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中頻道 > 天下雜談 > 季羨林簡介

        季羨林簡介

        2009-07-13 17:46:03網易

          季羨林年譜

          1911年8月6日

          生于山東省清平縣(今并入臨清市)官莊一個農民家庭;

          六歲以前在清平隨馬景恭老師識字。

          1917年(六歲)

          離家去濟南投奔叔父。進私塾讀書,讀過《百家姓》、《千字文》、《四書》等。

          1918年(七歲)

          進濟南山東省立第一師范附設小學。

          1920年(九歲)

          進濟南新育小學讀高小三年,課余開始學習英語。

          1923年(十二歲)

          小學畢業后,考取正誼中學。課后參加一個古文學習班,讀《左傳》、《戰國策》、《史記》等,晚上在尚實英文學社繼續學習英文。

          1926年(十五歲)

          初中畢業;

          在正誼中學讀過半高中后,轉入新成立的山東大學附設高中,在此期間,開始學習德語。

          1928—1929年(十七歲至十八歲)

          日本侵華,占領濟南,輟學一年。創作《文明人的公理》、《醫學士》、《觀劇》等短篇小說,署筆名希道,在天津《益世報》上發表。

          1929年(十八歲)

          轉入新成立的山東省立濟南高中。

          1930年(十九歲)

          翻譯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婦》、《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么美麗,多么新鮮啊!》等,先后在山東《國民新聞》趵突周刊和天津《益世報》上發表;

          高中畢業。同時考取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后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方向是德文。在清華大學四年中發表散文十余篇,譯文多篇。

          1934年(二十三歲)

          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畢業。畢業論文的題目是:The Early Poems of Hoelderlin.應母校山東省立濟南高中校長宋還吾先生的邀請,回母校任國文教員。

          1935年(二十四歲)

          清華大學與德國簽訂了交換研究生的協定, 報名應考,被錄取。同年9月赴德國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后師從瓦爾德史米特(Waldschmidt)教授、西克(Sieg)教授,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

          1937年(二十六歲)

          兼任哥廷根大學漢學系講師。

          1941年(三十歲)

          哥廷根大學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是:Die Konjugation desfinitenVerbums in den Gat has des Mahavastu.

          以后幾年,繼續用德文撰寫數篇論文,在《哥廷根科學院院刊》等學術刊物上發表。

          1946年(三十五歲)

          回國后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系主任職任至1983年(“文化大革命”期間除外)

          1951年(四十歲)

          參加中國文化代表團出訪印度、緬甸。

          譯自德文的卡爾·馬克思著《論印度》出版。

          1953年(四十二歲)

          當選為北京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4年(四十二歲)

          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55年(四十四歲)

          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前往印度新德里,參加“亞洲國家會議”。

          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參加“國際東亞學術討論會”;

          譯自德文的德國安娜·西格斯(Anna Seghers)短篇小說集出版。

          1956年(四十五歲)

          當選為“中國亞洲團結委員會”委員;

          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譯自梵文的印度迦梨陀婆(Kalidasa)的著名劇本《沙恭達羅》(Abhijnansakuntala)中譯本出版。

          1957年(四十六歲)

          《中印文化關系史論集》、《印度簡史》出版。

          1958年(四十七歲)

          《1857—59年印度民族起義》出版;

          作為中國作家代表團成員,參加在蘇聯塔什干舉行的“亞非作家會議”。

          1959年(四十八歲)

          當選為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應邀參加“緬甸研究會(Bunna Research Society)五十周年紀念大會”;

          譯自梵文的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書》(Pancatantra)中譯本出版。

          1960年(四十九歲)

          為北京大學東語系第一批梵文巴利文專業學生授課。

          1962年(五十一歲)

          應邀前往伊拉克參加“巴格達建城1800周年紀念大會”;

          當選為中國亞非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

          譯自梵文的印度迦梨陀婆的劇本《優哩婆濕》(Vikramorvasiya)中譯本出版。

          1964年(五十三歲)

          當選為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參加中國教育代表團,前往埃及、阿爾及利亞、馬里、幾內亞等國參觀訪問。

          1965年(五十四歲)

          當選為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1966—1976年(五十五歲至六十五歲)

          在“文化大革命”中受沖擊。自1973年起,著手偷譯印度古代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 (Ramayana),至1977年,終將這部18755頌的宏篇巨制基本譯完。

          1978年(六十七歲)

          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大學復課,原擔任的東語系系主任同時恢復;

          作為對外友協代表團成員,前往印度訪問;

          擔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和北京大學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合辦的南亞研究所所長。1985年,北大與社科院分別辦所后,繼續擔任北京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至1989年底。

          12月中國外國文學會成立,當選為副會長。

          1979年(六十八歲)

          受聘為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編委會副主任兼任南亞編寫組主編;

          中國南亞學會成立,當選為會長;

          專著《羅摩衍那初探》出版。

          1980年(六十九歲)

          散文集《天生心影》出版;

          被推選為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

          中國語言學會成立,當選為副會長;

          率領中國社會科學代表團赴聯邦德國參觀訪問;

          應聘為哥廷根科學院《新疆吐魯番出土佛典的梵文詞典》顧問。

          12月被任命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散文集《季羨林選集》由香港文學研究社出版。

          1981年(七十歲)

          散文集《朗潤集》、《羅摩衍那》(二)分別出版。

          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成立,當選為會長。

          1982年(七十一歲)

          《印度古代語言論集》,《中印文化關系史論文集》,《羅摩衍那》(三)、(四)分別出版。

          1983年(七十二歲)

