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范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專業介紹
2009-06-01 13:27:24廣西師范大學
環境與資源學院
廣西師范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是廣西環境類專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1999年起開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當時名為環境科學系,2001年曾改名為資源與環境學系。2005年底學校進行資源整合,相應成立學院。現全院有教職工49人,其中教授(研究員)8人、副教授(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15人、博士9人、碩士16人、在讀博士生4人。該院是一個集教學、科研及產業于一體的二級學院,下設環境科學系、環境工程系、地理科學系,有“環境工程與保護評價”廣西重點實驗室(共建)、2個校級研究所(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和1個桂林市高新企業,是自治區重點實驗室與科技金源單位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實驗室和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生命過程與環境分析實驗室的重要依托單位之一,1999年被團中央命名為中國青年科技創新行動教育基地。學院擁有環境科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環境科學”是廣西重點學科,形成了污染控制、環境生態與生物修復、環境分析、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環境與礦物材料五個穩定的研究方向。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50人、本科生近400人。
該院有大中型精密儀器60多臺套和一大批常規儀器設備,價值1000多萬元人民幣;擁有6000多平方米的實驗教學與科研場地和一個500多平方米的中試基地;設有環境化學、環境監測、環境生物、環境污染控制、流體力學、地理信息系統、綜合自然地理、工程制圖等本科教學實驗室。
2004年以來,該學院共承擔了國際合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廣西高校科學基金等各類科研項目62項,其中省部級以上項目20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47篇。獲得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專利申請受理23項,其中已授權4項。另外環境與資源學院學生曾榮獲2005年第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1項、2006年第五屆“挑戰杯”中國大學創業計劃競賽銅獎1項。
招生咨詢電話:0773-5846143
環境科學專業
學制四年,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中等學校、行政管理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等從事研究開發、教學、技術和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系統地學習環境科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受到進行環境科學和環境保護研究的初步訓練,了解環境科學發展的新成就和新動向,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研究、開發、教學和管理能力,掌握環境監測、環境評價、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的基本方法與技能。
主要課程:環境學、地學基礎、生態學、環境生物學、環境化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環境影響評價、地理信息系統、環境管理學、環境教育學等。
環境工程專業
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良好數理基礎和工程學知識,能在政府機構、工礦企業、設計部門、科研單位等從事與環境相關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研究開發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學習環境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科學研究和工程設計的初步訓練,掌握環境工程的設計、管理、概算基本理論與方法,具備工程技術人員必備計算機制圖能力,并熟悉相關法律要求和技術標準。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流體力學、環境工程原理、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水處理技術、大氣污染控制、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噪聲控制、工程制圖等。
地理科學專業
學制四年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地理學基礎理論與基本技能,能夠在高等或中等學校從事地理學教學與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畢業生也可在相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與土地利用、城鄉規劃、資源開發和保護等相關的科研、管理、咨詢等工作。
培養要求:系統學習地理科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具有從事地理教學的良好素養和實際能力;得到地理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掌握基本的地理科學研究方法;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及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主要課程:地球概論、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測量與地圖學、環境學概論、地理信息系統、中國地理、世界地理、旅游地理、計量地理學、地理教育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