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鴻門宴》 9
來源:網絡資源 2024-10-09 11:44:54
說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鴻門宴》節選自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第一冊第二單元,課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著很高的藝術成就,學生通過本文的學習,既可以領略古人的才華和品德,又可以欣賞和借鑒敘事的藝術;學生在反復朗誦中體會古代敘事散文特有的簡潔美,在抓住關鍵詞語概括敘事脈絡中,提高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教材目標及確定依據
根據課程標準,圍繞“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標要求確立三維目標:
1、掌握司馬遷和《史記》的知識,了解故事發生的相關背景。
2、了解文言實詞活用(包括使動、意動)的一些規律,理解古漢語中句子成分省略的一些知識。
3、學習本文緊湊地安排故事情節、生動地刻畫人物的寫法。
4、感受作者隱忍發憤的著述精神,樹立正確的讀史觀,學習一分為二地評論歷史人物。
(三)教學重難點及確定依據
高一階段,學生文言知識體系尚待完善,對魏晉歷史散文接觸不多。因此,教學中要進一步增加文言知識積累,并通過朗讀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欣賞魏晉歷史散文的能力,養成思辨的習慣。
據此,本課的教學重點為:1、積累文言詞句知識。2、學習一分為二地評判人物。這也是本科教學的難點所在。
說教法
新課程觀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積極體驗。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共享資源,創設互動平臺,從而為學生的終生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決定本文教學中主要采用三種方法,即:目標導學、自主合作、遷移創新。
“目標導學”即根據相應的學習內容設立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如關于朗讀、積累的教學。
“自主合作”在本文教學中主要體現為分組歸納和小組討論交流等。
“遷移創造”是將閱讀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如讓學生創編課本劇《鴻門宴》等。
為了提高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我設計運用錄音帶、多媒體等手段輔助教學,并印發課文翻譯等文字資料。
說學法
(一)學情分析
剛入高中的學生,不少還延續初中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只滿足于盲目背誦,只顧掃清課本中的文字障礙,無法把課內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學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試前只是盲目做題,考試時全憑猜測,越是這樣越是缺乏興趣。針對這一現狀,我們著眼于文學與歷史相融合,或借文釋史,或者借史釋文,把語文與歷史兩科結合起來。本文就是著眼于學生的實際現狀,立足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歷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語文課本中所涉及的作品為基礎,來說說如何幫助學生實現文史互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二)學法指導及選擇的依據
新課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會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
A、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B、參照注解,動口動腦,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c、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