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藥大學:培養復合型人才,個性化人才
2019-07-16 17:16:52中國教育在線
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國誕生后國家首批建立的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與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醫藥院校,也是上海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
請您為考生及家長們介紹下學;厩闆r?
作為新中國最早建立的4所中醫高等院校之一,上海又是中醫現代院校教育的開埠地,上海中醫藥大學(簡稱上中醫)是教育部與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醫藥院校,也是上海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在2017年的雙一流計劃中,中醫學、中藥學兩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三個主干學科均被評為A+,數量位居全國中醫藥院校首位。而且又是引領中醫藥教育國際化發展水平的標桿校,學歷留學生占到本科生總數的四之一。
學校位于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科研教育區內,占地500余畝,教學設施齊全、環境優美。作為地處張江科學城核心板塊的高校,以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對接服務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己任,利用已有的學科和綜合優勢,勇擔深化中醫藥高等教育改革、推動中醫藥自主創新、引領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任。
學校有教職員工近1300人,擁有3名兩院院士,2名國醫大師,2名全國名中醫,69名上海市名中醫,700多名高級專家和教授,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各級各類中醫藥專門人才,全日制在校學生近8000人,校友遍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學校是國家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特色專業點”建設高校,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一級學科及中醫1個專業學位類別(領域)博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科學技術史、醫學技術5個一級學科及中醫、中藥學、護理、翻譯、公共衛生5個專業學位類別(領域)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學位授予專業覆蓋全部中醫藥學科;有15個本、?茖I,除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臨床本科專業外,還設有護理學、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康復治療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預防醫學等專業;有8個繼續教育的本、?茖I;已與2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余家海外院校、醫療科研機構和國際組織建立了科研、教學、醫療等合作關系,建立了美國第一家中醫孔子學院,設有兩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分別是中英合作藥學、中英合作護理學項目。
學校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中醫外科學、中藥學、中醫內科學及中醫骨傷科學;國家重點學科(培育)2個:中醫醫史文獻學、針灸推拿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38個;上海市高峰高原學科4個。有1個教育部中藥現代制劑技術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2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
學校辦醫規模與醫療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有8家附屬醫院,基本覆蓋了上海市所有三級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附屬醫院的總建筑面積約67萬平方米,總床位數約6300張,每年服務來自世界各地患者約1700萬人次。學校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已在捷克、馬耳他、摩洛哥、美國等國家設立海外中醫中心,不斷促進中醫藥國際化。
學校以建設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為目標,堅持“不重其全重其優、不重其大重其特、不重其名重其實”的辦學理念,經過6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成為教學與科研實力以及主要學科全國排名領先的中醫藥高等院校。
部市共建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特色專業點 辦學理念
請您介紹下今年招生政策和計劃是如何安排的?有哪些重要的變化?
今年上海中醫藥大學面向全國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設置16個本科專業和1個護理(中外合作辦學)?普猩鷮I,總規模為880人。并在上海增加了10個招生計劃,全部設置在中醫學(5+3一體化)專業。今年我校新增了“綜合評價”批次招生,設置4個專業,分別是:中醫學(5+3一體化)專業、中醫學(5+3一體化針灸推拿英語方向)專業、中醫學(五年制)專業和針灸推拿學專業。這4個專業均為學校的醫學核心專業,在近幾年秋季高考中錄取分數較高。在自主校測環節,采取小組討論和個人面談兩個環節,全面考查考生思想品德、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應變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溝通表達能力、職業認知與興趣、團隊合作能力、抗壓能力等綜合能力。同時為考察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能力和運用能力,在校測環節將設傳統功法的體驗和互動環節,并藉此了解學生的體育素質。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工作更利于學校選拔品學兼優、理想信念堅定、對中醫藥和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興趣、具有較好培養潛質與特質、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高中學子選擇學習中醫藥。
招生 綜合評價 能力考查
請問學校在錄取時各專業是否有特別的要求,在調檔以及專業錄取時是否認可政策加分,以及專業錄時是否設置專業級差?
我校為醫科院校,在招錄中嚴格按《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除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外,色盲、色弱考生不招收。
在實行高考改革的省份,要報考我校專業組1的專業時,選考科目需要在物理、化學、生命科學中任選一門。
報考我校的江蘇省考生,學業水平測試選測科目的成績等級要求須達到BB。
我校的中醫學(5+3針灸推拿英語方向) 專業要求外語高考成績達到滿分的70%及以上;藥學(中外合作辦學)要求外語高考成績達到滿分的60%及以上。
我校認可教育部和各省招辦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給予考生的全國性加分政策。我校原則上認可考生具備的所有加分項中最高分一項,且最高不超過20分。專業錄取不設置專業級差。
體檢 報考要求 加分政策
學校的特色專業以及在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亮點?
