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2009年招生政策問答
2009-04-19 15:48:39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建校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從“新人口論”的提出,到牛胰島素的人工合成,從我國第一臺百萬次電子數字計算機的設計,到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研制,再到具有中國知識產權的第一顆“中國芯”,北大開辟的是一條自主創新之路。為了讓優秀中學畢業生更好地了解北京大學和2009年的招生政策,從而堅定報考北京大學的決心,特制定問答如下:
一、 為什么選擇北京大學?
因為這是一塊圣地,這是中國的最高學府,這里的學生承擔國家未來之重任。
從十九世紀末到如今,一百多年間中國社會的痛苦和追求,都在這里得到集聚和呈現。
沉沉暗夜中的古大陸,這校園中青春的精魂曾為之點燃昭示理想的火炬。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學者,從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來,以堅毅的、頑強的、幾乎是前仆后繼的精神,在這片古老的國土上傳播文明的種子;這里綿延著不會熄滅的火種,它不同于父母的繁衍后代,但卻較那種繁衍更為神妙,且不朽。它不是一種物質的遺傳,而是靈魂的塑造和遠播。生活在燕園里的人都會把握到這種恒遠同時又是不具形的巨大的存在,那是一種北大特有的精神現象。這種存在超越時間和空間成為北大永存的靈魂。
作為中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在這塊圣地上,民主與科學的靈魂熏陶著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87個國家重點學科表明北京大學在教學上絕對突出的地位,無論在文科,還是在理科,以及綜合實力均居全國高校之首。
一旦佩上北大校徽,每個人頓時便有被選擇的莊嚴感。選擇北大,就選擇了卓越和果敢,選擇了自主與創新,選擇了責任與擔當!
二、 北京大學2009年的招生計劃如何?
一流大學需要有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的本科教育需要一流的本科學生。北京大學堅持走本科生精英教育之路,因此2009年招生計劃將繼續保持穩定:校本部招生計劃總數為2650人;醫學部計劃總數為830人,其中本科630人,高職護理學專科200人。
三、北京大學校本部和醫學部還繼續實行分代碼招生嗎?
根據2001年以來的招生實踐經驗,我校校本部和醫學部繼續實行兩個代碼招生。醫學部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況下,只調劑第一志愿報考北京大學理科類專業且接近北京大學理科提檔線而未能被錄取的二志愿考生。
北大醫學部學科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受到了廣大考生的歡迎。為了加強醫學專業學生的培養,2008年起,醫學部六年制以上的本科新生將在校本部學習一年基礎課程,然后回到醫學部學習醫學專業課程和臨床實踐,這是有志于學醫的優秀學生的最佳選擇。
四、什么是“元培計劃”?
2009年元培計劃實驗班的招生計劃為150人。始于2001年的“元培計劃”是以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命名的重大的本科教育改革計劃,目的是進行本科生教學模式的根本改革。元培計劃的基本思想是:在低年級進行基礎和通識教育,在高年級進行寬口徑的專業教育,逐步實行在教學計劃和導師指導下的自由選課學分制和自主選擇專業制度。學校確定了穩步推進元培計劃教育改革的基本策略:一方面,建立元培計劃實驗班,在較小范圍內探索推進元培教育理念的模式;另一方面,在全校范圍內有計劃、分步驟地推行一系列教育教學改革措施,為元培教育理念的全面推廣奠定基礎。
按照上述思想,學校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努力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加強基礎和實踐環節,努力擴大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更加尊重學生自身的選擇。在全校范圍內推進按院系或學科大類的招生和培養模式,全面修訂了教學計劃,加強了主干基礎課和大類平臺課的建設,建立了通選課體系。很多院系還建立了模塊化課程體系,使培養方案更加科學合理。學校實行了更加靈活的選課制度、轉系轉專業制度和輔修/雙學位制度,開設暑期學校,加強教師對本科生的指導,努力增加學生的選擇機會。積極鼓勵本科生參與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活動,實施了醫科學生早期開展臨床實踐、以問題為中心和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醫學教學改革等一系列措施。
元培計劃實驗班的設立進一步突破了傳統的專業教育模式:入學不分專業,低年級重點學習通識課程和寬口徑基礎課程,一年半以后在對北大的學科狀況、專業設置、培養目標有一定了解后,再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志趣選擇專業。元培計劃實驗班較徹底地實行了自由選課學分制、導師制和彈性學習年限,學生在教學計劃和導師指導下,在較大的學科范圍內選擇和安排自己的課程、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這種教育模式繼承了北大重視基礎的傳統,保證學生受到嚴格的基礎訓練,同時給學生較為充分的自主選擇權,推動了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向前發展。2007年9月,學校在元培計劃實驗班基礎上,成立了元培學院。元培學院利用其跨學科、跨院系選課的特點,靈活的進行個性化教育和跨學科專業設置方面的探索。作為本科學院的雛形,元培學院將對進一步推進北大本科教育改革產生深遠影響。
“元培計劃”一經推出即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眾多考生,高考中許多高分學生,包括各省市前幾名考生對元培班也情有獨鐘。從2008年起,元培計劃的學生更將有機會選擇新成立的兩個專業:政治、經濟與哲學專業、古生物學專業,另外,“歷史與文學”、“計算機與心理學”、“生物醫學工程”等也即將成為元培學院跨學科專業建設的選項。
五、什么是按院系或大類招生和培養?
