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近年考試作弊案 依法治考將何去何從?
2008-01-25 09:38:15中國經濟網
思考
在我國,考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一般性社會活動,考試直接關系到人的受教育權和發展權,關系到人的前途與命運。
近年我國各地各類考場爆出的作弊事件之多,已不勝枚舉:2004年福建省高考共發生違紀舞弊案件58例,涉及考生59人;2004年河南濮陽縣高考作弊案11名負有領導責任的領導干部受到黨紀政紀的嚴肅處理;2005年貴州納雍縣高考作弊案,也是一個有組織、有預謀的18人作弊團伙所為。作弊范圍也在擴大化。從參與作弊的人數看,2006年全國高考違規考生大約超過3000人,可見作弊人數之多。從參與作弊的人員構成看,有教師,有在校大學生、研究生,還有社會其他人員。在一些高校,替考的“槍手”竟在網上招攬“生意”,而且其“業務范圍”不斷擴大:英語等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自學考試、成人高考、職稱考試、職業資格考試,等等,更有甚者組建網站,開價收費。
為了保障考試的公平公正,考試需要立法,通過立法懲治考試作弊是法制社會的必然選擇。
我國現行法律中對考試作弊究竟如何定性也沒有明確規定,考試作弊到什么程度構成犯罪,刑法中沒有“考試作弊”的罪名,也沒有相關的法律解釋,所以懲治考試作弊步履維艱。只有立法才能明確考試性質,規范考試行為,界定考試作弊的罪與非罪,一旦罪名成立就應依法嚴加懲處。
中國是考試大國,考試影響大,已經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法治,依法治考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事件一青島
幾天前的1月19日,在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學考試中,作弊生與考試監考之間的較量,又呈現新的一幕:考試監考中首次應用的高科技工具“作弊克”,將同樣運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的4名考生逮住。此事發生在青島。
記者了解到,今年在青島市參加研究生考試的考生共有12962人。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等高校設置了獨立考點,接受來自全國各地的報考本校的考生參加考試。
“我們一上午就抓了四個作弊考生。”青島大學研究生處一位老師介紹說。他們針對近年來考生使用無線電接收裝置作弊的情況,在這次考試中使用一種叫“作弊克”的電子儀器排查,一上午就抓獲了四名違規考生。據介紹,這四名作弊考生中,有三人佩戴了隱形無線耳機,另外一個在考場內開手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也以作弊處理。“上午我們的無線電接收器就截獲了正在傳的政治答案,居然和考題完全吻合。”據介紹,學校今年召開了考前工作會議,重點排查無線電作弊行為,他們一定要把傳答案的人揪出來。
“一輛福克斯轎車里有兩名男青年,拿著專業設備,很可疑。”青島大學公安處保安與老師一起將車內男青年控制住,并撥打110報警。嶗山區麥島派出所民警將涉嫌向考場內發送答案的嫌疑人李某帶回調查,在作弊者坐的車里發現的儀器就是用來傳答案的。車座上除了一臺天線外,還有一部筆記本電腦和類似對講機的設備。
當天下午英語考試開始后,青島大學工作人員再次截獲傳送答案的電波,工作人員立刻帶著“作弊克”趕到考場附近,四處搜索電波發送源頭。“樓道里、小樹林里都找了。”據巡考老師講,他們最后將搜索重點放到可疑車輛上。在青島大學西四教學樓正門左側,發現這輛福克斯,當時這輛車的車頂上豎著一個1米多長的天線,十分扎眼。當時沒驚動它,從那經過的老師悄悄向里面看,發現有類似對講機的設備,還有筆記本電腦。巡邏老師手上的“作弊克”當時發出提示音,表示這臺車附近的無線電波信號非常強。青島大學公安處人員隨后趕到了現場,將試圖逃跑的福克斯轎車控制住,結果發現車內一名穿著黑色上衣,小圓臉,帶著彩色眼鏡的男青年正在搗鼓電腦。在嶗山區麥島派出所接受民警調查的李某講,他今年23歲,是青島本地人,被抓獲前正想給在考場內考試的女友發答案。被人抓時有點蒙,挺害怕的。目前,警方正在研究對李某的進一步處理。
