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校新增60個專業 大多數專業今年招生
2007-03-09 18:21:35本站原創
■中藥學、書法學等榜上有名 ■大多數專業今年招生
今年,考生高考報名又有了新選擇。記者昨天(3月8日,下同)了解到,北京市高校新增了60個專業,大多數專業今年將招生。部分新專業涉及中國傳統文化,比如中藥學、中國畫都“榜上有名”。
昨天,教育部公布了2006年度高等學校專業設置備案或審批結果的通知,其中新設2781個本科專業和11個醫學類專科專業,可從2007年開始招生。北京高校共有59個本科專業和1個醫學類專科專業新設。記者發現,在這些新設的專業中,包括一些中國傳統文化專業,比如北京城市學院新設了中藥學專業,中央美術學院新設了書法學和中國畫專業。
此外,教育部昨天還公布了高校提出申請但教育部不同意設置的434個本科專業和10個醫學類專科專業的名單,表示不得安排招生,比如北京化工大學的知識產權專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翻譯專業沒有通過審批。
相關鏈接
就業率不高 7專業被撤
全國有4所大學的7個專業由高校申請,經教育部批準被撤銷,今年將不再招生,其中包括北京工業大學3個專業――工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安全工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和北京郵電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部相關負責人稱,今后教育部要加強對就業狀況不太好的專業進行調整,采取一些宏觀調控的手段和引導方式,引導學校在專業設置方面加強專業結構的調整,使結構更加合理,更好地適應就業市場的狀況。 (代小琳)
高校新增60個專業 教育部允許從今年開始招生
教育部昨天(3月8日,下同)公布了2006年度高等學校專業設置備案或審批結果,北京高校有60個新增本專科專業被同意設置,并被允許從2007年開始招生。此外,北京高校還有14個專業未被同意設置,今年不得招生。
本次公布的高校新設置或調整的2187個本科專業和11個醫學類專科專業今年可安排招生,不同意設置的434個本科專業和10個醫學類專科專業不得安排招生,需評估的4個醫學類專科專業待評估合格后方可安排招生,同意撤銷本科專業達到7個。北京高校共有59個本科專業和1個醫學類專科專業新設。在這些新設的本科專業中,包括中藥學專業、書法學、中國畫等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專業。首都醫科大學的三年專科專業公共衛生被教育部同意設置。 (劉昊)
高校專業劃分宜粗還是宜細
(北京青年報2006年4月27日報道)高考填報志愿的日期臨近,各家高校的招生咨詢會也漸入高潮。各高校的專業設置與招生計劃紛紛亮相。記者在部分院校的招生簡章中發現,很多專業都在專業名稱之后附上“××方向”。例如某高校的會計專業設有“審計”、“電算化”等多個方向。IT專業的細化也更明顯,有些院校多達十余個方向。填報志愿是通向就業的第一步,在選報專業時是應該粗化還是細化,成為了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學校的聲音一:粗有粗的道理
北京培黎學院常務副院長余臨表示,高等教育是為學生打基礎,在專業設置上宜粗不宜細。專業過于細化,雖然是與就業出路緊密的結合,但是如此細分的專業設置,無形當中使學生受教育的領域和范疇大大縮減,往往只能局限于一個特定的領域。首先這違背了高等教育的初衷,高等教育是傳授高級的知識理論,而過于單一的知識面不僅狹隘,而且也使學生繼續學習和深造的機會和余地大大降低。而事實上,從人才需求和培養上看,如今的人才是觸類旁通型的復合通才,這不僅需要根基牢靠,而且鋪墊得寬泛些也更加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所以,過早的專業細分把學生固定在某一領域,對于人才未來的發展是不利的。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招生辦主任錢鋒老師介紹說,獨立學院不適宜把專業搞得過于細化。他說:“如果專業過于細化,就業方向單一,綜合就業力就不高,畢業生可以適用的職位有限,一旦所學專業無法就業或面臨就業形勢嚴峻的狀況,則失去選擇的余地,往往被社會所淘汰的都是技術單一的員工。專業粗線條的設定會給學生們今后的就業提供更寬松的環境。
學校的聲音二:細有細的好處
北京市計劃勞動管理干部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魏曉東老師介紹說,細化的專業可以有針對性地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更實用的人才。今年該院校在原有的18個專業上,又新增加了3個專業,這三個專業分別是:勞動關系處理、勞動就業指導、城市管網安全技術,其中前兩個專業都是在原有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這個大專業的基礎上細化出來的新的方向;城市管網安全技術是專門針對城市建設中急需的空缺人才設置的新研究課題,社會對這樣專細的技能型人才是急需和渴求的。
魏曉東認為,在培養中、高級技能型應用人才上,專業上的細與粗是沒有可比性的,粗線條的專業就業面寬,細線條則可以有針對性地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兩者間應互相支持和補缺。
學生:細劃的專業不見得好就業粗線條的專業未必叫好
正在一家單位實習的小徐是一名網絡新聞專業大四的學生,她覺得專業設置太細不好。她們班上超過一半的同學都選擇了第二專業,她認為,過細的專業劃分使得學生接受的知識面過于狹窄。網絡新聞是一門相對較新的專業,這兩年各家院校都開辦了類似的專業,所以就業形勢也變得嚴峻起來。選擇第二專業一方面是為了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同時也為就業多一份選擇。
面臨畢業的英語系學生小楊則表示,自己很羨慕一些新的、細劃出來的專業的同學。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感覺自己并沒有一技之長,很多同學都和她有同感:找不到就業的方向。
在很多學校了解情況時,負責招生工作的老師都表示,即將填報志愿的考生,選擇專業還是要看自己的興趣,利用還有的幾次高校開放日和集中咨詢的機會多與招生工作的老師和各專業的老師溝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