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2023-2024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新高考卷解析版一(一)(3)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2-24 21:18:53
7.(3分)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巧妙地設置了“紅色的布包”這一物象,通過對其設疑、解疑的過程,不動聲色地揭示出了人民對紅軍的贊揚和懷念。
B.小說開篇詳細描寫老婦人所處環境的殘破荒蕪,深刻表現了老婦人生活的孤苦凄涼,同時也為“我”流浪來到此地作鋪墊。
C.小說中老婦人向“我”講述她的身世,這避免在解“紅色的布包”這個“疑”的過程中插入過多的補敘,使情節更集中自然。
D.小說通過描寫老婦人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等,表現她對“紅色的布包”的珍惜,同時也反映紅軍在百姓心中的重要位置。
8.(6分)小說中畫線句子意蘊深刻,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9.(6分)某讀書小組要為此文寫一則文學短評。經討論,小組提出一組關鍵詞:擁軍愛民·魚水情深。假如你加入該小組,請圍繞關鍵詞寫出你的短評思路。
【答案】6.C 7.D 8.①描寫了伯媽與“我”談話后夜深人寂、風起鷹叫的凄涼的自然環境。
②具有象征意義,“黑夜之中的狂風嘯叫”象征了社會的黑暗,“老鷹嘶叫”象征著人民的痛苦,“渴望著黎明的到來”象征著人民對勝利和光明的熱烈期盼。
③從側面反映了紅軍關愛人民,深得民心,贏得了人民的擁護。 9.①小說借助紅布包這個道具,寫出了伯媽對于紅軍的敬重、感恩和思念之情,并歌頌抗日紅軍的嚴謹、廉正,及其與少數民族兄弟的魚水情深。
②紅軍為伯媽修理房子,用了她的柴草也要付錢,體現了革命軍隊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嚴明軍紀,紅軍是老百姓的軍隊,他們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軍紀嚴明,關心少數民族群眾,歌頌抗日紅軍與少數民族兄弟的魚水關系,全心全意“愛民”才會得到百姓全身心地“擁軍”。
③從伯媽對于紅軍的敬重、感恩和思念之情,以及抗日紅軍與少數民族兄弟的魚水關系中,可見“愛民擁軍”的關鍵在“真情”。
【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躲在這偏僻的山谷等紅軍回來”錯誤。結合上下文分析,伯媽是“被迫集中在這個偏僻的山谷里”的,伯媽是想念自己的兒子剛寧,懷念紅軍,并非在此等紅軍回來。
故選C。
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D.“小說通過描寫老婦人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等”錯誤,小說沒有對老人的心理描寫。
故選D。
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這是在“我”和老人交談了關于紅軍的內容后,“夜深了”后的一段自然環境描寫,寫出了老人所居環境“這樣凄涼”,與開頭也形成照應。
“狂風掃著窗外的曠野,發出呼呼的嘯叫聲”,既寫出了自然環境的惡劣,也具有象征意義,根據后文的時間“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再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可以理解本句話的象征意義,“狂風”嘯叫,象征著當時社會環境的黑暗與惡劣;“一只老鷹,在古老的楓樹上,拍著翅膀‘呦吻’地嘶叫著,好像在渴望著黎明的到來”中,“一只老鷹”在古老的楓樹上,既象征著期盼兒子和紅軍的老人,也象征著當時社會環境下的人民大眾,期盼“渴望著黎明的到來”,希望這種戰爭和黑暗的統治盡快結束,迎來光明和勝利。
聯系上文“她聽了后,緊緊地抱著我,興奮地說:‘要是沒有他們,我這小窩窩,早就倒下啦。’說完,她拿著燈,拉我到窗前,指著窗外的撐著房子的幾個大樹干說:‘是紅軍給我撐的呀!……’”可知,紅軍到來時對老百姓是非常的關心愛護,老百姓從紅軍那里得到了幫助,老百姓期盼紅軍到來,側面寫出了紅軍“為人民服務”的本質和老百姓對紅軍的擁護。
9.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寫短評思路的能力。
題干要求以“擁軍愛民·魚水情深”為主題的文學短評。文學短評首先民卻評論對象為文學作品——《紅色的布包》這篇小小說;評論重點即為題干要求的主題——“擁軍愛民·魚水情深”。
短評思路示例:
第一部分(一段),引入話題“擁軍愛民·魚水情深”,明確觀點。在概述小說內容基礎上簡要議論,明確觀點。小說借助紅布包這個道具,寫出了伯媽對于紅軍的敬重、感恩和思念之情,歌頌抗日紅軍的嚴謹、廉正,及其與少數民族兄弟的魚水關系。
第二部分,結合小說內容,分析“擁軍愛民”的關系:通過寫紅布包,引出了紅軍為伯媽修理房子,“‘要是沒有他們,我這小窩窩,早就倒下啦。’說完,她拿著燈,拉我到窗前,指著窗外的撐著房子的幾個大樹干說:‘是紅軍給我撐的呀!’”;用了她的柴草也要付錢,“現在,我們北上抗日去。昨天在你們這里住,用了你們柴草二十斤。謝謝你們!敬禮”,體現了革命軍隊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嚴明軍紀,從而塑造了紅軍的光輝形象。同時,通過伯媽對紅布包如此重視,寫出了伯媽對于紅軍的敬重、感恩和思念之情。再次,通過紅布包的來歷揭示了紅軍是老百姓的軍隊,他們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軍紀嚴明,關心少數民族群眾。所以,紅布包暗示了小說的主旨,歌頌抗日紅軍與少數民族兄弟的魚水關系,全心全意“愛民”才會得到百姓全身心地“擁軍”。
第三部分,伯媽對于紅軍的敬重、感恩和思念之情,抗日紅軍與少數民族兄弟的魚水關系,強調“愛民擁軍”的關鍵在“真情”。
二、古詩文閱讀(共35分)
(本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也。瑜長壯有姿貌。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從父尚為丹楊太守,瑜往省之。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遂從攻橫江、當利,皆拔之。
頃之,袁術遣從弟胤代尚為太守,而瑜與尚俱還壽春。術欲以瑜為將,瑜觀術終無所成,故求為居巢長,欲假涂東歸,術聽之。遂自居巢還吳。是歲,建安三年也。策親 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將。五年,策薨,權統事。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長史 張昭共掌眾事。十一年,督孫瑜等討麻、保二屯,梟其渠帥,囚俘萬余口,退備宮亭。
江夏太守黃祖遣將鄧龍將兵數千人入柴桑,瑜追討擊,生虜龍送吳。
權拜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是時劉璋為益州牧,外有張魯寇侵。瑜乃詣京見權曰: “今曹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并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權許之。瑜還江 陵為行裝,而道于馬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歲。初瑜見友于策太妃又使權以兄奉之是時權位為將軍諸將賓客為禮尚簡而瑜獨先盡敬便執臣節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瑜少精 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編輯推薦:統編版2023-2024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匯總
掃碼添加企業微信
免費打包領取
2024年統編版【語文】期末知識點【全科知識點】
更多免費服務【2024最新考試試卷、書籍領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