當天下午4時30分許,在青島大學西四和西五教學樓正門上都張貼了一張考試作弊者的名單。這份名單公布了四名作弊考生的姓名、準考證號,其中兩名是藝術類考生。據記者了解,對于作弊考生,除取消本次考試的各科成績外,屬在校生的由所在學校嚴肅處理,直至開除學籍;其他人員由教育考試機構建議其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直至開除或解聘。考生違紀作弊情況將被記入誠信檔案,作為招生單位對考生進行思想品德審查的參考和錄取依據。
事件二西安
1月19日考試那天,記者曾跟隨陜西省西安市無線電監測站、西安市公安局文保支隊對全市考點進行了巡查。
早晨9時25分,在西安文理學院附近,無線電檢測站的巡查車偵測到了非法信號,一位女性的聲音從工作人員的對講機里清晰地傳出來:“現在讀選擇題,1至5題是43414……10至15題是11314……”
“頻率446。305,注意察看信號方位。”數輛監測車開始啟動,在校園周圍開始巡查。
從9時40分開始,監聽設備中陸續響起操著不同口音的念讀答案聲。學校工作人員和公安民警都開始在考場內外加緊巡查,技術人員根據信號的強弱判斷作弊人員的方位。根據技術人員提供的線索,公安人員在學校圖書館前的一輛黑色轎車內,抓獲了兩名男子,并查獲了數臺對講設備,緊接著又在距離學校南大門五十余米的一輛白色小車上,發現傳送答案的一名女子和用來作弊的筆記本電腦。
由于時間緊,人員少,逐一查處有難度,為保證考試順利進行,經過多次測定后,監測人員通過使用大功率寬頻帶信號發生器干擾了這些頻率的使用。
然而,下午英語科考試時,又有人通過其他頻率傳送答案。民警現場抓獲了兩名嫌疑人,同時查獲了用于作弊的筆記本電腦、對講機、盒式接收機、銷售作弊耳機的傳單以及寫滿60余個傳輸頻率的紙張等工具。
令監測站工作人員吃驚的是,在作弊者的筆記本電腦上,發現了一種可以群發信息的軟件。
“以前只是耳聞,這次算是見識了。場外作弊者通過群發軟件,可以直接把答案以短信息形式發送到場內考生的手表式接收器上,這種接收器外形和普通手表一模一樣,也能顯示時間。”一名巡查人員說,相比其他作弊工具,對這種作弊形式的查處更加困難。
雖然這次清查活動收獲頗豐,但西安市無線電監測站站長宋萬武卻高興不起來。“監測站利用定向天線鎖定了部分非法信號,但作弊者發信號時一直都在移動作案,我們的儀器檢測到了,但等我們跟過去,人早就不見了。另外,監測站對一些裝備良好的對講機的監控仍存在難題。”
宋萬武說,西安市無線電監測站只有8位工作人員,每逢考試,只能對個別考點進行監控。“這次我們工作人員全部出動,還調動了咸陽市監測站的同志,一些民間無線電協會會員也志愿出來幫忙,但也僅在這個考點進行了一定的控制,全市另外還有25個考點數百個考場,我們感覺監管起來真是有心無力。”
據記者了解,在考場外非法使用大功率信息發射機和對講機等無線通訊設備干擾國家考試,已經不是個新鮮話題。在西安市教育考試部門的記錄中,僅2007年一年,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國家司法考試以及其他職業資格考試中,每次都能發現利用對講機、無線耳機作弊的學生。有業內人士稱,現在的作弊已經全面進入了“無線電時代”。
無線電監測站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家在無線電管理上,沒有形成法律、條令,對非法使用電臺作弊者,你不抓不行,不抓那是行政不作為,抓了也不行,怎么處置這些人是個大難題。”
按照國家無線電設備管理的相關規定,生產、銷售的無線電發射設備,必須具備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核發的型號核準證,還應到當地無線電管理機構進行銷售備案登記。那么,這些作弊用的無線電設備是從哪里來的?
據現場被抓獲的作弊人員交代,對講機基本上是從網上訂購的,也有少量是在西安電子市場上購買的,金額從一百到一千元不等。
記者近日在網上搜索“隱形耳機”、“信息接收器”等字樣時發現,全國各地都有大量的提供無線電作弊設備的銷售信息。提供者對作弊工具的使用方式、用途、價格、注意事項、聯系方式介紹得十分詳細,有的還特別注明,儀器有“反屏蔽”、“抗干擾”、“信號保密穩定”等特點。
記者走訪了西安市一些租賃、出售無線電設備的商家,他們告訴記者:“每逢考試時,就有一些學生來要這些設備。”記者詢問,這樣公然租售給學生,難道沒人管?這位商戶笑著說:“這誰能管得了?很多保安都提這玩意呢,賣誰不是賣,咱還管他是不是去作弊了?”
宋萬武有些無奈地說,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企業、賓館的保衛人員和社區物業保安配置了無線電設備但未登記備案,這些非法使用存在干擾無線電管理、干擾廣電、民航等單位頻率正常使用的問題。“我們整頓了多次,深感難度很大,因為這里既涉及與工商、公安等部門協作問題,也有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