按院系或大類招生和培養是進一步深化北大以“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為方針的教學改革,可以理解為“小元培計劃”,學生在院系內低年級學習基礎課程,通過對學科、專業的學習和了解后,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高年級時進入學科領域,在院系范圍內自主選擇專業,通過學習進行選擇,通過選擇完成學習。
按院系招生和培養也有利于考生報考:
①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考生填報專業志愿的盲目性。許多考生及家長對大學還不十分了解,對學生畢業后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很難做出合理的判斷,對考生本人的專業發展方向也不能做出準確的定位。按院系招生允許學生在入學后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生活,了解大學、學科、專業,尋找和發現自己的興趣點,全面了解和認識自己,再選擇學習和發展方向更符合學生利益。
②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專業選擇空間。每個院系一般都有幾個專業或專業方向,但并非各專業每年都招生。按院系招生增加了專業選擇空間,學生入學時雖然暫時沒有明確專業,但是學生到了高年級可以根據院系提供的專業選修課程要求,按照自己的興趣特長來確定專業或專業方向,初步確定人生發展方向。
③延遲了專業選擇時間,從而能夠更加相對準確地預測和了解畢業時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趨勢,從而使專業的選擇能夠更加適合社會需求。
④進一步滿足考生的志愿。招生專業數量少了,每個招生專業的名額相對增加了,考生的第一志愿專業錄取率也將會增大。近幾年,北京大學按照院系招生在全國考生專業志愿滿足率上均超過90%。
由于教育部規定不能以院系作為招生專業名稱,所以招生專業名稱采取兩種方式:(1)以“類”代替學院或系,如“數學類”代表“數學科學學院”、“工商管理類”代表“光華管理學院”、“工程力學類”代表“工學院”等;(2)以專業代表系,如“生物科學”代表“生命科學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代表“信息管理系”等,部分院系僅設一個專業或不細分專業則以專業名稱代替,如“法學”代表“法學院”。請考生注意了解每個招生專業名稱的內涵。
六、能否介紹一下當前北京大學正在進行的新一輪的本科教學計劃修訂工作?
北京大學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是為國家和民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在各行業起引領作用、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重視基礎、尊重選擇、積極創造條件為學生的培養和成才提供最好的教育是北京大學本科生教育的一貫宗旨和傳統。在系統總結2006年的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討論和2007年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成果的基礎上,北大啟動了新一輪的本科教學計劃的修訂。本輪教學計劃修訂的重點包括:
1.各院系根據自身學科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際需要,確定學生的畢業總學分。畢業總學分控制在130-150學分之間。?
2.為了鞏固學生的基礎學科知識,拓寬學生的專業選擇,通過學科的融合與交叉加強對學生的綜合培養,根據院系專業特點和相互之間的關聯,學校設立了理工、文史、社科和經管四個學科大類,教學計劃修訂的重點是大類平臺課的設置與建設。?
3.適當調整通選課學分。學生準予畢業的通選課學分要求由過去的16學分調整為12學分。各院系根據平臺課的開設以及通選課學分的變化加強通選課建設,進一步提高通選課的質量。同時,各院系要結合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在各學科大類積極建設一批反映社會可持續性發展等的綜合性通選課程,為學生將來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挑戰以及長遠發展創造條件。?
4.注重本科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要通過建設小班上課的研究性課程、低年級討論班、雙語教學課程、本科生科學研究訓練和加強本科生國際學術交流等一系列措施拓展學生的學術視野、激發學生開展科學研究的興趣、培養勤奮嚴謹的學風和團結合作的精神,為創新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根據新的教學計劃,北大的本科生課程體系可以分為思想政治課、體育課、大學英語課、計算機基礎課、軍事理論課、通選課、公選課、大類平臺課、主干基礎課、院系課和專業課.
七、北京大學2009年的招生專業及政策與2008年相比有何不同?
在北大各專業保持穩定發展的基礎上,2009年對部分招生專業和政策進行了調整:一是增加四個新專業:工學院成立能源與資源工程專業和航空航天工程專業,元培學院成立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專業,醫學部成立生物醫學英語專業。二是非通用語種(俗稱小語種)招生,由于部分專業隔年招生,2008年的蒙古語、泰語和波斯語招生將改為越南語、緬甸語和印地語招生。三是國防生招生專業,由原來招收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理科專業,改為招收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哲學、英語等專業,再一次試招文科專業考生。四是由于學科建設與發展的需要,天文學和地球與空間科學不再實行不報不錄的錄取政策。五是工學院在北大強大理科的支持下迅速發展,2009年將擴招30人,總計招收120人。
八、北京大學原環境科學學院分成城市與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我將如何報考?
