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興趣+潛能:高考考生填報志愿應分八步走
2008-02-26 10:11:15中國教育在線
2月19日電本月24日,哈師大附中高級教師郭建民將到國家圖書館學術報告廳進行“2008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填得準報得對”的講座,這標志著郭建民老師將成為我國首位登上國家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講壇的中學教師。
郭老師說,有些家長在幫孩子報志愿時,跟風盲目搶著報熱門專業,走入報志愿的誤區。在報志愿時僅憑分數報,而忽略了孩子的興趣和潛能。過去我國處于計劃經濟階段,國家對大學生包分配。而現在是市場經濟,大學生將來要自己找工作,因此,考生在高考填報志愿時,要學會自我設計,自我評價,才能達到自我發展。
有些家長讓孩子踩著最低錄取分數線報志愿的做法不合適,也是報志愿的誤區之一,因為低分末段很容易被退檔。而考生都是估分以后再報志愿,如果估分不準的話,考生再按最低錄取分數線報考,也容易出現志愿落空。如果考生按最低錄取分數線被錄取,則很難選擇專業,報志愿風險加大,因為相對較好的專業錄取分數線都要高于最低錄取分數線。報志愿有三個分參考,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因此,考生在報志愿時參考的分數是錄取學校最低分與平均分之間來選,不要僅憑最低分來填報。
郭建民認為,填報志愿的公式應該是:學習成績(分數)+個人興趣+潛能。
郭建民說,考生正確填報志愿應分八步走:
第一步:考生在填報志愿前應認真研究國家、省(市)招生部門頒發的有關招生具體政策和規定。
第二步:鎖定學校。根據自己對高考成績的預測,同時結合自己的興趣潛能然后選出若干學校和專業。
第三步:看分數線。看自己選的這幾所學校近幾年的錄取分數線。應連續看近3至5年的,不能只看1年。
第四步:轉換分數。轉換成相對分數,由于每年試題的難易程度不同,每年的錄取分數也不相同,含金量也不相同。用自己所選學校分數線減去批次線得出分數。如2007年文科一批線黑龍江省是567分,自己報的學校是590分,590分減567分,2006年該校錄取575分,文科一批線是557分,看兩年的差額是高出錄取一批線20分左右。
第五步:建立坐標或繪圖連線。將近幾年轉換后的分數進行連線,看分數線的走向。
第六步:分析分數段走向變化的原因,并且預測今年的大致分數段。這一步是核心,分析群體心理特征。
第七步:選擇定樁法報志愿。定樁法就是在填報志愿時選定幾個點,順序是先選一批一志愿,然后再選二批一志愿,有A、B段的省份。以2007年遼寧省為例,遼寧省在一批志愿里設A、B段,黑龍江省在本科二批設A、B段。遼寧省考生用定樁法報志愿時,應先選一批A段一志愿,再選一批B段一志愿,第三個點定格二批一志愿。三個志愿先定下來,然后依次往里填一批A段其他志愿和一批B段其他志愿。
以黑龍江為例,考生填報志愿的順序是先把一批一志愿定位,再把二批A段一志愿定位,然后再定位二表B一志愿,這三個樁定好后,總體志愿就拉開了梯度。
第八步:認真填寫志愿。注意院校代碼和專業代碼不要寫錯。
-小資料
郭建民:哈師大附中高級教師,著名高考志愿專家,高考指導專家,省優秀班主任。就填報志愿的問題曾做客新浪網,接受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節目訪談。每年為10000多人次提供志愿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