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專業簡介
2009-04-16 19:26:58北京理工大學
管理與經濟學院的前身是管理工程系(成立于1980年),1998年更名為管理與經濟學院。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包括管理和經濟兩大學科門類、六個本科專業、十余個碩士學位授權點、三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一個博士后流動站,以及相關各層次學生培養的辦學管理實體。學院適應社會需求,發展迅速,辦學實力雄厚,是北京理工大學擁有學生人數最多的學院之一,已為國家培養和輸送各類人才近7000名,其中本科生4000余名,碩士研究生2510名(含工商管理碩士),博士研究生210名。目前學院有在校本科生1300名,碩士研究生702名,博士研究生330名。
學院設有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工商管理系、應用經濟系、公共管理系等四個系和六個研究機構。現有教職工120余名,其中國務院參事1名,博士生導師14名,教授24名,研究員3人,副教授及相當職稱人員46名,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61名。學院聘請了30余名政府領導人、企業家和著名管理經濟學專家為顧問教授、兼職教授。
學院現設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是博士后流動站)、企業管理博士點和系統工程博士點,現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系統工程、運籌學與控制論、技術經濟及管理、國際貿易學、會計學、行政管理、產業經濟學、國民經濟動員學、城市管理等11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和工商管理碩士(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MBA),工程碩士(三個領域:工業工程、物流工程、項目管理)、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授予權。
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是北京市重點學科,國民經濟動員學為國防重點學科。“十五”期間,學院承擔的“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1個,“985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2個。學院承擔了 “985工程”二期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國防科技管理與國防動員研究中心”的建設任務,獲得教育部和國防科工委的資助。近年來,獲得多項教學、教改、教材以及科學研究等省部級以上獎勵。近三年完成的科研項目有180余項,經費達到2400多萬元。
目前,學院同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泰國等國家的大學合作培養博士、碩士和工商管理碩士(MBA)以及本科學生。每年均有教師赴境外講學、訪問、進修和參加學術會議;學院還派學生赴美國、德國、英國、泰國等國家學習、訪問、交流。
學院一貫重視教學質量,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建立了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與企業共建ERP實驗中心、承擔教育部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研究課題,并獲得了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精品教材和北京市精品課程等多項教學成果,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在國內外的許多競賽中獲得好成績。學院的畢業生政治、業務等綜合素質較高,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開拓能力。多年來,管理與經濟學院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高級管理人才,其中有的在國家政府部門的重要崗位上任職,有的成為知名企業家、管理專家。
工商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致力培養符合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要求,具有自然科學基礎和工程科學技術知識背景、掌握管理和經濟、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方法,掌握一定的企業管理方法與技能,具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工商管理方面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內容:著重傳授在現代企業的各個管理部門從事管理業務的所需的知識、理論、方法和技能,使本專業學生既懂企業經營組織管理,又懂生產運營管理;既可從事公司組織規劃、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質量管理、物流管理、現代生產管理、服務運作管理,也可以從事項目管理、財務管理、銷售管理。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的經濟素養,戰略意識和組織能力,提高學生自身的管理才能。
主干課程:基礎課程有管理學原理、微觀經濟學、運籌學、會計學、市場營銷學、國際貿易、財務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法。
專業必修課程包括生產運作與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公司概論、技術經濟學、組織行為學、戰略管理。專業基礎課與專業選修課包括國際金融、項目管理、證券與期貨、物業管理、公共關系、商務談判、應用統計學、貨幣銀行學、房地產金融、國際商務、商務英語、物流管理、電子商務概論、宏觀經濟學、資產評估、保險學、審計學等。
就業與深造:本專業之上設有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點。可以進入企業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城市管理碩士點和企業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點深造和出國學習,近年來本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97%以上。畢業生適應的工作領域主要是面對工商企業的有關管理部門:
(1) 從事公司經營戰略、組織制度、發展規劃等方面的管理與操作;
(2) 在公司從事人力資源管理、項目管理、運作管理;
(3) 在公司的從事質量管理、信息資源管理。
(4) 在咨詢服務等中介企業從事管理咨詢等工作。
學制及授予學位: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自然科學基礎和工程科學技術知識背景、掌握管理和經濟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理論聯系實際能力較強的信息化建設與管理方面的復合型專門人才。
專業內容:基于現代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與信息技術三者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具有信息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維護及計算機管理軟件開發能力,并熟悉企事業單位的生產、銷售、采購、財務、人力資源等信息化管理業務。
主要課程:管理學、經濟學、運籌學、計算機基礎、數據庫系統應用、計算機網絡與應用、管理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管理系統計算機仿真、信息資源管理、企業資源計劃、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
