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 > 高考語文古代詩歌知識點復習內容

        高考語文古代詩歌知識點復習內容

        來源:網絡資源 2019-05-06 10:48:52

          一.詩歌分類

          按表達方式,詩歌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按格律,可分為古體詩、近體詩;按語言,可分為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按內容,可分為山水田園詩(寫景詩)、詠物詩、邊塞詩、詠懷詩、詠史詩、贈別詩、悼亡詩、愛情詩等。

          敘事詩--有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如《石壕吏》《賣碳翁》《陌上桑》《木蘭詩》,有的還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環境,如《孔雀東南飛》。

          抒情詩--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懷(即詠懷詩,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發而成詩。)和托物言志(即詠物詩,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如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詩中以石灰自喻,表達詩人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詠石灰即歌詠光明磊落的襟懷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詩---特點: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說理,耐人尋味,富于理趣。主要寫法:

          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繪中說理)--形象、生動、有趣

          如: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朱熹《觀書有感》(問君哪得清如許……)、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淡妝濃抹總相宜)。

          ②議論說理--議論與形象描寫相結合,多用比喻等修辭法。

          如:蘇軾《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議論相結合。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蘇軾《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注意】

          1.讀詩時要"想詩"。詩中的道理,如鹽溶于水--“體匿味存,現相無相”,要細細品味。

          2.詩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 ②引申而來,其理趣要用辯證觀點分析詩句,“思而得之”。

          3.一般詩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議論相結合。有的詩還把議論與敘事、描寫、抒情相結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二、怎樣鑒賞詩歌

          (一)知人論世,了解詩人所處時代背景及其身世、地位和創作風格,更好了解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注意詩序和詩歌后注釋)

          如李綱《病牛》“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贊頌牛不辭羸病、任勞任怨、志在眾生、唯有奉獻、別無他求的性格特點。-- “托物言志”,借詠牛來為作者言情述志。

          作者李綱是跨越兩宋的抗戰派領袖,為相時頗有政績。因為被投降派所排斥,屢次被謫。《病牛》便是他罷相后在鄂州所作詩歌。詩人疲憊不堪,卻耿耿不忘抗金報國,想著社稷,念著眾生,因此其筆下力盡筋疲、無人憐惜而不辭羸病、志在眾生的老牛即詩人形象的化身。

          【詩人風格補充】

          1.三曹--蒼涼雄健。

          2. 陶淵明--田園詩之大家。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歸隱,表現不與黑暗現實同流合污反抗精神。謳歌田園風光,把美麗樸素的田園風光與黑暗污濁的仕途生活加以鮮明的對比,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佳途的虛偽。親自參加生產勞動,接近勞動人民,歌頌勞動。在《詠荊何》、《讀山海經》中,詩人通過對古代英雄戰斗精神的頌揚,反映了詩人自己反抗黑暗現實的思想,表現了他“金剛怒目式”的一面。說明他沒有忘懷現實,也沒有放棄他的偉大理想。

          3.陳子昂--其詩開一代詩風,其中《登幽州臺》最為出名,抒寫不遇之悲愴,蘊含自信自負,情懷壯偉,得風氣之先而不被理解之偉大孤獨。

          4.張若需--《春江花月夜》,融入濃烈情思和深刻哲理。

          5. 王昌齡--詩歌具深厚歷史感和清剛的風格,詩風雄健渾厚。

          6.高適、岑參--詩風雄渾奇拔。岑參寫邊塞風物雄奇瑰麗,寫人物豪情奔放。

          7. 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表現山水田園之美,表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寧靜平和心境。王維詩風的恬淡生動,其山水詩既有雄渾壯觀的自然景象,又有清逸雅致的山水畫面。更多見的是融詩情畫于一體而清逸雅致、表現物即我、我即物的莊禪境界的山水詩。孟浩然詩風的語淡味重、恬靜渾健。

