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報考 > 專業大全 > 專業解讀 > 09高考專業解讀:新聞界需要新興人才

        09高考專業解讀:新聞界需要新興人才

        2009-03-30 09:32:37《高校招生》

          新聞專業歷年都是高考生和家長追逐的熱點,在傳統觀念中,新聞職業是一個風光的職業,新聞工作者更是一個讓人羨慕的稱號。然而近幾年來,來自各個方面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其最直接的考核標準就是新聞專業的就業問題并非人們所認為的那么容易。人才市場里新聞專業的供求比例早已失衡,為什么在媒體日益發達的今天對于新聞人才的需求卻變得似乎很困難?也許我們可以從《北京青年報》社長張延平的談話中找到答案。

          最近,《北京青年報》社長張延平在接受人民網采訪中談到:“《北京青年報》基本上每年有一次公開招聘,最后錄取的最多的不是大學新聞專業的畢業生,這個我覺得有點可惜。有時候我一看他們的簡歷,大多是我們過去非常崇敬的那些新聞學院,如果這些學生進來,要過去的話是非常好。但是我們有筆試,有面試,有實習,有最后的考核等等。一串下來,最后剩下的卻不見得是新聞專業,或者是名牌大學……我曾經說過需要三種人,就是既能跑動又有思想的記者,既能管版又能管人的大編輯,既懂媒體又懂經營媒體的管理者。現在我又加了一個既懂傳統媒體,又懂新媒體的跨媒體人才。就是我現在特別需要這樣的跨媒體人才,因為我現在在推動媒體的融合。這個就必須要懂人民網,也得懂人民日報。這兩個你都懂,這就非常厲害了……”

          這實際上說到了一個關鍵詞“媒體融合”。怎樣去認識媒體融合?這個跟傳統媒體有什么關系?

          當“無冕之王”風光不再

          一方面,畢業生擠破頭想進媒體,卻越來越難。而另一方面,許多媒體還抱怨找不到理想的畢業生。

          新聞類學科作為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在我國高校招生目錄里已經存在多年。“無冕之王”的稱號和理想主義的光環,讓新聞學類專業備受考生和家長的追捧。從1998年開始,新聞學類專業的錄取分數線逐年飆升,有時甚至超出一本線40~70分。報考人數多,錄取分數高,這也從一個側面凸顯出傳媒業的入行門檻高和傳媒人才所應體現的價值。

          在很多人印象中,新聞學類專業應該好就業,實際上,新聞學類專業的就業率并不高。這點可以從教育部有關部門公布的2004年至2007年連續四年的本科專業就業狀況來證實(見文后附表):

          據相關數據表明,不少知名高校新聞學院新聞學類畢業生對口就業率,都已經大幅下降。包括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知名新聞院系分布較為集中的城市,新聞學類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也呈逐年下降的趨勢。一方面,畢業生擠破頭想進媒體,卻越來越難。而另一方面,許多媒體還抱怨找不到理想的畢業生。究其因,傳統的新聞教育出了問題,新聞傳播專業的畢業生普遍存在知識面狹窄,綜合、動手能力不強的問題。隨著我國傳媒業逐步接軌國際,各個傳媒集團不斷整合,推陳出新,市場的競爭加劇,越來越需要適應新的傳媒業態、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新聞類畢業生。

          傳媒市場需求是人才培養導向

          有調查顯示,傳媒業現急需三類人才:一是上崗后就能補位的高素質人才;二是既懂新聞,又懂經濟的媒體經營管理人才;三是精通新媒體業務技能的復合型傳媒人才。

          2008年11月,中國首屆媒體融合高峰論壇在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召開,諸多傳媒業精英云集,體現出對媒體融合人才的急迫需求。許多媒體老總當場提出用人需求、“預訂”該院畢業生的就超過百名,有些新媒體甚至表示“有多少要多少”,而該院培養的首屆學生只有86名。

          據專家保守估計,未來3到5年內,新媒體人才和媒體融合人才的缺口在60萬到80萬人之多。新媒體人才急缺的崗位,不僅包括各傳統媒體紛紛自建的網站,也包括發展快速的新聞門戶網站、專業網站,還包括極具潛力的掌上媒體、金融機構電子信息服務平臺等未來“新新媒體”。這些單位,幾乎都是盈利能力強、收入水平高、具備國際化視野、態勢良好的優質企業。

          中國人民大學高鋼教授指出,在媒介融合的趨勢下,傳統的專業知識界限和專業技能界限都將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學科的組織架構需要適應媒介融合的趨勢,以保證各個專業都具有更強的開放性與兼容性。新聞院校應嘗試進一步打破課堂教學平臺與實驗教學平臺的界限,讓更多的新聞實務課程的日常教學,在仿真的媒體環境中進行,培養學生的實戰能力。

          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雖被很多高校重視,但說易行難,學校難以給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踐環境,缺少真正基于未來媒體形態的技術環境。說到實踐環境,舉個例,金陵學院的媒體融合實驗室里,大三學生小張的學習內容包括參與報紙、網站、廣播電視、掌媒的采編、制作甚至經營等工作。這里,“主編”“記者”實際都是學生。“記者”們平時在學校里發現有意思的新聞線索,跟蹤采訪后完成稿件寫作,通過實驗室的采編系統將稿件傳給編輯小張。小張進行簡要的校對和修改后,再發給“主編”和“總編輯”(由老師擔當),“總編輯”再幫助學生分析、指導在采訪和新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這樣的全真環境,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他們可以到實驗室里寫稿,開統籌會議,跟老師一起探討問題。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全真環境,學生真正提前得到了實踐鍛煉,也實現了他們從校園到社會的過渡,日后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

