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次摸清地下情形 7條斷裂帶“藏”地下
來源:新華網 2009-09-07 23:07:26
4000平方公里美麗的北京平原,地質結構復雜如迷宮。哪里有斷裂帶?哪里地下水豐富?哪里的土壤適合種植何種農作物?如今,數百名地質調查工作者歷時4年實地踏勘,繪制完成了北京智能化三維地質信息管理與服務系統,這個系統被譽為“‘地下迷宮’的立體地圖”。
7條較大斷裂帶“藏身”地下
“斷裂帶”是讓人產生緊張聯想的三個字,尤其是在經歷了汶川地震之后。北京平原有多少斷裂帶?分布在哪里?這無疑是讓每個市民關心的話題。北京市地勘局副局長呂曉儉是智能化三維地質信息管理與服務系統的項目技術負責人,這位經驗豐富的“老地質”笑著告訴記者,地球是不斷旋轉的,地層出現斷裂情況是很正常的,北京平原地下有很多細小、穩定的斷裂帶,它們對市民的生產、生活不會造成什么影響。
“當然,毋庸置疑,一些規模較大的活動斷裂帶還是需要注意的。”呂曉儉一邊介紹一邊打開三維地質管理系統,黃色、綠色、粉色……以不同色彩標識的地層仿佛一個巨大的三明治,一層層錯落分明,一條條斷裂帶如紅色的飄帶不規則地分布其間。
“技術人員已經完成了北京主要地裂縫位置圖,這些較大斷裂帶在北京平原的走向以北東-南西為多,大的有七條,間雜有少量北西-南東走向的,差不多有三四條。斷裂帶并不可怕,但要關注兩條斷裂帶的交叉點,尤其是活動的斷裂帶,這些斷裂帶對建筑工程還是有很大影響的,如黃莊-高麗營斷裂帶。”呂曉儉拿出一張照片,照片顯示,一處農居墻壁出現開裂。“出現這種民房開裂情況,很大的可能是房子建在了活動斷裂帶上。”呂曉儉說,建筑建在斷裂區并不可怕,在兩條斷裂帶之間建房是沒有問題的,猶如馬路上下行車道間的“安全島”,但活動斷裂帶兩側一定范圍內,都不能規劃重要建筑,尤其不能將建筑跨建在斷裂帶上。
地下水開采量過高
北京地下有多少水?至地下150米,儲量大約是600億立方米。北京平原位于由永定河、潮白河、溫榆河等河流聯合作用形成的沖洪積扇地上,北京地下水水源地多位于沖洪積扇的中上部,盡管通過降水補充,北京平原地下水每年能“進賬”26億立方米左右,但由于長期大量開采,還是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
“北京市地下水年均可開采量是26.33億立方米,其中平原區地下水年均可采資源為24.55億立方米,山區1.78億立方米,但是,為恢復和涵養地下水,平原區地下水開采資源量控制確定在每年21.32億立方米,南水北調進京后即實施地下水養蓄儲備戰略,涵養地下水。”呂曉儉補充道,北京平原區深層地下水質量總體好于淺層,但超標面積逐漸擴大,有從淺部向深部發展的趨勢,地勘部門已開展了地下水環境監測工作,隨時對全平原區地下水質量實行區域性的立體實時監控。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