          8. 李白--飄逸灑脫,豪邁奔放,其詩抨擊時政,憤世嫉俗,表達懷才不遇、希望建功立業的思想感情。詩歌具浪漫主義色彩,意象明麗清新、色彩鮮艷,想象瑰麗而變幻莫測;樂府和歌行寫得如行云流水,感情噴涌而出。其山水詩的顯著特征是自然山水景物的個性化。有時充滿逍遙游的精神和超塵出世的幻想,有些山水詩,帶有濃厚的游仙色彩,自然山水不只是他寄托精神,消融苦悶的處所,更重要的是他追求個人自由解放的天地。

          9. 杜甫--沉郁頓挫,憂國憂民。杜詩運用現實主義表現手法,以詩寫歷史,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后20多年的社會全貌,生動地記載了詩人一生的生活經歷;把社會現實與個人生活緊密結合,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統一;代表了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稱作“詩史”。

          10.李賀--靈心善感,詩風的憂郁激憤。詩歌充滿青春樂趣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意象色彩斑斕且組合密集。

          11. 白居易--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他所寫的《秦中吟》、《新樂府》,抨擊黑暗,針砭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會矛盾,他是中唐

          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人。白居易的敘事詩如《長恨歌》、《琵琶行》,描寫細膩,生動感人,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影響極為廣泛。在詩歌創作理論上,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 的主張。詩風平白清新。

          12.   杜牧--詠史詩的大手筆,歷史與現實感在流麗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蒼茫的嘆息中融為一體。詩風含蓄綽約。

          13.   李商隱--詩風清麗俊逸,開拓朦朧、幽約之美麗、令人回味無窮的境界。

          14.   賈島-- 其詩以清奇幽峭見稱,詩風蕭瑟悲愁。

          15.   張九齡--委婉蘊藉。

          16.   韋應物--清新典雅。

          17.   韓愈--詩風氣勢磅礴、奇特新穎。

          18.   元稹--詩風艷麗淺近。

          19.   劉禹錫--詩風的清峻明朗。

          20.   李煜--詞風傷感細膩。

          21.   歐陽修--詞風清麗明媚。

          22.   范仲淹--詞風蒼涼悲壯。

          23.   蘇軾--曠達豪邁,開拓豪放派詞風。

          24.   柳永詞風--纏綿悱惻,開拓婉約派詞風。

          25.   黃庭堅--詞風自然流暢。

          26.   秦觀--詞風情真意切。

          27.   李清照--詞風婉約凄切,表現閑適與愁苦。也有金剛怒目式的詩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28.   楊萬里--詞風新鮮活潑。

          29.   陸游--詩風雄渾奔放、明朗流暢。一生“位卑未敢忘國憂”。也有愛情詩和悼亡詩傳世。

          30.   辛棄疾--詞風氣勢雄壯。一生力主抗金,成為作品主旋律。也有充滿生活氣息的田園詩。

          31.   姜夔--詞風精心刻意、清妙秀遠。

          (二)把握詩歌題材及其表達的思想感情。

          1.詠史詩--借題發揮--對史實“攻其一點,不及其余”。多用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融合對自然、社會、歷史的感觸。

          思路:歷史的人或物--描寫古今的盛衰之比---表達主旨。

          ①借古諷今--勸諭統治者借鑒歷史,或諷刺當政者荒淫無恥,抨擊時弊。

          ②懷古傷今--喟嘆朝代興亡變化,悲嘆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感慨歲月瞬息變幻,表現作者閱盡滄桑之后的沉思,蘊涵了深沉的憂患意識。

          ③借古抒懷--寄托對人生的深沉感慨。時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況,抒發豪情壯志,或自傷懷才不遇,報國無門,功業未就鬢發已白。

          詠史詩的代表人物是劉禹錫、杜牧等。

          (特別注意抓住歷史人物或事件與詩人身世之間相似點,相似點常見于學過的課本。)