就業與深造:本專業隸屬于管理科學與工程以及學科,具有碩士、博士授予權,設有博士后流動站。畢業生主要面對企、事業單位的有關管理部門,從事企事業單位及管理部門、信息中心的管理和業務工作,承擔各類管理業務活動的信息需求分析,信息的收集與處理,進行管理決策數據分析等工作;從事企、事業單位及政府管理部門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系統的開發、維護與管理工作;從事生產、銷售、采購、財務、人力資源等管理信息化和辦公自動化應用軟件的開發、實施與應用工作;從事管理系統的建模、仿真和優化等現代管理方法的應用等工作。本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到99%。
學制及授予學位: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培養目標: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本學科扎實的基本理論,有一定自然科學基礎和工程學科技術知識背景,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人才。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數學和統計學基礎,掌握國際經貿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現代化管理手段,具有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熟練使用一門外語,從事涉外經濟活動的應用型和符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內容:本專業以經濟學、國際貿易等為主干學科,學習經濟學基本理論、國際貿易的理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市場營銷等學科方向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學習分析文化、法律、市場等國際商務環境的基本方法以及計算機等現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強調堅實的理論基礎、創新的思維方法、較強的實踐能力和熟練的外語應用能力。
主要課程: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經濟學、管理學、運籌學、管理信息系統、計量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市場營銷、國際商法、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應用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等
就業與深造:本專業有碩士授予權,06年攻讀研究生比例達20%,并與德國漢莎航空技術合作設立了漢莎航空技術公司優秀學生獎,獲獎學生可到德國進行深造,并與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帕德邦大學、拜羅伊特大學、雷根斯堡大學、法國巴黎第十大學等國外的大學開展了交流活動,為學生繼續深造、開拓國際化視野以及提高從事涉外經濟活動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畢業生面向政府管理部門、外經貿公司、銀行、外商投資企業、國有企業、證券公司等,主要從事涉外經濟活動的管理、國際市場開拓、外經貿實務、國際商務運作等工作。
學制與授予學位: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市場營銷專業
培養目標:掌握現代科學技術與經濟管理知識、具有完整的營銷學科知識體系、牢固的綜合理論基礎和很強的營銷決策與運作能力、賦有創新精神和挑戰精神、并適應全球化與國際化經營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本專業畢業生能夠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營銷業務運作與管理、研究工作。
專業內容:本專業以經濟學、管理學、營銷學為主干學科,系統學習市場營銷業務與管理、市場營銷策劃與戰略決策、市場研究與分析、產品開發與管理、品牌經營與管理、價格決策、渠道管理、信息溝通與傳播、營銷技巧與營銷隊伍管理、商務談判與經濟合同簽訂及履約、國際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在擁有完整的營銷學科知識結構和堅實的綜合理論基礎的同時,具備很強的營銷實戰技能和適應不同環境、行業及崗位需要的創新能力。
主要課程:經濟學、運籌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市場調查與預測、消費行為學、現代廣告學、國際市場營銷、國際貿易、財務管理、銷售管理、品牌管理、渠道管理、服務營銷、電子商務與網絡營銷、營銷決策模擬等。
就業與深造:畢業生主要面向各類工商企業,銷售公司、咨詢公司等營銷專業公司及行業管理部門,從事市場研究與分析、產品開發與管理、品牌經營與管理、價格決策、分銷管理、促銷決策與管理;市場營銷活動的策劃、組織與實施;商務談判與簽訂、履行經濟合同;行業市場營銷運作與管理、國際市場營銷業務與管理等工作。也可以進入企業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城市管理碩士點攻讀碩士學位。本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到99%。
學制及授予學位: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會計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經濟學、管理學的基礎理論,具備財務管理、會計、審計、資產管理等方面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各類企事業單位及會計事務所、資產評估所等中介機構從事管理、咨詢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內容:本專業的畢業生能夠系統地掌握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稅務會計、審計學等相關知識,掌握國際通行的會計核算與公司理財技能,精通現代會計業務,能獨立從事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審計等方面的工作;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處理有關財務、會計方面的業務;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財政學、稅收理論與實務、初級會計學、中級會計學、高級會計學,成本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管理會計、會計信息系統、審計等。
就業與深造:本科畢業生可以直接參加工作,也可以報考碩士研究生。我校擁有會計學專業碩士點。
學制及授予學位: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掌握現代化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基本知識和能力,有一定的自然科學基礎和工程科學技術知識背景,具有較強理論聯系實際能力,能在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等公共事業管理機構和其它社會中介組織從事管理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
專業內容:本專業突出各類公共事業管理部門的管理、社會保障、環境分析、寫作與溝通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的培養與訓練。培養學生既懂得一般管理知識,又有系統的公共事業管理方面專業技能,同時具備較強的計算機應用等現代科技手段和方法的能力。
主要課程(群):管理學原理、公共事業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公共關系學、財務管理、社會學基礎、溝通與公文寫作、社會保障、公共政策、信息管理系統、社區服務與管理、社會心理學、行政管理等。
就業與深造:本專業之上設有碩士學位授予點。近年來本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95%以上。畢業生適應的工作領域主要是面對公共事業單位的有關管理部門:
(1) 從事公共事業單位的戰略、組織、發展規劃等方面的管理與研
究。
(2) 從事公共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項目管理及行政管理工作。
(3) 對于組織所處的環境進行分析與預測并提供決策的依據。
(4) 從事組織信息資源管理方面的工作。
學制及授予學位: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