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政治學院
2009-09-01 12:17:04南京政治學院
南京政治學院原名為南京政治學校,成立于1977年12月,于1986年更名為南京政治學院。1999年5月,原空軍政治學院轉隸并入該學院,為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該院是直屬總政治部領導的中級任職教育指揮院校,編制等級為正軍級,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全軍研究生培養單位重點建設院校。30余年來,伴隨著黨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步伐成長的南京政治學院,如今已成為軍隊政治院校最高學府,有著"軍中北大"的美譽。學院面向全國全軍招生,主要承擔著為全軍培養政治指揮干部、政治機關干部、政治工作專門人才的任務,承擔著政工人才培養、政治理論創新、為部隊建設服務、為軍委總部決策咨詢服務的職能。
學院現由南京院本部(南京院區)和上海分院(上海院區)兩部分構成,分為南京、上海、江浦3個院區,占地面積共1500余畝。南京院本部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市,位于市區主干道中山北路兩側,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相距不遠,院內主體建筑雕梁畫棟、古樸渾厚;上海分院地處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市,位于五角場地區,毗鄰復旦大學、第二軍醫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著名學府。學院兩個院區都有著優良的人文地理環境、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以及優良的教學、科研和生活條件。南京江浦園區作為軍事訓練基地,設施完備、功能齊全。南京政治學院一直是立志從軍報國的莘莘學子向往的高等學府。
近年來,學院著眼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對政工人才的要求,按照"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全軍一流、全國知名"的學科建設總目標,加大教學改革力度,積極實行培訓任務轉型,從以學歷教育為主向以任職教育為主轉變,從以培養理論研究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實踐應用型人才為主轉變,不斷提高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目前,已形成了橫跨八大學科門類,任職教育、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相互銜接和支撐,重點學科、特色學科、新興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學院從政治學院在全軍思想政治建設中的地位作用出發,按照"政治學院更要講政治"的要求,認真抓好黨的創新理論教學,強化學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按照"發展專業特色,培養復合型、創造型、應用型政工人才"的教學改革思路,優化專業課程結構,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手段和教學管理機制,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從而培養適應部隊需要的"政治信念堅定、理論基礎扎實、任職能力過硬、軍事素質較高"的新型政工人才。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秉承"忠誠使命,以身作則"的院訓,學院形成了"嚴謹求實、言傳身教"的教風和"博采專攻、學以致用"的學風。
學院主要培養全軍部隊和院校政治指揮干部、政治機關干部和政治理論教學與研究人員、軍事新聞宣傳、軍事心理與心戰、軍事信息管理干部。學院現設有政治學、軍隊政治工作學兩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12個博士點、24個碩士點,擁有15個軍官任職教育專業,擁有哲學、政治經濟學、軍事心理學、政治學、軍事歷史、軍隊政治工作學、軍事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等14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軍隊政治工作學2個學科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軍隊政治工作學、軍事新聞與輿論戰、軍事心理學與心理戰等4個學科被總部列入"十一五"期間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專業領域。馬克思主義哲學、新聞學、圖書館學等3個學科被江蘇省確定為"十一五"重點建設學科。
近年來,學院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現代化建設對政工人才知識結構和全面素質的要求,對各學科、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等進行了調整和改革,構建了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適應軍隊現代化建設,特別是思想政治建設需要的各層次、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學院擁有完善的現代化教學設施。南京院本部和上海分院的綜合教學大樓設備先進,教育技術中心功能齊全,與軍事訓練信息網和因特網連接的計算機園區網頗具規模,擁有國內同類院校和專業一流水平的新聞編輯實驗室、廣播新聞實驗室、電視新聞實驗室、新聞攝影實驗室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研究中心、政治工作作戰指揮模擬中心、政治工作對抗模擬研發中心、軍隊文化工作專修室、戰時政治工作專修室、軍事心理學實驗室、軍事專修室和語言教學中心、計算機教學中心、文獻保護技術中心等。
院本部和上海分院兩個圖書館藏書總量100余萬冊,中外文期刊2800余種,并與國內數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了穩定的信息交流關系。學院在全軍率先建成數字圖書館,實現了與全軍和全國高校圖書館聯網,擁有圖書館計算機自動化管理系統、電子閱覽室和先進的縮微、復制等專業設備。
軍隊政治理論教育一系
軍隊政治理論教育一系是全軍唯一培養哲學、倫理學、中國共產黨黨史、軍事歷史學專門人才的專業系,也是全軍院校從事哲學、倫理學、中國近現代史、黨的創新理論等學科教學的現職教員的進修基地。全系編制有5個教研室和2個研究所,形成了從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的完整培養體系,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中國共產黨黨史、軍事思想、軍事歷史、馬克思主義理論等6個專業的碩士學位授權點和馬克思主義哲學、軍事思想與軍事歷史、馬克思主義理論3個專業5個博士學位授權點,還有和兄弟系共同指導的政治學博士后流動站。
該系有一支學歷層次較高、教學科研力量雄厚、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目前有13位教授、15位副教授,占教員總數的60%以上,其中畢業或在學于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等著名高校的博士、碩士占80%多。近年來,全系教員承擔了多項國家、軍隊和省部級規劃課題,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軍事科學》、《求是》、《哲學研究》、《歷史研究》等國家一級期刊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等中央級報紙上發表近千篇論文,出版專著、教材近百部,有近10位專家參與全軍統編教材的主編工作和《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有關學科門類的主編和條目撰寫工作。有數十項科研和教學成果獲得國家級、軍隊級和省部級獎勵。有4位教授獲得政府特殊津貼,7名教員被評為全軍優秀教員,11名教員獲得全軍"育才獎"金獎和銀獎。
