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專業簡介
2009-04-24 12:15:50清華大學
l 率先獲得AACSB和EQUIS兩大全球管理教育頂級認證的中國內地商學院
l 朱镕基教授擔任首任院長
l 陣容超強的顧問委員會
招生專業:經濟與金融(國際班),工商管理類(含會計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考生外語語種限為英語)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以下簡稱經管學院)成立于1984年。朱镕基教授擔任首任院長(1984-2001),F任院長是海內外著名經濟學家錢穎一教授。經過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現今的清華經管學院,不僅是清華大學最大的學院之一,更是中國乃至亞洲地區最優秀的經濟管理學院之一。
精英顧問、世界水準
2000年10月成立的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由50余位國際、國內知名企業的董事長、總裁或首席執行官,世界知名商學院院長,以及我國政府及財經部門要員組成,已成為學院和世界的聯系紐帶及推動學院走向世界一流的超級智庫。學院首任院長朱镕基擔任顧問委員會名譽主席;美國前財政部長、高盛公司前首席執行官亨利·保爾森先生是顧問委員會的首任主席;英國BP集團前首席執行官約翰·布朗勛爵是顧問委員會的第二任主席;沃爾瑪董事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李斯閣先生是現任主席。
國際認證、蓬勃發展
獲得AACSB商學院認證、AACSB會計認證和EQUIS認證,成為中國內地率先獲得AACSB和EQUIS兩大全球管理教育頂級認證的商學院,也是亞太地區同時擁有這三項國際認證的三家商學院之一。以其清晰的使命、規范的管理、杰出的科研與教學、高度的國際化水平、緊密的企業聯系和突出的社會貢獻,贏得了世界同行的認同,跨入世界領先商學院之列。
名師云集、實力雄厚
經管學院現有全職教師141人,其中有五位哈佛大學博士、三位斯坦福大學博士、兩位伯克利加州大學博士、還有MIT、耶魯等大學的博士。學院擁有長江學者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另外,學院聘任了約20多位海外特聘教授執教講堂,他們來自美國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世界一流大學和研究機構,為學生們提供了世界一流水平的課程。學院每年還聘請中外知名學者、政府要員、企業領袖為學生舉辦上百場各類課外學術報告和專題講座。從2007年起,學院為每位大一新生配備了指導教師,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
海外交換、全球視野
已有近八十所具有國際知名水平的海外交換合作院校,為近一半的大三本科生提供為期一個學期的海外交換學習機會。海外交換合作院校包括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毅偉管理學院、法國HEC等。
2008年秋季學期學院共派出72名大三本科生到海外知名大學進行為期一個學期(學費互免、學分互換)的交換學習,約占在校大三學生的近50%。2009年秋季,學院將為大三學生提供一百多個出國交換的名額,使一半以上的學生都能實現海外交換學習的夢想。
交換學生感言:
詹昊 2006級2班,美國Robins商學院:在美國Robins商學院交換的這一個學期是我大學生涯最難忘的一個學期之一。在這里我體驗到了純正的美式校園生活,親身體會了美國的文化。更加重要的是作為清華經管學院的一名學生,在美國商學院的學習讓我明白了學院采用的全英語教學的意義,這確實讓我們接受了和世界一流商學院一樣的教學。在這個學期中,我親身經歷了美國大選、金融危機,這些都將成為一段意義非凡的體驗和記憶。
鄒靜 2005級5班,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我們自己在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生活了20年,然后到歐洲親歷、感受,并和教授和同學一起討論全球化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問題,這是一種很獨特而奇妙的體驗。我能獲得對高福利社會的運行機制的最直觀感受,引發了很多思考。
深造就業、前程似錦
畢業去向包括在國內外高校繼續深造,進入國家經濟管理部門,服務于證券公司、投資銀行、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各類投資基金及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以及在管理與財務咨詢公司和大型工商企業就業或從事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統設計和開發以及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等。
專業介紹
從2007年起,清華經管學院在本科招生中分“經濟與金融”專業(含保險方向)和工商管理類(含會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兩個專業)進行招生,文理兼招。大學的前兩年為全院基礎平臺課,其中數學課程開設理科系列和社科系列,供學生選擇。
經濟與金融專業(國際班)(含保險方向)
經濟學對理解與指導中國經濟的改革與發展、對幫助人們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進行理性決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經濟學的研究和應用具有廣闊的前景。金融則是經濟學應用最為廣泛與深入的領域之一。本科經濟與金融專業的學習可為眾多的職業選擇打下堅實的基礎。