上海中醫藥大學遵循醫學教育和中醫人才成長規律,積極推進中醫藥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自上世紀90年代起率先建立以學分制改革為先導的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2001年在全國首創名中醫工作室與“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相結合的醫學實踐模式;2009年率先試點“5+3+X”醫教協同教育模式,形成師承貫穿始終的中醫臨床人才培養體系;2012年開展通識教育改革試點,推進人文素質教育在中醫人才培養中的全程覆蓋;2014年起探索思政工作與專業教育相互融合的教學改革工程,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同向同行”。
學校圍繞中醫人才“重繼承、重實踐、重人文、重創新”的特點,以“一流本科引領計劃”為抓手,不斷優化中醫藥人文教育內涵,努力培養學生多學科和國際化視野,實現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聯動、全人教育與職業成長緊密結合、個性化教育與科創協同貫穿始終的成才理念。以學校首位國醫大師裘沛然教授命名的“沛然計劃”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上中醫TOP10%計劃)就是近年來學校推出的重要舉措,并在中醫學、中藥學等一流學科專業中率先推進。在“沛然計劃”實施過程中,全方位開放辦學是其中的做大特點。學校與華東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及其醫學院等“雙一流”高校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在“沛然計劃”的育苗階段就充分依托綜合性大學的優質教學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緊密型聯合培養,打牢人文、國學與科學素養基礎。學校還利用“學分制”“三學期制”平臺的機制優勢,積極探索“現代中醫師承”新路徑。通過打造開設院士、名醫和學科領軍人才領銜的“沛然計劃導航”課程,鼓勵優秀學生進入由名師專家主導的“一對一、一對多”課程學習等,努力推進“一人一方案”個性化培養新模式。同時,依托“三學期制”的時間、空間平臺,持續強化“早實踐、多實踐、反復實踐”的教學力度,通過“本科生與名中醫名家面對面”示教模塊、本科生早期和全程進入名中醫工作室(中醫藥榮譽體系專家實驗室)跟師學習等特色教學,幫助學生領悟中國傳統思維方法,體驗中醫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魅力。為強化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培養,在“沛然計劃”的成長和拔尖階段重點開展了“基礎與臨床雙導師”培養模式,指導學生參與多種形式的個性化科研實踐活動,以“梯度、貫通、提升”為特點的各級科創立項資助計劃覆蓋全部學生,力爭打造學生科創訓練受益面最高的中醫藥院校。同時,與“留學上中醫計劃”同步推出了“上中醫游學”計劃,積極開發高質量的海外高校、中醫中心研習平臺,實施與世界一流醫學院校和知名藥學院學分互認制度,提升學生中醫藥國際交流能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中醫藥大學全面落實中醫精英教育理念,積極深化醫教協同改革試點,率先探索“5+3+X”培養模式,打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與相應的碩博士學位培養相銜接的培養通道,上海市還為進入規培教學階段學生提供了“社會人”待遇支持,為人才的可持續成長提供了政策機制保障,確保學生心無旁騖地安心鉆研深造。
同時上海中醫藥大學穩步推進中藥學、康復治療學、生物醫學工程、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公共事業管理、預防醫學等專業的內涵建設,重點培養醫藥融通、醫工結合、醫管兼能,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中醫健康服務復合型人才。
個性化人才 沛然計劃 復合型人才
請問學校在對外合作與交流開展了哪些項目?
我校目前與美國杜肯大學、德國美因茨大學、日本川崎醫療福祉大學、香港大學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所大學、組織和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開展了系列交流項目。
學校每年定期選拔優秀學生赴國(境)外大學參與交換學習、訪問學習、聯合培養、以及短期游學等學生交流項目。同時,學校對學生交流項目提供大力支持,根據學生交流訪學項目的地域和周期長短,給予不同力度的資金資助,保障學生在外學習,減輕學生個人及其家庭的負擔。
部分應用型本科專業,比如:康復治療學專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等,在學生的培養計劃中,將后期課程見習、實習與學生訪學有機結合起來,已實現學生海外訪學全覆蓋。
交流項目 資金資助 應用型本科專業
能否介紹一下學生就業方面的一些情況?
學校各專業總體就業情況良好,并且呈現出這樣幾個特點。一是畢業生就業率高,近年來,學校本科、高職(?)畢業生整體就業率在高水平上保持穩定,均達到96%以上;二是就業質量較好,本科生的升學率逐年攀升,部分專業達到50-70%;專業匹配度高,就業的畢業生中近70%就業去向為醫藥衛生行業,隨著學校岐黃育人實踐基地的建設推進,通過校企共建深化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模式,架構連接學校培養和社會需求的橋梁,切實服務于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與職業技能提升,也為廣大畢業生提供了大量專業匹配度高的優質崗位。學校雄厚的學科實力及本科階段的訪學經歷,為學生提供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就業情況 專業匹配度高 實踐基地
報考建議:
希望學生從終身發展的角度出發,充分了解學校相關專業基本情況、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及就業前景等內容,合理填報專業志愿。上海中醫藥大學著力于培養人文氣質與時代氣息兼備的未來中醫藥學人才,有志于從事醫務工作和投身中醫藥研究領域的學子,上中醫將會是你不容錯過的選擇。海派中醫,中西合璧,海納百川,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學校也會提供你相應的資源和展示自我的舞臺,給你一片天地,注入一種博大,為你的遠志和夢想添磚加瓦!
合理填報 未來中醫藥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