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體育學院專業介紹
2009-07-20 10:03:38揚州大學
體育學院
體育學院由原揚州師范學院體育系發展而來。體育專業創辦于1972年,1977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8月,學校按學科群重新調整院系結構時,由原師范學院體育系和原師范學院、農學院、醫學院、工學院、水利學院、商學院的公共體育教研室組建為體育學院。學院現有教職工130人,其中專業教師104人。學院設有六個專業教研室、四個公體教研室和運動人體科學研究所、體育教育訓練研究所和民族傳統體育研究所,系江蘇省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中心、江蘇省武術散打訓練基地,并為中國康復醫學學會康復體育保健專業委員會掛靠單位。
學院現有體育教育、社會體育和民族傳統體育三個本科專業,其中體育教育專業為江蘇省特色專業。學院是動物與人類的運動比較科學博士點、體育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學院有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人文社會學、民族傳統體育四個碩士學位點和課程與教學論(體育方向),培養相關專業博碩士研究生和體育教育、社會體育和民族傳統體育本科生等高級專門人才,并可招收海外留學生。現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55人、本科生651人。我院學生榮獲'99全國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大賽團體總分一等獎;在2005年校田徑隊在全國第十屆大學生田徑錦標賽上榮獲甲A組男、女團體第八名;在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上,獲得1金4銀2銅的好成績。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教職工130人,專任教師104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52人,博士后1人,博士9人,碩士28人;國際級裁判2人、國家級裁判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人,2人獲曾憲梓師范教師獎,2人被評為全國優秀青年體育教師,12人次被評為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和優秀體育教師。
2001年來,學院主持或主要參加國家和部省級課題20余項,廳局級課題50余項,其他科研項目近60項;出版專著10部、教材40多部,發表論文5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50余篇;獲全國、省及各類學會的各級優秀科研成果50余項。科研成果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科研論文多次獲得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全國中學生運動會科學論文報告會一、二、三等獎。有3人主持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的編寫工作。
學校目前擁有運動場館總面積為177783平方米,學生人均面積5.63平方米。其中風雨操場面積30625平方米,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100多片,綜合健身區6片,乒乓球房面積3561平方米,體育館5座,面積23255平方米,田徑場8片,游泳池2個。在建體育場館有籃球場18片、網球場11片、排球場10片、標準田徑場1個、2.5萬平方米體育館1座。
學院現有專業教學實驗樓1幢,分設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生物化學、心理學和計算機6個實驗室,配有實驗用房22間,面積為2132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727臺(套)。院資料室面積84平方米,圖書4226冊,中外文期刊合訂本5950本(194種)。
專 業 |
學制 |
培養目標 |
開設的主要課程 |
體育教育(師范) |
四年 |
培養系統的掌握體育教育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體育教育工作規律,勝任中等學校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運動訓練與競賽工作的體育教育工作者。 |
人體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體育保健學、體育概論、學校體育學、體育心理學、運動訓練學、體育管理學、田徑、體操、球類、武術等。 |
社會體育 |
四年 |
培養德才兼備的適應我國體育社會化、產業化、市場化的發展,掌握社會體育的基本理論與技能,能在社會體育領域中從事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咨詢指導、經營開發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的體育工作者。 |
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體育心理學、體育統計、體育經濟學、管理學基礎、社會學概論、社會體育概論、社會體育管理學、健身概論、體育健身原理以及球類、武術、體操等。 |
民族傳統體育(單獨招生) |
四年 |
培養具備民族傳統體育教育、訓練、科研基本知識與技能的,能從事武術、傳統體育養生及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訓練、競賽和經營開發的民族傳統體育工作者。 |
民族傳統體育概論、中國武術史、中國文化概論、武術理論基礎、傳統體育養生學、中醫學基礎、專項理論與技術、運動生理學、人體解剖學、運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