有教育學類,這些大類招生時是一條分數線。
河海大學
河海大學從2007年起在3個學院14個本科專業試行按類招生,學生入校后按類在統一的教學平臺上培養,完成基礎課程后,大三進行專業分流。比如商學院的幾個專業按工商管理類招生;工程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3個專業按管理科學與工程類招生;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2個專業按經濟學類招生。理學院的2個專業按數學類招生。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2個專業按環境科學類招生。
中國礦業大學
15個學院中有5個學院招收的新生不分專業,入校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基礎學習,再根據學習成績和個人志愿分流到具體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