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中作文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孔子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孔子名言大全

        2009-08-26 11:30:01高考網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孔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漢鄭玄《論語注》:言此才,勉人于學也。南宋朱熹《論語集注》:“未得,則發憤而忘食;已得則樂之而忘憂;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數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學之篤耳”。近人康有為《論語注》:“忘食,則不知貧賤;忘憂,則不知苦戚;忘老,則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謂:發奮用功連吃飯也不記得(學有所獲),便高興得忘了憂慮,連入老境也未覺察。此實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辭。《禮記·表記》:“孔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后已’”。其一生好學不倦,倡導積極有為,對所創立學說的實現孜孜以求,“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禮記·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強不息,終老不疲與明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是二人者,皆我師也。”(《論語集注》)劉寶楠引舊說,又提出兩解:一謂“我并彼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為善,我則從之;二人以我為不善,我則改之。是彼二人,皆為吾師。書洪范云: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此之謂也。”一謂“三人行,本無賢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隨事所見,擇而從之改之。非謂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從其善,即是我師。”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說文》:“坦,安也。”蕩蕩,廣遠之稱。戚戚,時時憂慮之稱。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蕩然無私。小人馳兢于榮利,耿介于得失,故長為悉府也。”程孔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憂戚。”(見《論語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與此義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漢書·儒林傳》:孔子“究觀古今之篇籍”敘《書》、稱《樂》、論《詩》、因魯《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論語集注》:“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其句意謂傳述舊章而不創作,對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與“好古”,系孔子對終其一生之教學與學術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時亦體現出其整理歷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及其對上古文化的基本態度。所謂“不作”,朱熹認為孔子“其事雖述,而功則倍于作矣”(同上)。然后世學者認為實際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孔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見《孟子·公孫丑上》:“孔孔子曰:‘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呂氏春秋》亦記載:“孔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謂:默默將所見所聞記于心間,發憤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學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論語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極至,而猶不敢當,則謙而又謙之辭”。近人錢穆認為“或以本章為謙辭,實非也。”(《論語新解》)孔子于此所舉三事:其一,重在言識(記憶),不在言默,所謂“多聞,質而守之”(《禮記·緇衣》),“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其二、三,則表達了孔子于求知學問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熱忱,同時也是孔子從認識和方法對“學”與“教(教誨)”的合理總結。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孔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于我如浮云’”。漢鄭玄注:“富貴而不以義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論語集注》:“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云之無有,漠然無所動于其中也”。意謂:以不義手段占有的財富與官位,對于我如同天際的浮云。又見《論語》同篇:“孔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里仁》:“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須合于“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煙云之不足取。同時亦表明其于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孔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朱熹注:“專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論語集注》)清劉寶楠則釋此句為:“謂以禮敬事鬼神也”(《論語正義》)。《禮記·表記》:“孔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結合上述孔子告樊遲語,可看出孔子持與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觀,并教樊遲從周道。孔子在承認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對鬼神既不輕慢亦不要予以親近,這與其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中強調先人事,后鬼神(《論語·先進》:“季路問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態度相一致。

          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夜。孔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孔子曰:‘始吾予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說苑·尊賢》記孔子言曰:“夫取人之術也,觀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觀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禮記·五帝德》:“孔子曰:‘吾欲以語言取人,于予邪改之。’”也即此章義。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語聽言觀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于言而敏于行耳。”(《論語集注》)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文子,衛大夫。“文”是他的謚。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學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故謚法有以‘勤學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論語集注》)又說:“古人謚法甚寬”,“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節此一惠,則敏學下問,亦是它好處”足見孔子“寬腸大度,所以責人也寬”(《朱子語類》卷二九)。

          本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孔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孔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孔子曰:“有教無類。”

          孔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孔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孔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孔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孔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兒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孔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孔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孔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孔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曰:“三軍可奪師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標簽:名人名言 高中生活]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网红在线观看| 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国产v亚洲v欧美v专区|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站|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霸乳 | 天堂资源最新版在线官网|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费毛片a线观看| 豪妇荡乳1一5白玉兰免费下载|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不卡|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美国美女一级毛片免费全|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1分29|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va在线精品免费播放| 性生活大片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英语老师解开裙子坐我腿中间| 天堂资源bt在线官网| 久久99青青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国产在线看| 人妖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草视频在线免费| 夜色邦合成福利网站|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剧情在线看| 16女性下面扒开无遮挡免费| 新婚夜的娇吟声|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青楼18春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二区高清在线| 一级片免费观看| 柠檬福利第一导航在线| 十八在线观观看免费视频| 韩国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