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課堂]2009年高考作文大模擬(一)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29 21:08:50
新材料作文
考前練兵
1.閱讀下面的材料,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材料一:
一座古城以光潔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民居,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而聞名遐邇。城里四季開滿鮮花,整座古城浸透在水一般的詩意之中。
十年后,這座古城已經被鱗次櫛比的商鋪覆蓋,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摩肩接踵,人聲鼎沸。詩情畫意已經蕩然無存。
材料二:
牛津大學一直領先其他有名的大學,一個因素就在于它始終保持著古樸的風格。讓初到牛津的人一看,每個學院都像廢棄的古廟,給人一種寂寞與蕭瑟的感覺。這是一種詩意的表現,背后卻反映了他們對待傳統的嚴謹態度和學術風格。
在很多人看來,現代化就是大都市中鋼筋水泥構筑的森林,數不盡的商鋪構成的繁華鬧市;名牌大學就等于高樓林立加上數以萬計的學生、教師。現代化與古樸的詩意是水火不相容的。
其實,詩意是文學的另一種涵義。有些東西可以遺棄,然而永遠不能失卻的,是蟄伏于傳統之上的詩意。
請以“詩意與現代化”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說說你的見解。
【寫作提示】
“詩意與現代化”是一個關系型命題,審題時要深入思考兩者的關系。不可狹隘地理解詩意,也不要機械地去解釋現代化。詩意并不僅僅指小橋流水、桃紅柳綠,擴而大之,詩意可謂是傳統的代名詞。對傳統,應作具體分析。并非凡是傳統的東西都已經過時,都應拋棄;不少傳統的東西應該繼承,并發揚光大,如勤儉節約,如樂于助人、奉獻愛心,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值得注意的是“詩意是文明的另一種涵義”這句話,還有“永遠不能失卻的,是蟄伏于傳統之上的詩意”這句話。可結合自己的見聞和積累,舉適當的例子,把自己的看法表述出來。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
△思想形成人的偉大。(同上)
△有想法的人,不會被別人左右。
△你是什么樣的人,就讀什么書!反過來,你讀什么書,你就成為什么樣的人!
△人生的悲劇在于,我們心靈的牢籠都是自己搭建的。
從上面這些話中你悟出了什么?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寫作提示】
有思想,可以說是人最大的一個特點。人應該有什么樣的思想?為什么“思想形成人的偉大”?思想與讀書是什么關系?我們該讀什么樣的書?……可以根據你對上述五句話的理解,抓體會與感悟最深的一句來構思表達。
3.一位90后的孩子在日記中寫了如下一段話:
請給我勇敢,改變可以改變的;就給我堅強,接受不可以改變的;請給我智慧,分辨這兩者。
請聯系自己或身邊的現實,結合自己的思考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
【寫作提示】
這是一段發人深思的話,說出了90后發自內心的一個愿望。這個愿望是真誠的。面對我們的生活環境,有很多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努力;但有不少是個人的力量所不可改變的,你只能適應。比如貧困,無論知識上的貧乏,還是經濟上一時的窮困,經過自己的努力,都可以改變,關鍵在于你自己。
寫此題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勇敢”、“堅強”、“智慧”這三個詞語中選擇一個,力求寫得集中一些、深入一些。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