          2..詠物詩--托物言志,詠物 “不即不離”,狀物“似與不似”--由形寫神,物我一境--所寫似物非物,意在寫人--寫時曲盡“物”之妙處而寄情其中。

          思路:物--情    物--理。

          --要抓住詩歌中所表現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與詩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征)--揣摩詩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①托物言志--表達詩人志向情感 。

          ②借物喻人--贊美或批判社會上某類人。

          ③借物喻理--.勸世道德箴言

          (物之特征具多面性,詩人寫時“只取一瓢飲”;詩人性格、經歷各異,故同詠一物,詩歌主題可能有差異。但因文化積淀,不同詩人對同一“物”的吟詠,所抒之情感也可能相同,注意詩歌具體的意境)

          如王勃《詠風》“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來去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借“風”而起興,結句表達自己要成就一番事業要在詩壇上引領風騷的志向。

          【物象象征意義舉例】

          松--傲霜斗雪,剛毅堅強,不畏艱難,高潔,正直、堅貞,不諂媚權貴。具有高風亮節。

          梅--堅強,,高潔、超逸、傲岸,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也有以梅自喻,寫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陸游《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或表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虛心勁節,不隨流俗、不畏風霜、剛直不阿、寧折不彎、孤高剛勁。

          菊--卓爾不群,堅強、、堅貞、高潔、寧死不變節(如宋人鄭思肖《寒菊》的“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或隱者形象。

          蘭花---樸實與純真,不事雕琢,有卓爾不群、寧靜之美。具有美女似的純潔,君子似的風范,勇士似的氣概。也喻堅定不移的氣節和情誼。

          但陳子昂《感遇》(其二)詠蘭:“蘭若生春夏,蘋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鳳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首聯寫蘭葉的茂盛,領聯敘蘭花蘭莖的艷麗,須聯述蘭在秋風中遭到打擊,尾聯嘆蘭的一生勞意無人理解。詩人通過對蘭的詠嘆,寄予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之心。

          3..寫景詩 --“一切景語皆情語”

          ⑴寫法:

          ①寫景抒情--先寫景,后直抒胸臆。

          ②情景交融--全詩皆寫景,但融情于景,注意景物色彩,特別是注意常用的寄托某種情思的意象(景物)。

          例: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全詩對仗工整,看是句句寫景,實則字字含情,情景交融。開頭兩句描寫明媚的春景圖,流露出詩人喜悅之情。后面兩句“千秋”與“萬里”相對,表現詩人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浩茫心緒,卒章見底,關鍵詞(詩眼)在“萬里船”。門外所泊是來自東吳的“萬里船”。可是詩人卻有船行不得,有家歸不了。只能倚窗見到千年不變的茫茫雪山,滿眼異地風光。再回想去年官兵收復河南河北,詩人就想“青春作伴好還鄉”,可是一年已過,春天又至,詩人仍然淹留他鄉。于是喜悅之情隨著視線的轉移而消逝,代之而起的是無限思鄉之情,以至心隨白鷺和東吳萬里船俱往故鄉。最后樂景卻反襯了詩人的離愁別緒。

          ⑵寫景詩類別及其常常抒發的感情:

          ①田園詩

          原是歌詠恬靜悠然情景的田園生活。如東晉陶淵明一些詩曾被稱為“田園詩”代表作。某些詩人不滿現實,退居鄉野,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歌詠,流露出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緒。詩人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

          --遠離塵囂,表現不與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變志向的高潔品質。

          --對于趨膻逐臭的官場生活的極大憎惡。

          --隱逸田園、躬耕隴畝的喜悅、閑適的心情。

          --棄官歸田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安貧樂道的思想。

          --表現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典型的耕讀生活。安貧樂道的思想。

          田園詩有濃郁的人文色彩,不僅描寫美麗的田園自然風光,還涉及農事方面的內容,是農業文明的產物。《現代漢語詞典》“田園詩”詞條解釋:“以農村景物和農民、牧人、漁夫的勞動為題材的詩”因此一些田園詩也表現以下主題:

          --描寫農村勤勞、淳樸、安樂的生活情景。

          --描寫江南稻鄉安靜富庶的田園風光。表現盛唐時期農民安居樂業的生活圖景和詩人輕松愉快的心情。

          --慶豐收、與民同樂的情感 。

          --對農村勞動生活的熱愛之情。

          --辛勤勞動,秋收時的歡快心情。

          --男丁戍邊,田里只有婦孺老人耕種,土地荒蕪,揭露戰爭帶給農民的深重災害。

          --反映了農村凋零殘破的情景。

          --閔農、憐民的思想感情。即對農民們艱苦生活的同情。對官府的賦稅徭役繁重,殘酷剝削農民和社會制度的不合理表示強烈的不滿。

          --對比農民的痛苦生活,為自己過著不勞而溫飽的生活表示疚愧和自責。

          --諷刺嘲笑那些四體不勤五谷不識的城里富貴人家。

          --把農家苦與王孫樂對比,表達希望農民與王家“不饑不寒,上下一般”的美好理想。

          寫田園詩的主要有:晉代陶淵明,南朝的鮑照、江淹、沈約、謝脁南北朝的庾信,盛唐時期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家有王維、盂浩然,此外唐朝詩人張籍、劉禹錫、柳宗元、白居易、李紳、元稹、姚合、溫庭筠、司馬札、皮日休、聶夷中、陸龜蒙、杜荀鶴、顏仁郁、可朋、韋莊、王駕等。李白、儲光羲、高適、杜甫、元結、袁高、戴叔倫、韋應物、孟郊、王建、顏仁郁都留下田園詩達到佳作。

          ②山水詩

          個人心靈的寫照,也是時代思潮在詩國的投影。

          --表現自然美的藝術境界。表現向往自然、回歸自然的意愿。

          --甘于淡泊、守拙歸真。追求平和悠閑的心境與沖淡樸素的物境的融合的胸中之景--意境。

          --遠離塵囂,不與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變志向。

          --隱逸山水的喜悅、閑適的情感。

          --表現大自然的勃勃生機,表達希望、喜悅之情,熱愛大自然之情。

          --與自然和睦相處的寧靜平和的心境,“曠而且真”的懷抱的自然流露。

          --表現自然恬淡的情趣以及掩蓋不住的內心的孤清和寂寞之情。

          曹操《觀滄海》--漢以前唯一完整的山水詩,全詩不加作者主觀抒情,只作客觀描寫,是漢以前所未有的。山水詩代表人物主要有晉代的陶淵明、謝靈運、謝脁,唐代的孟浩然、王維、李白,宋代的楊萬里和范成大等。唐代詩人幾乎都寫有山水詩,杜甫和宋代的梅堯臣、蘇東坡、王安石、陸游等大詩人也有大量描寫山水的佳作。

          ③四季圖及其它風景詩

          --希望、喜悅之情 ,熱愛大自然之情。

          --自傷遲暮,獨守閨房,感傷青春易逝,佳人(良人或家人難再);或感嘆物是人非,昔盛今衰;或抒發亡國之恨。

          --感傷物是人非,人生短暫,報國無門,功名難就。

          --悵恨離別,思念家鄉。

          (想象詩歌畫面,融繪畫欣賞技法于其中。從動靜、虛實、形、聲、色、點線、面對比等去欣賞構圖美、形象美、色彩美和意象美,抓住詩眼挖掘深意)

          4.邊塞詩和戰爭詩:

          詩文思路:塞外景物--戍邊戰士的情懷。

          --豪邁奔放、一往無前,顯示祖國河山之壯美,抒發戍邊將士保家衛國、建功立業之豪情。(盛唐時期的邊塞詩多如此,代表人物如高適、岑參。)