該系發揮哲學學科和歷史學科特有的深厚人文底蘊和理論綜合優勢,以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創造性"高層次人才為目標,用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有志于獻身國防事業的熱血青年搭建成才天梯。歷屆畢業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無論到總部、大單位的各級領導機關還是到院校、科研單位和基層部隊任職,都展現了哲學和歷史學專業莘莘學子們的拳拳愛國之心、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廣泛的崗位適應性,深受全軍的高度評價和歡迎。
軍隊政治理論教育二系
軍隊政治理論教育二系是全軍經濟學、政治學、國際關系學和軍事法學與法律戰專門人才的生長基地,也是全軍馬克思主義理論、經濟學、政治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國際關系學、軍事法學與法律戰等學科專業現職教研人員和部隊各級軍官的培訓和進修基地。該系編制有經濟學、政治學、國際關系學、軍事法學與法律戰等4個教研室,設有法律戰專業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研究所和經濟與國防研究所,設有政治經濟學、政治學、國際政治等本科專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政治經濟學、政治學、國際政治、軍事法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等10個碩士生專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國外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發展史、思想政治教育等5個博士生專業,還設有和兄弟系共同指導的政治學博士后流動站,形成了學歷與任職教育相結合,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研究人員相銜接的較完整的培養體系。
該系擁有一支理論功底深厚、年齡結構合理、治學態度嚴謹、教學科研成果顯著的師資隊伍,F有教員中教授、副教授占56.2%,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占70.6%,有1名教員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有2名教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有3名教員被評為全軍優秀教員。該系近年來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軍隊級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各1項、全軍優秀政治理論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全國網絡和多媒體制作大賽一等獎1項。"九五"以來,承擔了25項國家、軍隊和江蘇省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400多篇,著作50多部。論文多次入選全軍、全國性研討會和國際學術會議?蒲谐晒@省以上獎勵20余項,在軍內外產生較大影響。
該系堅持德、智、軍、體全面發展的教學方針,強化教書育人。歷屆畢業生政治信念堅定、理論基礎扎實、專業能力過硬、軍事素質較高,顯示出較強的綜合素質,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和普遍歡迎。
軍事新聞傳播系
軍事新聞傳播系是全軍唯一的軍事新聞人才培養基地,不僅在陸?杖娪袕V泛的影響,在全國高校新聞院系中也有良好的聲譽,被譽為"軍事記者的搖籃",現擁有新聞學專業博士學位及新聞學、傳播學兩個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
該系圍繞我軍新聞事業發展的需要,貫徹素質教育的原則,博采各新聞院系之長,建立了富有軍事特色的教學體系,形成了不同規模相互配合的學員實踐方式。第二課堂活動活躍,每屆學員在校期間都有上千篇新聞作品發表,并有大量作品獲獎。
該系建有多個現代化專業實驗室,為軍事新聞教學適應傳播手段的現代化、拓寬與豐富教學內容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新聞編輯實驗室不僅可完成《報版自動化編排》課程教學,還可供中高年級學員摹擬軍隊報社工作流程,編排各類實習報刊。電視新聞實驗室擁有國內一流的電視節目攝制、編輯、收錄設備。廣播新聞實驗室擁有專業播音間及先進的采編設備。
該系擁有一支政治素質高、教研能力強的師資隊伍,F有教員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其中有長期從事新聞理論研究的專家學者,有來自軍內外新聞單位的資深編輯記者。該系還聘請了一批軍內外知名記者和軍隊媒體主要領導擔任兼職教授。該系教員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在軍事新聞研究領域開拓攻關,2000年以來,出版專著教材40余部,發表論文500余篇,多項成果獲獎,每年出版一輯《軍事新聞論壇》和當代著名軍事記者軍事新聞作品研討文集。《解放軍報》在該系設"解放軍報獎學金"。近3000名畢業學員中,有不少人在解放軍報社、新華社解放軍分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軍事宣傳中心和中央電視臺軍事宣傳中心,以及軍區軍兵種報社任編輯記者,還有不少人擔任部隊宣傳部門領導。
軍事心理與心戰系
軍事心理與心戰系于2004年8月成立,屬副師級編制,是全軍惟一有明確編制等級的心理學系,也是上海市高校中僅有的4個心理學專業系之一(其它3個為華東師大心理學系、上海師大心理學系和復旦大學心理學系)。自2001年開始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招收軍事心理學本科生,2003年9月獲得應用心理學(軍事心理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并在軍隊政治工作學專業招收軍事心理學方向博士生,2005年獲得基礎心理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現已基本形成了含博士、碩士、本科生、專生本、任職培訓、輪訓等多層次的心理學人才培訓體系。
該系下設軍事心理學教研室、心理戰教研室、軍事心理學實驗室、4個學員隊以及系部辦公室,該系科研成果頗豐,近年來有3人獲得軍隊院校育才獎、2人獲得軍隊特殊崗位津貼、3人獲得全軍科技進步獎。軍事心理學實驗室擁有大量心理學儀器,硬件設施處于全軍同領域領先水平,為心理戰教學與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環境。
該系軍事心理學與心理戰學科是該領域全軍惟一一個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間兩次被列入全軍"2110工程"的重點建設學科,擁有全軍惟一的軍事心理學本科專業,全軍的心理戰專業研究中心也設在該系。雖然建系時間不長,但發展迅速,初步建成了全軍軍事心理學與心理戰專業人員較為集中、學歷層次較高、實驗條件較完備、科研力量較強、教學科研一體化、培養多層次軍事心理學與心理戰人才的培訓中心、咨詢中心和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