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為經濟、金融、工商、政治、法律、社會等各界及各社會科學學術界培養既掌握系統的經濟學與金融學理論和分析方法,又具備解決現代經濟特別是金融領域中實際問題的技能、既具有國際視野同時也了解中國國情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我們的特點是堅實的理論基礎與強大的應用能力之間、高度的國際化與深入的本土化之間的有機結合。我們的師資隊伍中既有長期參與中國經濟與金融實踐的教師,也有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海外名校獲得博士學位、甚至在海外研究型大學有多年教學研究經驗的教師。同時,多位來自海外著名研究型大學的特聘教授也參與經濟與金融本科專業的教學。
工商管理類——會計學專業
會計信息是了解各種組織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渠道。企業外部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只有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做出分析評價,才可做出投資和貸款決策,其判斷所利用的主要信息來源之一是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財務報表。財務會計信息向我們展示了企業在某一個期間的經營成果和在某一時點的財務狀況,通過對這些信息的計算分析,可以發現各公司盈利狀況和償債能力的差異。在企業內部,會計需要向管理者提供計劃、預測、控制、業績評價所需要的各種信息,這種為企業內部決策提供信息的會計活動稱為管理會計。因此,會計師是一種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職業,不僅需要嫻熟的專業技術,還需要實施很多在會計準則允許范圍內的職業判斷。不同的會計選擇會產生不同的經濟后果,會計師必須有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
會計系將為高端就業市場培養全方位與國際接軌的一流會計人才為其基本培養目標。在四年本科學習過程中,特別強調全面知識學習和定量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學生不僅需要學習大量的會計、審計、財務、稅務、會計信息系統等專業知識,還需要學習經濟學、金融學、戰略管理、市場營銷、法律以及數學、計算機等課程。其中專業課程一律采用國際一流的原版教材和資料,大部分課程用全英文授課。實力躋身國內三甲的清華會計系不乏國內國際知名的教師,有近一半的教師擁有海外攻讀學位的背景,所有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會計系的教學和科研還得到清華大學會計研究所的有力支持。
工商管理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信息技術不僅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驅動力,而且基于信息技術的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正在從工具層轉向戰略層。信息化已經成為我國的國家發展戰略之一,信息化對各個傳統產業的滲透正在使傳統產業自身發生質的變化。
“培養信息化高級人才、創新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是實現國家信息化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本專業致力于培養數字經濟時代,富有創新精神和國際化視野的復合型管理人才。將使學生不僅具有堅實的數學基礎、系統的管理學基礎、必要的經濟學知識和較強的中英文溝通能力,還具有系統、深入的信息系統分析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技能。
清華大學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是全國最早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統專業之一,是一門綜合經濟、管理理論、信息技術的學科,在國內始終處于領軍地位,學術聲譽和人才培養都在全國名列前茅。經過20多年的發展,培養體系日臻完善,三分之二課程采用英文教學,學生不僅具有國際競爭力,而且掌握堅實的技能,他們既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和經濟學、管理學理論基礎,而且具有很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學生活動、全面發展
社會實踐是經管學院大力支持的學生課外學習活動的重要部分。2005、2006、2007和2008年,清華經管連續四年組織了大二全年級師生參與的大型農村實踐調研活動,足跡遍及全國16個省、89個縣,共計走訪了244個企業,6087家農戶。經管學院還有形式多樣的由學生自發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其中以信管協會、金融協會、會計協會和經濟協會四大協會最具代表性。清華經管學院同學在各類國際國內大型競賽中成績優異,在世界大學生英語辯論賽,香港CICC案例競賽,丹麥CBS商學院案例競賽,北京市高校經濟學院辯論賽等一系列大賽中,清華經管學生屢創佳績。
陳悅汐 2008級1班:最初是以一種謹慎專注的姿態,前來根植在清華園里,并憧憬開創一番新天地。校園甚美。林蔭從容延展,建筑樸實鎮重,荷塘月色溶溶。而隨著漸漸的融入,到另一片更美的世界。教室和圖書館的靜謐里無數耕讀的身影,社團活動的精彩紛呈,一個凝聚的班級給予的溫暖,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人,才是美之所在。清華帶給我們的,是學會如何以一種更為樸素真實的方式,前行和生活。
何佳錦 2008級7班:自豪但絕不高傲,充實但絕不忙亂,平凡但絕不平庸,快樂但絕不瘋狂——這就是清華經管的風度。在這里,每個人都是一顆期待著萌發的充滿活力的種子,在清華經管的沃土中汲取營養。只有經管才擁有把我們所有人都培養成參天大樹的力量。這里又是一個光芒四溢的舞臺,想要發光的金子們都可以成為主角。每天清晨迎著樹縫中漏下的小陽光踩著單車奔向教室的時候,每次從經管圖書館借出厚厚的一摞散發著油墨香氣的書抱在懷中的時候,每晚下自習后在紫荊操場跑步沖入清華的風的懷抱中的時候,作為清華經管人的那種幸福與自豪,是發自內心的。
聯系方式
電話:010-6277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