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也是一道風景
2009-08-27 19:18:55網絡資源
就拿美孚石油的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的人生經歷來說,便是一個善于進退的典范。這位美國的大亨,在52歲以前,以透支健康的拼命三郎勁頭工作。 我們的先人用字遣句,頗有哲理,細細品味,得益良多。比如:勇往直前,克服諸多困難,獲得一定成績,這叫“進步”;如果面前困難太大,無力攻克,索性主動放棄,返回再尋新的目標,這叫“退一步,海闊天空”。
再看看現實中的人和事,許多成功人士的進退自如,也真讓人拍案叫絕。就拿美孚石油的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的人生經歷來說,便是一個善于進退的典范。這位美國的大亨,在52歲以前,以透支健康的拼命三郎勁頭工作,積累了巨額財富,使他登上了事業的塔頂。然而,由于身心的超額付出,使他未老先衰,還未到老年幾種老年病便在他身上顯現出來:他變得“氣若游絲”,“眼無光”、“口干澀”……縱有萬貫家產,他卻只能吃一點兒牛奶和面包,縱有豪宅,他卻徹夜輾轉難眠。死神經常來打攪他。
是繼續“拼”,還是選擇“退”?視事業如生命的洛克菲勒,經歷了數番痛苦的抉擇,在權衡了利弊之后,他終于聽取了醫生的忠告,選擇了“激流勇退”。他調整了自己與公司的關系,為自己找到了新的定位。隨后,他到大自然中靜心頤養。漸漸,身體恢復了健康。洛克菲勒變成了一位心胸豁達,樂善好施的可愛老頭。結果,他活到了92歲才辭世。他這一“退”,竟為自己爭得了40年的壽數,且健康長壽!
洛克菲勒的經歷,給了我們一個警示:做事要量力而行。我們不僅學會奮勇向前,努力拼搏,也要學會明智的“退”,讓自己歇一歇,喘口氣、充充電。
其實,人生只有兩樣東西最寶貴:一是青春,一是健康。應該說前者,稍縱即逝,難以留住,那么后者,是否把握在手中,全靠自己了。為了健康,我們應該學會有“進”有“退”。“退”其實也是一道風景,故而古人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再說,“退”也是一種“進”的準備,你看,縮回來的拳頭,再打出去,是不是更有“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