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 > 高中教案 > 高二語文教案 > 高二語文教案:《寡人之于國也》教案一

        電子課本

        高考真題

        高考模擬題

        高中試卷

        高中課件

        高中教案

        高二語文教案:《寡人之于國也》教案一

        來源:網絡資源 2019-08-30 18:19:51

        高二語文教案:《寡人之于國也》教案一

          【背景材料】

          一、作者介紹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鄒(今山東鄒縣東南)人。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他是子思(孔子孫,名伋)的再傳弟子,曾游說齊、宋、滕、魏等國。當時“天下方務于合從連橫,以攻伐為賢”,孟子卻說“唐、虞、三代之德”,被諸侯認為迂闊、遠離實際,不被采納。因此,孟子“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書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繼孔子之后的一個最大的儒學大師,一向被認為是繼承孔子學說的正統,后世將他和孔子并稱。他曾拒楊墨,反縱橫,維護和發展了儒家學說,對當時和后世思想界影響很大。

          《孟子》在寫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辯,具有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筆墨酣暢的風格;采用了多種方式方法進行辯論,邏輯謹嚴。其中最多的是各種發問的方式方法,時而提問,時而設問,時而反問,運用自如,靈活多變。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陳述事理,辯論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孟子·盡心下》)

          得到百姓擁護的人才能成為天子,得到天子歡心的人可以成為諸侯,得到諸侯歡心的人可以成為大夫,可見“民為貴”的道理。孟子在尖銳復雜的階級斗爭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認為社會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樂業,這一點在當時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2.邦國的主權在民。

          孟子與梁惠王談話,梁惠王問:“天下惡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問:“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殺人者能一之。”梁惠王問:“孰能與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與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說,如果一個君王不嗜殺戮,那么,天下沒有不愿意把政權交給這個君王的人。萬章問孟子:“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說:“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萬章問:“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孟子說:“天與之。”又說:“堯薦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孟子·萬章上》)是說堯把舜推薦給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開介紹給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作了天子。雖然在孟子看來,歸根到底天有決定權,但是天還是把事情告訴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透過孟子說法的唯心論霧障,可以看到,在孟子看來,一個政權的建立是要通過百姓認可的。范文瀾同志稱這種思想為“敬天保民”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3. 民對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從的。

          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還有,齊宣王問孟子:“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回答:“于傳有之。”齊宣王問:“臣弒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在孟子看來,國君對臣民不仁,臣民對國君也可不義;國君既“賊仁”,又“賊義”,則臣民就可以誅此獨夫,這是合情合理的。這一點,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來,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

          4.政事以民為歸宿。

          孟子對梁惠王說:“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孟子·梁惠王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雖然孟子的主張歸根到底是為了鞏固統治階級的權利,但是,在春秋戰國時代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5.用人以民意為準。

          孟子說:“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孟子·離婁上》)又說:“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后察之;見賢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后察之;見可殺焉,然后殺之。”(《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主張選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殺掉某些人,光聽左右大臣及諸大夫的話不行,應以“國人”的意見為出發點,這種觀點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6.國君應以保民為職分。

          孟子主張君王應做到“不擾民”,反復強調“不違農時”“勿奪其時”的重要性;又分析君與民的相互關系,“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與民同樂”,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應使百姓安居樂業。

          齊宣王說:“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認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樂業。齊宣王又說:“寡人有疾,寡人好貨。”孟子說:“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齊宣王說:“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稱贊周初古公亶父帶著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說:“當是時也,內無怨女,外無曠夫。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8.反對不義的戰爭。

          孟子說:“春秋無義戰。”又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張如果進行戰爭.也應“解民倒懸”。這種思想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三、參考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于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考察鄰國的政治,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沒有更減少,我的百姓沒有更增多,這是為什么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讓我用戰爭做比喻吧。咚咚地敲響戰鼓。兩軍的兵器已經接觸,扔掉盔甲拖著武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來.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來。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別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樣呢?”

