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志愿必讀:金融危機下的專業選擇分析(2)
2009-03-13 09:52:49網絡資源
疑問二 所有地方都減員嗎?
觀察:中心城區需求減少,基層醫護、教師等公共服務事業缺口較大
裁員、減招、減薪……這些似乎成了今年大學生就業市場上的幾個“魔咒”。很多學生在校園BBS上流露出悲觀情緒。但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傳統的區域差異依然存在。事實上,金融危機在某種程度上將這種差距進一步拉大。
惠州人才市場負責人介紹,經調查有75%的企業利潤下降,用人計劃大量縮減。惠州工行近年招聘的本科大學生共230個,但他們在基層首先要工作兩年左右。惠州中行人力資源負責人也很苦惱:“現在中心城區的網點大都人員飽和了,需要很多畢業生到基層去開拓事業,但是很多人要講條件,一去就關心什么時候能回中心城區,無心在基層踏踏實實工作。”
在肇慶的調研也發現,基層的就業崗位人員不足,存在著巨大的就業空間。位于肇慶的中鐵五局三公司2009年將招聘90人,比2008年增加10人。“由于他們分散在全國各地施工,招聘將面向全國的公路院校。擔心畢業生去了不久就想回來,因此偏向于招聘農村畢業生,他們吃苦能力強,很受歡迎”。
肇慶市中醫院2009年將招聘30多人,“雖然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需求已經飽和,但緊缺護理人才,將主要招收本科、碩士學歷以上的高校畢業生。護理人員還是擔心本省畢業生留不住,所以準備以外省高校為主”。
疑問三 所有企業都減招嗎?
觀察:技能型崗位縮減大學生名額,中高端崗位趁機儲備人才
不可否認,中小企業作為大學生就業市場的主力軍也是此次金融危機受到影響最大的一個群體。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由于整個就業環境低迷,企業挖到“熟手”的成本更低廉,因此進一步縮減了吸收大學生的空間。但也不乏一些企業趁此機會儲備大學生進行培訓,等到經濟好轉時派上用場。
在前兩天的銀行、證券等專場招聘會上,招行證券營業部在很多證券公司大幅裁員的情況下還招收20—30名證券經濟人。一名人力資源主管告訴記者,證券行業注重人員的長遠規劃。很多大學畢業生在校都拿到從業資格證了,招收進來加以培訓馬上就能成為企業的生力軍。
從以上分析中不難看出,金融危機下并非都是蕭條景象,合理科學規劃才是王道,因此在高考后填報志愿的過程中切忌不可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