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資源與地球科學學院專業介紹
2009-05-31 11:42:50中國礦業大學
資源與地球科學學院現有專職教師70人,其中教授18人(含博士生導師10人)、副教授17人。設有地質工程、地球物理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五個本科專業。學院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后流動站,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國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設崗學科。1995年以來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省部級教學科技獎勵50余項。我院曾勇教授被評為國家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學院與許多國際上著名大學相關學科建立了廣泛的聯系,學術交流活躍。我院本科生按專業大類實施"5+3"分段式教育,教學實施三層次培養計劃,強化基礎,拓寬知識面,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地質工程專業(本科)
本專業培養資源地質勘查、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管理和地學信息處理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設3個專業方向:資源勘查工程、巖土工程與勘查技術、應用地球物理與信息處理。專業核心課程有:基礎地質學、地球物理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地球信息技術等。畢業生可在資源勘查、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管理、應用地球物理學及地學信息處理等領域從事生產技術、科學研究、教學和管理等工作。本專業學制四年,畢業時授予學士學位。
地球物理學專業(本科)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數理、計算機、基礎地質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地球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地球物理學和應用地球物理學以及其它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管理咨詢工作的復合型高級人才。專業方向為應用地球物理與信息處理專業方向,主要學習工程數學、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數字信號處理的數學方法、彈性波動力學、電磁場論、應用地球物理學、礦井地球物理等課程。畢業生主要面向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城市勘察部門、資源勘查單位、信息產業部門等,可以從事地球物理、信息處理等方面的科研、管理和教學工作。本專業學制四年,畢業時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本科)
本專業培養既有資源開發評價與城鄉規劃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與技術,又有扎實的計算機基礎的復合型人才。專業核心課程有: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國土資源規劃與管理、城鄉總體規劃、計算機圖形學、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等。畢業生可在區域、城市、資源、環境、土地、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城鄉規劃管理、水資源規劃與管理、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本專業學制四年,畢業時授予學士學位。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本科)
本專業培養能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從事水文水資源勘察、評價、規劃設計、開發利用與管理、預測預報、施工、行政管理、技術經濟分析、水資源保護、廢水資源化和礦井水害防治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專業核心課程有:水文地質學基礎、地下水動力學、專門水文地質學、水文學原理、水文測驗、水文預報、水資源評價、水資源工程學、水力學、地理信息系統在水資源工程中的應用等。畢業生可在水利、城建、國土資源、能源、交通、農林、環保、國防等部門從事水文水資源方面的勘測設計、分析評價、規劃管理、預測預報、技術經濟分析、行政管理等工作。本專業學制四年,畢業時授予學士學位。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
本專業培養具有生命科學、電子技術及信息科學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以及一定醫學與工程知識相結合的復合型結構生物醫學工程(醫學影像工程方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要學習電路分析、模擬、數字電子技術、數字信號處理、圖像處理、計算機圖形學與顯示技術、醫學影像設備學、醫學影像技術學和現代管理知識,畢業生面向科研院所、醫院、公司等單位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影像設備管理和醫學信息采集處理等工作。本專業由我校和徐州醫學院聯合舉辦。本專業學制四年,畢業時授予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