          媒體融合需要全能記者

          “現在你能想象聘請一位不懂電腦的記者嗎?十年后你同樣不能想象聘請一位不能跨媒體工作的記者。”

          對于剛剛過去的奧運會,人們在記住體育明星那閃耀瞬間的同時,也會留意到一旁那些手持麥克風和“長槍大炮”(專業新聞攝影、錄影器材)的記者們。印第安納星報派出了一名“背囊記者”Matt Detrich全程報道奧運。

          所謂“背囊記者”,就是掌握了全面的多媒體技能,能夠同時承擔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報道任務的全能型記者。這些記者背一個包,里面有筆、攝像機、筆記本電腦、錄音筆等,記者隨時隨地記錄下突發的事情。MSNBC網站的普勒斯頓·門登霍爾就是“背囊記者”的典型,他歷時半個月,穿越阿富汗,發回了大量的文字稿件、靜態照片、錄音和錄像等,在廣播臺和網站播出。

          可以設想,你在路上看到一位突發疾病的老人倒地,好心路人現場施救。作為記者,你的職責就是記錄下事件本身,并告知公眾發生了什么。于是你迅速拿出攝像機,將事情經過錄制成短片,在筆記本電腦上簡單剪輯,通過系統發到主編那里,以視頻新聞即時播出,同時你撰寫的消息稿發布到了網站上,并且還配有你用數碼相機拍攝下的清晰的畫面……這個時候的你,就是全能記者。生活節奏加快的今天,許多好新聞往往都是“搶”出來的。培養專業全能記者,也是目前媒體融合形勢下的必然需求。

          資深的媒體專家陸小華曾經表示:每一個時代都會發生一些規則性變化。就以新聞觀為例,在報紙時代,“昨日”發生的就是新聞;在廣播時代,“今天”發生的才是新聞;在電視時代,“現在”正在發生的才是最符合要求的新聞;而在網絡時代,與全球各地正在發生的新聞同步報道才叫新聞。人們曾經很長時間不承認網站是媒體,現在終于承認了。承認了網站是媒體后,就要研究網絡媒體會產生什么影響,會產生什么新問題。更值得我們注意的規則性變化是媒體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新聞信息業與其他行業互相進入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如何培養媒體融合形勢下的新型人才——全能記者?這無疑需要技術平臺的有利保障。一些高校依托自身的優勢學科,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突出自身的教學特色。如以理工見長的華中科技大學開設傳播學網絡傳播專業,在課程設置上突出文理交叉的宗旨,強調應用訓練的重要性,以多媒體技術、網站策劃設計和網絡信息管理為辦學特點,探索出一種人文社科與信息學科大跨度交叉的教學模式;如中國農業大學的傳播學專業立足農業信息傳播,特別是科教影視傳播和農村傳播領域……

          除此之外,高校還在嘗試新專業及方向的開設,如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在國內高校首次開設媒體融合專業(方向),已于2007年秋季開始招生。2009年,該院又將招收國內首批掌上媒體專業方向學生。掌上媒體?很新鮮吧。在手機全面邁入3G時代的今天,掌握手機媒體特性并熟悉其信息發布流程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掌上媒體專業的開設,為新時代的傳媒人才培養提供契機。要知道,新時代的傳媒人,就是要掌握傳媒業最前沿的發展情況。

          如何鍛造成新聞人

          學生力爭在畢業時就成為一個適應新形勢的新聞人,一個無論是繼續深造,還是在各項社會工作中從事實際新聞傳播工作都能夠表現卓越的優秀人才。

          作為新聞傳播學專業的學生應當怎樣學好專業,需要達到怎樣的能力才算理想的新聞傳播人才呢?

          首先,學生不能坐著等待新聞傳播教育的改革,而是以改革的理念指導自己的學習,改變慣用的高中時期的思維方式,不要坐等老師來“填鴨”,要善于從改革的大趨勢中找準方向,為自己的學習定位。在完成基本學業的同時,圍繞自己的定位,尋找知識、學習知識、積累知識。要緊跟時代步伐提升自身能力,如:媒體集團化對懂管理、會經營的人才需求增大,學生就要有意培養自己管理和營銷方面的能力。

          再次,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新聞從業人員面臨著更大的職業壓力,如果沒有一定的抗壓能力是很難勝任的,對于缺乏鍛煉的“80、90后”一代尤為突出。所以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必須要有敢想敢干的精神,那種悶在辦公室寫新聞、靠文件資料寫新聞已經不太適用了,只有從第一線及時發回的有價值新聞才是受眾所歡迎的新聞。

          工作經驗就是最大的就業砝碼,大多數新聞單位都青睞有新聞從業經驗的畢業生,因此新聞傳播學專業的學生利用好在實習基地的機會,擁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新聞作品就顯得尤為重要。

        [標簽:高考 專業解讀]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免费视频| fc2ppv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小视频| 午夜神器成在线人成在线人免费| 2020欧美极品hd18| 小雪与门卫老头全文阅读| 久久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 |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在线观看| 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欧日韩毛片在线看免费网站|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 宅男66lu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15|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午夜免费一级片| 韩国成人毛片aaa黄| 国产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秒拍| jizz日本在线播放|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乱子伦xxxx|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俺去啦在线观看| 美女吸乳羞羞漫画|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 女人隐私秘视频黄www免费|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AV天堂| 国产乱在线观看完整版视频| 免费观看黄色的网站| 国产高清乱理伦片中文电影|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 国产最猛性xxxxxx69交|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校草被c呻吟双腿打开bl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