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光環境成了學生視力“隱形殺手”?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29 09:46:52
根據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數字顯示,我國近視率排在世界第二位,小學生為28%、初中生為60%、高中生為85%。教室的采光照明環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視力發展。為此,在近日公布的《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對教室照明環境做出了明確規定。
主題報道
記者抽檢:多數教室照明未達標
9月4日,教育部印發《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這是我國自1988年以來首次對方案進行修訂。新《方案》對學生上課的教室照明環境做出了明確規定。按照這一國家標準,我們現有的教室能否達標,本報記者邀請多位教師聯合進行了一次小范圍的抽檢。
34位教師成為抽檢員
在此次抽檢過程中,記者共發動了《現代教育報·教師周刊》讀者QQ群中的20位教師以及其他14位教師共34人組成了抽檢小組。抽檢人員按照記者發給的調查問卷對本班教室的情況進行了測量,并填寫了問卷。
這34位教師來自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陜西、湖北、湖南、江蘇、山東、江西、廣西、廣東、浙江、重慶、北京、上海等15個省市自治區。所調查的學校涉及城市、鄉鎮、農村,并涵蓋了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班級人數從30人到65人不等。
記者將新《方案》中關于教室環境的規定分解為教師可以直接測量的指標,對教室內桌椅擺放、課桌椅高度、黑板高度、教室采光、燈光照明、黑板照明等情況進行了抽測。
僅有2間教室完全合格
根據教師檢測員的測量數據報告,記者發現,在所抽測的34間教室中,完全合格的只有2間。其余的教室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問題。
在所有指標中,記者發現,教室采光一項成績最好。所有的被檢測教室都能達到國家標準。一般學校都是雙側采光,并且主采光玻璃設在左側,即使是單側采光也是從學生左側攝入,窗戶也都是無色透明玻璃。(采光玻地比測量有一定難度,未進行。)
此外,學校的課桌椅也基本合格,一般都可以進行調節。有些學校桌椅雖然不能調節,但也都保證了至少兩種型號。只有4間教室的桌椅不能調節且只有一種。在桌椅的擺放上,教室前排桌椅前緣與黑板之間的距離都保持在2米以上,只有3間教室因為學生太多,前排桌椅與黑板的距離在1.5米左右,不符合標準。據了解,教師們一般都能保證每月調整一次學生座位,根據學生身高變化,調整桌椅高度。
燈管擺放、黑板照明是盲區
幾乎所有不達標的教室都是因為燈管擺放及黑板照明問題。在這兩項中完全合格的教室僅僅有4間。
在新《方案》中規定:教室照明應配備40瓦熒光燈9盞以上,且燈管應垂直于黑板;教室照明應采用配有燈罩的燈具,不宜用裸燈,燈具距桌面的懸掛高度為1.7~1.9米;黑板照明應另設2盞橫向40瓦熒光燈,并配有燈罩。
在實際調查中,26間教室的照明能配備40瓦熒光燈9盞以上,最多的達到了16盞,沒有達到標準的教室也有8盞,只有2間教室只安裝了4盞。但是,很多教室在設計之初都沒有考慮到燈管位置問題,只有不到一半(15間)的教室內燈管與黑板垂直,另外一半多(19間)的教室燈管與黑板平行。
據抽檢的老師反映,雖然在燈具數量上很多學校都能達標,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很多班級的燈管存在老化、損壞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經常處理不夠及時,造成了教室內亮度不足。
黑板照明問題是目前學校照明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整個調查中只有10間教室在黑板上方另設了2盞橫向熒光燈,而這10間教室中也僅有8所學校配置了燈罩。
警惕:投影成為新殺手
