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經濟中心的遷移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28 12:06:37
自上古時期,中國發源于黃河流域,但開始是在黃河中上游,炎帝在隴西地區,皇帝在陜北地區。
夏商時期,中國的中心是在河洛地區(河南省黃河兩岸),西周時期,中國中心西移到關中地區,從而,古代中國兩個中心一直在關中與河洛之間移動。
夏商:河洛
西周:關中
春秋:河洛【轉自鐵血 http://www.tiexue.net】
戰國:秦:關中;中原各國:河洛
西漢:關中
東漢:河洛
造就以洛陽-長安一線為中心的中原地區。
由于山東半島的大力發展,經濟重心的東遷勢不可擋,然而政治經濟中心,從未離開河洛與關中地區,這種狀態保持到唐朝滅亡,直到五代時期。
五代時期,開封成為首都,標志著政治、經濟中心的東移,與之呼應的是,長安地區的沒落,再也沒有成為首都;而由于山東、河北地區逐漸成為全國最發達地區,成為各種勢力爭奪重點,洛陽作為首都已經偏西。而原本不屬于河洛地區,但距離河洛地區很近的開封成為首都和全國政治經濟中心。
北宋的統治進一步鞏固了開封作為首都的地區,東部山東河北逐漸成為經濟中心,關中由于靠近西夏,開始冷落。
金朝入主中原后,宋金百年大戰。公元1553年,又是一個歷史時刻,金皇完顏亮遷都北京,金朝對北京60年的經營,雖然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但是,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移”,之后的“北遷”間接奠定基礎。
蒙古入侵后,摧毀了北京,中原地區由于宋金蒙的拉鋸戰,三都:洛陽、開封、商丘成為廢墟,此時中國傳統三個中心地帶:關中、河洛、幽燕全部沒落,而南方經濟,尤其以南京、杭州為中心的地區有超越北方的趨勢。
然而,由于蒙古本游牧民族,元朝在北京的定都,從客觀上遏制了南方地區成為經濟中心。蒙古元朝被推翻后,明朝建立,初期定都短暫南京,永樂之后遷都北京。
明朝、清對北京的經營,以及山東、河北的經濟發展,導致了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完成北遷的過程。
因此,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由早期關中-河洛雙中心互相轉化,進而東遷到開封一帶作為過渡,最后北遷到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地區是歷史的必然。近代,東北地區的大發展,鞏固著一個結果。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