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摘]晉綏軍史話:閻錫山如何成為山西土皇帝的?
來源:本站原創 2009-08-29 22:40:41
晉綏軍史話:閻錫山如何成為山西土皇帝的?
"走西口"又叫"跑口外",指的是長城以內晉西北、雁北和陜北地區的人們到長城以外西北地區(今內蒙古西部)謀生的社會活動。所謂"口",原是明朝隆慶以后在長城沿線開設的"互市"關口,后演變為對蒙貿易的關卡。山西商人習慣稱大同以東的張家口為"東口",稱大同以西的殺胡口(殺虎口)為"西口",后將"西口"移至歸化城(今呼和浩特)。
省城呆不下去了,閻錫山也要"走西口",想去清軍力量薄弱的綏遠包頭一帶。
清朝政府在內蒙古中部、西部地區設立的歸綏道,是山西省的四道之一,駐扎的部隊為山西的后路巡防。太原起義后,統領周維藩在當地同盟會員楊瑞鵬的推動下,在興和宣布起義,奪取大同,擊敗毅軍。
閻錫山率部進至五寨,孔庚隨后趕到。湖北人孔庚也是"鐵血丈夫團"成員,原為吳祿貞部下。他認為放棄太原出走是失策,建議通電全國,聲明進軍北路攻雁門關取大同情況,保全革命榮譽。
閻錫山到達大同,將都督印交給周維藩,周維藩推辭。再交給孔庚,孔庚也推辭。
閻錫山表示:"我不干了,吾將去五臺,削發入山,惟諸君諒我,感恩不朽。"
周維藩說:"都督晉人,且首義,我三人為革命同功一體,胡可計名位。大勢所趨,革命必成,省垣雖失,無損大局,且我軍自懷仁一戰,士氣振奮,關內外尚有萬人,據險而守,足以拒敵,若都督一去,示人以怯,則軍心渙散,三晉之人復何恃。"
燙手的山芋沒人敢接,眾人仍擁閻錫山為都督,孔庚為前敵總司令兼第1師師長,周維藩為總參謀兼第2師師長。民軍將領們召開會議,認為清毅軍雖敗,其主力還在左云一帶,若守大同,恐腹背受敵,而聞包頭起義也失敗,北進之計自不可能,因此決定"當擇地暫避其鋒,徐圖進展"。
閻錫山轉至保德,吳信芳、張培梅率雁門、懷仁兩部民軍趕來會合。部隊糧餉匱乏,士兵身穿夾衣,饑寒難耐,軍心動搖。
閻錫山派張樹幟到河曲籌款,張樹幟命祝知縣捐銀二萬兩,祝知縣沒把跑路的閻都督放在眼里,不僅不執行命令,還指使商人罷市。
對付這些不識相的老爺,張樹幟很有一套,數次鞭打祝知縣,勒令交銀、開市。張樹幟買到糧食、服裝,送到民軍駐地古城鎮。
楊瑞鵬、王肯堂在包頭策動革命,說服清軍管帶王芝壽、謝有梓起義。五原廳同知樊恩慶雖參加密議,但別有用心,向綏遠將軍堃岫告密。
清朝政府在內蒙古分別設置綏遠城將軍、察哈爾都統、熱河都統,監督、統轄和節制各盟旗。綏遠城將軍原駐歸化城,稱右衛將軍。乾隆二年(1737),新筑綏遠城(今呼和浩特新城),改駐這里,故改名。綏遠將軍下轄歸化城土默特二旗,并負責統馭內蒙古的烏蘭察布盟和伊克昭盟的軍務。
樊恩慶向堃岫獻計,要將革命軍在綏主要人員一網打盡。得到批準后,他暗中脅迫王芝壽、謝有梓背約。12月下旬,樊恩慶假借地方紳商名義,宴請革命軍官。酒意正濃時,伏兵殺出,40多名軍官被槍殺。
楊瑞鵬、王肯堂因臨時外出,幸免于難。兩人逃到古城鎮,告訴閻錫山綏遠清兵沒有準備,勸他即速進攻,必能一舉成功。
1912年1月4日,閻錫山率部北上。10日,民軍進至距包頭15里的大茅庵村。
樊恩慶、王芝壽、謝有梓以和談為名,約民軍將領到南海村會見。閻錫山存有戒心,派孔庚、吳信芳等人為代表前往。結果,被清軍包圍。因吳信芳與謝有梓有舊交,才得以安全返回。
民軍兵分三路,發起進攻,于12日占領包頭。
南北議和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15日,張錫鑾、杜上化的代表來到包頭,請閻錫山返省。閻錫山不敢輕信,不愿急于南歸。
堃岫命統領譚永福率兵2000余人,從歸綏反攻包頭,進至距包頭90里的薩拉齊廳。閻錫山命1師統帶王家駒率部迎擊,進至距薩拉齊30里的鄂爾格遜。
16日,兩軍在鄂爾格遜以東地區相遇,從4時激戰至18時。清軍退守薩拉齊,王家駒、張培梅在城下罵陣,城上的沒了脾氣,就是不出戰。
民軍炮擊薩拉齊,清軍退守刀石村。民軍追擊,王家駒沖鋒在前,在距敵二、三十步處中彈犧牲。民軍傷亡數百人,暫時后撤。
30日,民軍繼續進攻,占領托克托城。
晉南形勢也發生變化。1911年12月,陜西民軍東渡援晉,于29日進占運城。隨后,溫壽泉在運城成立河東軍政分府。溫壽泉與曹錕約定以晉南黃河為界,民軍不得侵入河南,北路以曲沃、絳州為中立地區,雙方各守防地,互不侵犯。
1912年1月,袁世凱將第3鎮調入北京。張錫鑾調往東北,攝行巡撫事的李盛鐸派人到綏遠,催閻錫山返省。
閻錫山見形勢明朗,中止進攻歸綏計劃,于2月9日率部從托克托南下返省。
12日,隆裕太后以宣統皇帝名義頒布清帝退位詔。
14日,17省代表選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
19日,正月初一,閻部進至忻州。突然,接到袁世凱電令,不準擅自行動。
興沖沖的閻錫山被這一盆冷水潑蒙了,事后得知袁世凱想奪取山西,所以不承認山西為起義省份。
閻錫山冷靜下來,左右開弓。他探知定襄縣董崇仁與袁世凱熟識,便請他進京拜謁袁世凱,轉達自己的擁護之意。同時,派人去上海,向孫中山求援。
經過努力,袁世凱終于允許閻錫山仍任山西都督。4月4日,閻錫山回到太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