環境問題越來越被社會重視,環境科學專業也受到考生的熱烈歡迎。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科建設與發展,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分成兩個學院:城市與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城市與環境學院:屬于理學部。城市與環境學院在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的基礎上建立,是地理學的一級學科,具有理、工、文多學科的整體綜合優勢,擁有環境科學、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三個教育部重點學科。學院中既有老一輩的學術泰斗,也有一大批環境和地理學領域的青年技術骨干,尤其是擁有一大批天資聰穎富于創新思想的優秀學生。新學院中包括環境、地理、生態、規劃等多種相關學科,擁有一批曾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許多具有重要影響成果的知名專家教授和青年骨干,具備條件完善的研究基地,曾培養過大量的優秀學生。新組建的城市與環境學院將為更大程度的發揮這些優勢提供重要平臺。
本科專業5個:環境科學、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城市規劃、生態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屬于信息與工程科學部,前身是1982年成立的環境科學中心。北京大學的環境科學與工程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并因此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勢:首先,學科門類齊全、體系完整;其次,在北京大學的文理綜合優勢基礎上,始終堅持多學科的交叉融合,不斷開拓學術方向;第三,教學和研究工作與各階段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的國家需求緊密聯系;第四,形成了高效率的學術隊伍,建立了范圍廣泛和運作良好的國內國際合作網絡。新的教學大綱突出基礎學習與專業學習的有機結合,強化本學科在環境科學-管理-工程技術上的系統性,強調學生基于學術興趣和個人能力的選擇權利,特別是建立和健全為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教學和研究生科研管理系列措施。
本科專業2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
九、北大錄取時的政策如何?
北京大學嚴格遵循教育部有關招生的方針和政策,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結合高考志愿和高考分數順序錄取。
1、北大2009年的調檔比例基本控制在110%左右,最終視生源情況而定。在符合北大錄取條件的情況下盡量不退檔,以確保高分考生的利益。
2、凡各省市規定的加分投檔的考生,如省級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學科競賽獲得保送資格者,體育、藝術特長生等,北大按照其加分政策(最高不得超過20分)加分后提檔,然后按實際考分錄取專業(如果各省市沒有給考生加分,則按考生的實際考分進行提檔和專業錄取)。
3、保送生已經提前錄取完畢,不占當年公布的各省市的招生計劃。
4、北京大學特長生候選人按既定降分政策錄取,根據成績和志愿協調錄取專業。按加分政策錄取的特長生不占用當年已公布的各省市的招生計劃。
5、北京大學根據教育部自主選拔錄取的招生政策進行自主招生,各省市自主招生降分標準為北京大學當年在當地錄取線下30分以內給予正常錄取,自主招生加分和各省市的政策加分不累計,但在專業錄取時可在實考分基礎上增加10分。
自主招生加5分者,可與各省市的政策性加分累計,最高不超過25分。按照加分進行投檔,以實際考分進行專業錄取。
在實行平行志愿、自主招生單獨投檔的省份,按照其政策規定,自主招生可不占已公布的高考招生計劃;
在非單獨投檔省份,當自主招生候選人高考分數正常達到北京大學在各省市的錄取線,則按普通高考考生類進行投檔,占用當年在各省市公布的高考招生計劃;需要自主招生加分才達到錄取線時,則按教育部規定的自主選拔錄取政策單獨投檔,不占用當年在各省市公布的高考招生計劃。
6、北京大學在錄取時設專業級差,級差一般不超過5分,以最大限度滿足考生的專業志愿為標準,調劑志愿不設專業級差,調劑錄取時將盡量電話征求考生意見。
7、為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部分專業只錄取有志愿考生。在高考志愿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降低20分以內順序錄取有志愿的學生,錄滿為止。2009年在各省市投放的該類不報不錄專業有中國語言文學類(理科,應用語言學方向)、歷史學類、哲學類、考古學、地質學基地班、俄語、阿拉伯語、朝鮮語、越南語、緬甸語、印地語等專業。(北京市的非通用語種招生在提前批次錄取,不存在降分錄取的情況)
8、北京大學(校本部)各招生專業體檢標準按教育部文件《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無論是身體殘疾、大三陽、小三陽,還是近視眼、色弱、色盲、平足等患者,只要生活可以自理,疾病不具有傳染性,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的專業,報考北京大學均不受限制。
9、北京大學外語類專業招收要求中學外語為英語的考生,不再單獨組織面試和口試,以各省市組織的外語類專業口試成績為準,要求達到優秀成績(如北京市的4分及以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