雖然在此次抽檢中記者并未設計有關多媒體設備的問題,但是,來自浙江的許老師提醒記者,投影屏幕或電腦屏幕,對正處發育期的兒童的眼睛是一個刺激,如果用不好多媒體,投影將成為學生視力下降的新殺手。
許老師介紹說,在投影的使用過程中,為了投影清楚,教師會要求拉上窗簾,并關燈。但是,很多老師在學生觀看投影的過程中又要求學生記筆記或動筆進行計算,這就造成了教室內光線不足。此外,一些老師在課件制作上也不太注意顏色的對比,容易造成學生的視覺疲勞。
為此,在新《方案》中對多媒體的使用也提出了新要求: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時,要調整好字體大小、顏色和光線強度,做到字體、背景簡明清晰,對比度明顯。
相關鏈接
《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中關于教室環境的規定
1.保證教室內所有學生合理的用眼距離,教室前排課桌前緣與黑板應有2米以上距離,后排課桌后緣與黑板的水平距離:小學不超過8米,中學不超過8.5米。
2.按國家規定的標準要求,提供與學生身高相符合的課桌椅,每間教室內應預置1~3種不同型號的課桌椅(有條件的學校應配置2種以上型號的課桌椅),或配備可調試課桌椅。
3.教室黑板應完整無破損、無眩光,掛筆性能好,便于擦拭;黑板下緣與講臺地面的垂直距離:小學為0.8~0.9米,中學為1~1.1米;講臺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為1.2米。
4.教室采光應符合國家相關衛生標準。單側采光的教室光線應從學生座位左側射入,雙側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應設在左側;教室墻壁和頂棚為白色或淺色,窗戶應采用無色透明玻璃;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積與室內地面面積之比)不得低于1∶6(新建教室采光玻地比應達到1∶4)。
5.教室照明應配備40瓦熒光燈9盞以上,且燈管應垂直于黑板;教室照明應采用配有燈罩的燈具,不宜用裸燈,燈具距桌面的懸掛高度為1.7~1.9米;黑板照明應另設2盞橫向40瓦熒光燈,并配有燈罩;課桌面和黑板照度分布均勻,照度應符合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要求。(記者注: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規定教室內日光燈的平均照度要達到300勒克斯,同時黑板的照度要達到500勒克斯)自然采光不足時應及時輔以人工照明。
學生建言
為教室安裝百葉窗
開學前,由飛利浦電子中國集團和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辦的“2008中國看我的——校園節能活動”教室照明調查總決賽暨頒獎典禮舉行。照度不達標、黑板眩光等問題成為大多數參賽隊伍都關注到的細節,其中不乏創意與可操作性兼有的亮點,頻頻得到評委的認可。
上海七寶中學提出了為教室安裝百葉窗,變“不勻光”為“平行光”,以減少室內眩光對學生視力的影響,這一提議獲得了專家們的一致肯定。據學生的對比實驗結果顯示,使用百葉窗后,教室照度均勻度由過去的0.49提高到0.68。坐在窗戶兩邊的學生,明顯感到光線不那么晃眼了。另外,上海寶山中學的同學提出,為燈具加裝透鏡,來控制燈具產生的直接眩光。
各地舉措
上海:三年改造
4.5萬間教室光環境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和上海市衛生局日前決定用三年時間,對中小幼教室全面開展光環境試點工作。而今年將完成照明改善工程的中小幼教室將達1.5萬間。
據了解,此前上海已對包括徐匯、靜安等5個區的136所學校進行了照明改善的試點。從今年起,照明改善工程將在全市范圍推開,首批計劃改造的1.5萬間中小學校教室約占各相關區縣中小學校(含幼兒園)總數的1/3,主要為普通教室、專用教室、圖書閱覽室等學生和教師集中開展教學活動的場所。
吉林:政協委員建議
調整照明保護學生視力
吉林省政協委員王源日前建議,使用普通鹵粉熒光燈的學校更換成高效三基色高頻36WT8熒光燈;使用白熾燈的學校更換成緊湊型節能燈;布燈不合理、布燈嚴重不足、沒有黑板燈的學校在更換光源前,要調整布燈狀況、新增燈具,新增燈具盡量采用電子鎮流器或節能型電感鎮流器的直管熒光燈具。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