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科技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專業介紹
2009-07-28 15:30:31黑龍江科技學院
建筑工程學院
建筑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工94人,其中教授7人、副高級職稱24人,博士、在讀博士22,碩士49人,在校本科生2387人,研究生9人。學院擁有土力學實驗室、結構實驗室、建筑材料實驗室、建筑物理實驗室、建筑模型制作實驗室、自然地理實驗室、計算中心以及巖土工程研究所、建筑設計研究所等教學和科研基地。巖土工程學科梯隊為省級學科梯隊,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土木工程一級學科是學校重點建設學科,城市規劃專業是校級重點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是省重點專業,《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是省精品課。
近年來,學院參加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863”項目、教育部重大項目等多項,獨立承擔省重點攻關項目、省教育廳關于實施教育振興老工業基地重大科技項目、省骨干教師項目、省世紀教改項目及其他各類教研科研課題20余項。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主編及參編教材及專著2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
土木工程(本科四年)(該專業分為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兩個方向)
本專業從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兩個方向培養適應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或交通土建方向)結構設計、施工管理、開發咨詢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工程實踐能力,且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學生畢業后可在建筑工程或交通土建的設計、施工、管理、投資開發、教學等單位從事相關技術工作。
建筑工程方向主干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木工程材料、荷載與結構設計方法、房屋建筑學、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鋼結構基本原理、砌體結構、混凝土結構設計、鋼結構設計、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土木工程施工、工程概預算等。
交通土建方向主干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木工程材料、荷載與結構設計方法、水力學與橋涵水文、土質土力學、結構設計原理、道路勘測設計、橋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橋梁基礎工程、公路工程概預算等。
城市規劃(本科五年)
培養方向:培養具備城鄉規劃領域的專業知識,掌握城鄉規劃專業技能,具有參與區域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交通和市政工程規劃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模式:通過學習基礎知識、專業理論知識等基本理論及城鄉規劃工程師基本訓練,使學生具有規劃編制與管理的基本能力。
畢業去向及就業: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城鄉規劃設計與研究機構、園林設計部門、城鄉開發和市場服務機構及高等院校。
主干課程:城市規劃原理、中外城市發展與規劃史、建筑設計、城市經濟學、居住區規劃設計、總體規劃設計、城市設計、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城市規劃系統工程學。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本科四年)
本專業培養能夠系統掌握并運用現代地理學理論和“3S”技術,具有在資源環境信息采集、處理與開發應用、國土資源調查、評價、規劃與管理、城鄉區域地理信息系統應用與設計、城鄉建設與規劃管理、房地產開發與評估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學生畢業后可在國土資源管理、城鄉建設與規劃管理、房地產開發與估價、旅游規劃與管理等政府管理部門、科研與設計單位、市場中介服務機構等從事評估、規劃、管理、設計方面的工作。
主干課程: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地圖學、遙感概論、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區域分析與規劃、土地規劃與管理、房地產評估等。
建筑學(本科五年)
本專業培養掌握建筑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設計方法,獲得建筑師的基本職業訓練,具有實踐和創新能力,能從事建筑設計、城市規劃、室內設計等方面的高級建筑設計人才。
畢業生能從事建筑與城市領域內的規劃、設計、管理、教育、科研、咨詢及開發等方面工作。
主干課程:建筑設計基礎、建筑設計、中國建筑史、建筑結構與選型、建筑設備、建筑物理、建筑設計原理、建筑構造等。
工程管理(本科四年)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土木工程技術及與工程管理相關的管理、經濟和法律基本知識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實踐技能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畢業去向及就業:能在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建筑施工單位、工程建設監理單位、房地產企業等領域從事工程管理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門、教學和科研單位等部門從事工程管理的工作。
本專業的特色是以工程項目與造價管理方向為依托,以工程項目管理為重點,培養學生技術、管理、經濟、法律方面的能力。
主干課程:建筑力學、工程結構、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學原理、經濟學、工程項目管理、工程估價、工程合同管理、建設法規、工程經濟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