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戰是怎樣進行的?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9-08 01:02:10
生物戰,就是使用生物武器傷害人、畜及農作物的作戰行動。在生物戰問世的早期,因使用的生物戰劑主要是細菌,因此,也把生物戰叫細菌戰。目前使用的生物戰劑包括病毒、細菌、真菌、立克次體、衣原體等。
生物戰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德軍曾使用馬鼻疽、炭疽病菌、襲擊英、法等協約國軍隊的人員和馬匹,開創了實施生物戰的先河。1935年,日本侵略軍曾在我國東北的哈爾濱等地大規模研制細菌武器,并在1940年~1942年,在浙江、湖南11個縣市布撒鼠疫桿菌,進行生物戰。在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美軍也曾對中國和朝鮮軍民進行生物戰,先后向朝鮮北部和甸東北地區使用細菌武器數百次。1952年,“國際民主法律工作者協會調查團”和“調查在朝鮮和中國使用細菌戰事實國際科學委員會”,調查了美軍使用細菌武器的罪行,并向全世界作了公布。
與核武器、化學武器一樣,生物武器也有巨大的殺傷威力,因此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強烈反對。1971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禁止細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發展、生產及貯存以及銷毀這類武器的公約》,并于1972年在蘇聯、美國和英國首都簽署執行。然而,目前仍有許多國家置公約禁令于不顧,繼續研制和生產生物武器,公約幾乎成了一紙空文。這樣看來,在未來的戰場上,生物戰仍有發生的可能。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