          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

          “不耽誤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就會吃不完。密網不下到池塘里。魚鱉之類的水產就會吃不完。按一定的季節人山伐木,木材就會用不完。糧食和水產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么不滿了。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么不滿,這是王道的開端。

          “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的畜養,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生產季節,幾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饑餓了。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須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這樣還不能統一天下而稱王,是不曾有過的事。

          “貴族家的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不知道開倉賑濟。百姓死了,就說:‘這不是我的過錯,是因為年歲不好。’這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后,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歸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順了。”

          【示范教案】

          寡人之于國也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學習本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增強文章氣勢的特點。

          2.了解課文中詞類活用的語言現象,及一詞多義的準確運用。

          二、能力訓練目標

          1.學習巧用比喻釋疑的方法,提高論辯能力。

          2.提高掌握古漢語常識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1.理解孟子主張行仁政,重視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積極思想。

          2.對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進行探討。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學習孟子善用比喻說理,氣勢充沛的論辯方法。

          難點:對孟子“仁政’內容的理解。

          解決辦法:

          1.對課文第三部分闡述實行“王道”的七種措施的正確理解。這部分實際上是孟子“仁政”內容的具體化。

          2.對孟子及《孟子》一書的了解。

          課時安排

          2課時

          學生活動的設計

          1.課前預習

          (1)熟讀課文。

          (2)借助字典,正確譯文。

          (3)歸納文意,記下學習的難點。

          2.課內采用專題討論的方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疏通課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結構。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關知識。

          二、整體感知

          1.解題

          本文節選自《孟子·梁惠王上》,題目是編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學派的著作,記錄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編輯的,共七篇。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現在山東省鄒縣)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義’。主張行仁政,強調“民貴君輕”,重視民心的向背。主張“制民之產’(使農民有規定數目的田可耕),但同時卻主張恢復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曾游說齊宣王、梁惠王,宣傳他的政治主張,但始終未被采納。《孟子》的文章很雄辯,感情強烈,辭鋒犀利。在宣傳主張、論辯事理時,常能分析對方的心理,因勢利導,步步深人,層層進逼,以使自己的論辯最后獲勝。《孟子》還善于運用譬喻來說明道理。常于從容談論之間引喻對比,意思精列。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記孟子答梁惠王問所講的幾段話,主要內容是闡明王道政治的。先針對梁惠王的疑問,用比喻說明兇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論證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歸順。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畝之宅”、“百畝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實際上是無法實現的,但主張減輕勞役、發展生產、興辦教育、利民保民,還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積極思想。

          全文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論證嚴密,說服力強,全文圍繞“保民而王”的觀點,首段先寫梁惠王質疑,為答問作準備。第二段針對疑問,巧用比喻釋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無望民之多于鄰國”。第三、四段正面論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處。末段巧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批駁人死罪歲,自然得出“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結論。顯示了孟子的辯才。

          全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更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節奏感。

          3.本文學習的知識點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無”—“毋”,“頒”—“斑”;“涂”—“途”

          ②正確分辨古今異義詞,如“寡人”“河”“請”“走”“或”“嘶”。

          ③準確使用一詞多義的詞。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詞類活用的詞。“鼓”、“樹”、“衣”、“謹”、“王”。

          三、重點、難點的孝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預習課文

          (1)借助字典,通讀,通譯課文。

          (2)標出課文結構層次,歸納文意。

          2.導入新課

          (1)學生復述課文。

          (2)用課文原話回答以下問題,目的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之收”并無本質區別的?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②孟子認為只有實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統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人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紹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問答。

          (1)本文中心內容是什么?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ledzixu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学生一级毛片高清版 | 好男人资源视频在线播放 | 青青草原1769久久免费播放| 国语free性xxxxxhd|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 欧美亚洲第一区| 天天躁狠狠躁夜躁2021|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女人免费视频|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男人扒开添女人下部免费视频| 国产乱码免费卡1卡二卡3卡四| **俄罗斯毛片免费| 夫妇交换俱乐部微信群|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桃子视频在线官网观看免费| 人妻av无码专区|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手机| 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 | 女神们的丝袜脚战争h|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欧美人与动欧交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 两根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日韩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兽皇videos极品另类| 1024香蕉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一级毛片|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4|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狠狠色欧美亚洲综合色黑a| 啊用力嗯快国产在线观看| 香蕉视频久久久|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 中文字幕丰满乱码| 日韩制服丝袜在线|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