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導向讓我們吃了定心丸”——議新課程高考
2008-06-12 15:31:56中國教育報 文章作者:趙小雅
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繼去年廣東、山東、海南和寧夏四省區進入新課程高考后,今年江蘇省也進入了新課程高考行列。另一方面,雖然其他省區還在延續老教材的高考,但是在試題中已經明顯看出新課程的影子。無論自主命題的高考,還是教育部統一命題的高考,體現新課程理念要求都是共同點。
從部分校長和教師對高考試題的評價可以看出,新課程高考的導向讓學校和教師堅定了推進課程改革的決心。
試題體現出新課程理念要求
“江蘇省自主命題的試題出得還是比較成熟的,充分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如果還是按照原來的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方式來教學,是拿不到高分的。”說到今年江蘇省的高考試題,南京市十三中學校長王軍直接說出了他的評價。高考結束后,他對每一個學科的試題進行了了解,他認為江蘇省新高考的試題體現了三個特點:一是體現了多元選擇和學生的個性發展,特別是語文、數學增加了附加題,這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選擇。二是試題整體注重能力考查,雖然沒有偏題、難題和怪題,但富有思維含量。
比如外語,語法的難度降低了,但對詞匯的要求提高了,如果平時不注重閱讀和詞匯的積累,按照過去的方法教學就很難考到高分。三是很好地體現了區分度,利于高考的選拔。
深圳市語文教研員程少堂也認為,廣東省的語文試題充分體現了新課程對語文能力的要求,突出了語文思維與文體意識;而廣東省考試院的有關負責人認為,廣東卷各學科試題全面考查了新課程的能力要求,各學科試題素材多取材于生產生活實際,具有強烈的時代特點,試題素材有大量新資料,而且考查考生對知識與技能靈活運用的能力、多角度思考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
海南省考試局局長鄭萬發對今年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試題給予的評價是“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符合新課程改革方向”。
高考預示教師教學新風向
“數學的大題比較新,看上去知道考的是什么,但是不會是一下子就能看出來該怎么做,是需要思考一陣子的。英語閱讀相對有難度,詞匯量的要求非常大。”深圳市育才中學參加完高考的涂門江同學這樣評價他剛考過的試題。他認為一些考題,個人的發揮空間比較大,需要動腦子的感覺還不錯。
當然,這與新課程對學科教學的新要求有關系。注重學生能力與素養的培養是新課程對學生培養的要求。程少堂在說到廣東省的語文試題時,認為這樣的試題,光靠死記硬背的辦法是不靈光的,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平時的積累。
天津市靜海一中高三年級主任陳克洪認為,天津市雖然還沒有進入新課程的高考,但從試題的傾向看,今后的教學更應注重夯實基礎,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如理科綜合中就有實驗、畫圖等試題;同時要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以作文試題來說,今年天津的作文題為“人之常情”,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用心體味身邊的人和事,寫起來就會比較空洞。
山東省歷城二中校長李新生認為,教學不能過多拘泥于課本,而要更多關注社會,更多關注學生思維拓展和視野開闊,學生掌握知識必須服從于能力發展。深圳市龍城中學校長葉德衛也認為,從高考的試題中可以看出,對學生探究能力、思辨能力、求新思維等提出了要求,課程的內容一定要與社會及生活聯系起來,教師要幫助學生在社會發展的背景中思考問題,要注重學生的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公民意識等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培養,同時要培養學生思考的深度和學習的意志品質。
堅定了深化課程改革的決心
在談到高考對學校教學的引導作用時,許多校長都認為在新高考參照下,學校只有堅持推進新課程改革,嚴格執行高中新課程方案,才有可能在高考中制勝。而如果還是沿用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是很難適應新課程下的高考的。
江蘇省教研室副主任鞠文燦認為,江蘇省的高考方案及試題強調了高考評價的過程性及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培養,這讓學校的教師吃了顆定心丸,這不僅有利于高中課程改革的推進,也有利于課改目標的實現。山東省歷城二中的李新生校長認為,高考試題對推進素質教育,對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學的導向性很明顯。學校要多引導教師研究課程,在教學管理中,必須有一些新辦法,如集體備課,要更加發揮群體智慧。學生用一本教材,但是教師不能用一本教材,教師必須廣泛閱讀,大量涉獵,才能組織好教學。
“今年的高考試題,可以說更加堅定了我們深化課程改革的決心,必須要改變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要倡導學生廣泛閱讀,提高社會能力,學校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有利于個性發展的平臺。”南京市十三中的王軍校長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深圳市龍城中學的葉德衛校長也認為,課程改革在學校層面不僅要堅持,而且要深化。課程改革不僅要在教材上下功夫,而且要在課程設置、課程結構調整及實施的科學性上多動腦筋。同時,學校要更加注重促進教師的發展,高考要求學生要關注時政、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學校就要先要求教師改變觀念,先行一步,只有在大的社會背景下考慮教學與備考,才能跟得上新課程高考的步子,也才能在高考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