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歷史復習基本線索概述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7-28 13:51:12
2010屆高考歷史基本線索概述
中國古代史從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到1840年鴉片戰爭前,包括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三種社會形態的歷史。中國古代史分為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鴉片戰爭前)六個時期。
第一階段:先秦(170萬年前至公元前221年) 原始社會時期。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476年奴隸社會。夏商西周分別是中國奴隸制社會的形成、發展、興盛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大大發展,從而引發了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變革,促使奴隸制的土地國有制瓦解。公元475年,中國進入封建社會。各諸侯國的變法運動,標志著封建制度的形成。春秋戰國時期,頻繁的兼并戰爭,雖加重了人民的災難,但也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統一的步伐。西周的典章制度,對后世影響深遠。孔子和儒家思想對后世和東方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第二階段:秦漢(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00年)第一個封建大一統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奠基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確立。秦創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實行郡縣制。兩漢時,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不斷得到強化。西漢雖實行郡國并行制度,但封國已是地方行政單位。統一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形成并不斷發展,國家的版圖大大拓展,民族融合不斷加快,各民族經濟文化聯系加強。與朝鮮、日本、西亞和歐洲的交往活躍起來。絲綢之路開辟。封建經濟得到發展,生產力有了提高。秦的統一和統一貨幣、度量衡的措施,大大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秦漢時期的科技文化有了重要發展。出現了很多領先世界的發明創造,文學藝術絢麗多彩,史學、哲學成就輝煌。此時,佛教傳入,道教產生。這些,對后世和世界文明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點擊下載全部:2010年高考歷史復習基本線索概述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