          獲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同年被選為六屆人大常委;

          在中國語言學會第二屆年會上當選為會長;

          參加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籌備組工作。學會成立,當選為會長;

          《羅摩衍那》(五)出版。

          1984年(七十四歲)

          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

          受聘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

          當選為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學會成立,當選為會長;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當選為副會長;

          《羅摩衍那》(六)、(七)出版。

          1985年(七十四歲)

          主持的《大唐西域記校注》出版;

          參加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印度與世界文學國際討論會”和“蟻蛭國際詩歌節”,被大會指定為印度和亞洲文學(中國和日本)分會主席;

          組織翻譯并親自校譯的《〈大唐西域記〉今譯》出版。

          作為第六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中國代表團顧問,隨團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斯圖加特參加“第十六屆世界史學家大會”;

          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

          譯自英文的印度作家梅特麗耶·黛維(Maitraye Devi)的《家庭中的泰戈爾》(Tagore by firside) 中譯本出版。

          1986年(七十五歲)

          當選中國亞非學會副會長;

          應聘為中國書院導師;

          北京大學東語系舉行“季羨林教授執教四十周年”慶祝活動;

          《印度古代語言論集》和論文《新博本吐火羅語A(焉耆語)〈彌勒會見記劇本〉1.31/2 1.31/1 1.91/1 1.91/2四頁譯釋》,同時獲1986年度北京大學首屆科學研究成果獎;

          率領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訪日贈書代表團回訪日本。

          1987年(七十六歲)

          應邀參加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的“國際敦煌吐魯番學術討論會”;

          主編的《東方文學作品選》(上、下)獲1986年中國圖書獎:

          《大唐西域記校注》及《大唐西域記今譯》獲陸文星—韓素音中印友誼獎;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和政策研究優秀成果獎。

          1988年(七十七歲)

          論文《佛教開創時期一場被歪曲被遺忘了的“路線斗爭”—提婆達多問題》,獲北京大學科學研究成果獎;

          任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

          受聘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文學翻譯獎”評委會委員;

          受聘為江西人民出版社《東方文化》叢書主編。

          應邀赴香港中文大學講學。

          1989年(七十八歲)

          獲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從事民間文藝工作三十年”榮譽證書;

          國家語言工作委員會授予“從事語言文字工作三十年”榮譽證書。

          1990年(七十九歲)

          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副主任;

          論文集《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出版;

          《中印文化關系史論文集》獲中國比較文學會與《讀書》編輯部聯合舉辦的全國首屆比較文學圖書評獎活動“著作榮譽獎”。

          受聘為《神州文化集成》叢書主編;

          受聘為河北美術出版社大型知識畫卷《畫說世界五千年》十套叢書編委會顧問;

          當選為中國亞非學會第三屆會長;

          受聘為香港佛教法住學會《法言》雙月刊編輯顧問。

          1991年(八十歲)

          受聘為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副主任。

          1992年(八十一歲)

          被印度瓦拉納西梵文大學授予最高榮譽獎“褒揚狀”。

          1993年(八十二歲)

          在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第二次會議上,被選為民盟中央文化委員會副主任;

          獲北京大學505“中國文化獎”;

          受聘為泰國東方文化書院國際學者顧問。

          1994年(八十三歲)

          主持校注的《大唐西域記校注》、譯作《羅摩衍那》獲中國第一屆國家圖書獎;

          赴曼谷參加泰國華僑崇圣大學揭幕慶典,被聘為該校顧問;

          獲中國作家協會中外文學交流委員會頒發的“彩虹翻譯獎”;

          任《四庫全書存目叢書》主編纂。先后擔任《傳世藏書》、《百卷本中國歷史》等書主編;

          應聘為寶山鋼鐵(集團)公司寶鋼教育基金理事會顧問。

          1995年(八十四歲)

          《簡明東方文學史》獲全國高校外國文學教學研究會首屆優秀著作獎。

          1996年(八十五歲)

          《人生絮語》、《懷舊集》、《季羨林自傳》、《人格的魅力》、《我的心是一面鏡子》、《季羨林學術文化隨筆》分別出版。

          1997年(八十六歲)

          《文化交流的軌跡——中華蔗糖史》(上)、《朗潤瑣話》、《精品文庫·季羨林卷》、《中國二十世紀散文精品·季羨林卷》、《東方赤子》分別出版;

          主編的《東方文學史》獲第三屆國家圖書獎;

          《賦得永久的悔》獲魯迅文學獎;

          被山東大學、曲阜師范大學、柳城師范學院分別授予名譽學術委員會主任、名譽校長、名譽院長。

          至1997年底《季羨林全集》總32冊已出版16冊。

          (北京大學李錚編)

         

        [標簽:大學]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麻豆|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播放国产| 国产精品jizz视频| 日本a级片免费看|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美女免费网站xx美女女女女女女bbbbbb毛片 | 大陆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丰满少妇又爽又紧又丰满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视频一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区| www.天天色.com|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 黄色香蕉视频网站| 国产麻豆精品入口在线观看| 一级性生活免费| 日本一本在线播放| 五月天中文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 俺去啦在线视频|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国产成年年人免费看片|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网址 |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大片黄在线播放|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播放网站| 在线观看人成网站深夜免费| 一级三级黄色片| 无码喷水一区二区浪潮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欧美人与动交片免费播放|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粉嫩小泬无遮挡久久久久久|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视频三| 国产在线视频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 国产91无套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