          --表現邊塞生活的艱苦。表示戍邊戰士平息叛亂、反對侵略和鞏固邊防、為國捐軀的決心。

          --寫邊塞的風光或思鄉懷人的情懷。抒發報國無門的憤懣壓抑以及歸家無望的哀傷之情。

          --表達外患未除、功業未建以及久戍邊地、士兵思鄉等復雜矛盾的心情。(宋代的邊塞詩多如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訴連年征戰之苦,思鄉思親之苦。(宋代的邊塞詩多如此。)

          --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政策給老百姓帶來的痛苦。(戰爭詩常如此)

          --通過征夫怨婦側面寫統治者窮兵黷武政策給老百姓帶來的痛苦。(戰爭詩常如此)

          5.贈別詩和悼亡詩:

          兩類詩共同點:

          ①較其他類屬作品,情感更為摯厚、強烈。

          --古語: “悲莫悲兮生離別。”

          ②展現出主體意愿與嚴酷現實的矛盾,前者 “欲留不能,欲舍不忍”,后者 “撫存感往,物是人非”,以感情的悲劇性沖突和心靈的巨大波蕩喚起讀者的共鳴、同情與悲憫。

          ⑴送別詩:

          ①重團聚、怨別離,詩中除了抒發恨別之情外,往往蘊含其他思想感情:

          A.建功立業的豪情  B.壯志難酬之惆悵  C.被貶之憤懣  D.憂國憂民之情.E.男女之情愛  F連年戰爭,有家難歸之悲憤

          ②注意想象詩中描寫的景物所蘊含之感情。

          古人送別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長亭間或都門外。

          可供作者觸而傷懷、借以言情的客觀物象:

          落日余暉、流水通波、江風引雨、平沙卷蓬、云橫秦嶺、路繞蜀山-- “人化的自然”,---荒寒而悲涼、空廓而沉深。

          ③領會詩中典故含義。(注意注解提示或聯想已學過的詩歌。)

          ④化用前人詩文,如:

          蕭蕭斑馬、攜手相看淚眼--寫離別   六郡良家子、霍去病、魏大--表為國立功之志向

          ⑤注意細節描寫。

          ⑥注意諧音--“柳”諧“留”,“秋”諧 “愁”,“絲”諧“思”。“晴”諧“情”,  “蓮”諧“憐”,愛憐,借以表達愛情。

          ⑵悼亡詩--多是感懷亡妻之作。從魏晉南北朝潘岳悼亡妻的三首代表作起,后人感懷亡妻的作品多沿襲之,用"悼亡"為題。--悲嘆“雙棲一朝只”、“比目中路析”--表達悼亡的痛楚和哀傷。

          ①詩中所寫地點或物象:

          【地點】

          ⑴閨閣庭院---亡妻生前所生活的空間。--“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睹物思人,黯然傷神。

          【物象】苔徑涼階、弱蕙衰蘭、蕪閨塵窗、孤帳空床、長簟床空、室虛悲風、殘燈虛座、余墨遺芳、翰墨馀跡、遺掛在壁、朗月朧朧、針線猶存----物是人非,凄寂而清冷、衰頹而黯淡。

          ⑵墟墓間--悵恨陰陽兩分隔,表現“徘徊墟墓間。欲去復不忍。”的傷逝之情。

          【物象】墳、墟墓、落葉、孤魂、凄凄朝露、烈烈夕風。

          【其他詞語】煢煢  徘徊、踟躕、不忍、未忍

          ②歷代著名詩人如潘岳、鮑照、韋應物、孟郊、元稹、李商隱、梅堯臣、蘇軾、黃庭堅,一直到明代的于謙和清代的吳嘉紀、厲鶚等,都有悼亡詩流傳。

          6.鄉思詩、.行旅詩、記游詩。--表現愁腸百結,思鄉懷人的主題。

          或描述個人游歷見聞感受,或表現思親懷鄉之情,敘事與抒情相結合。這類詩離不開山水景物描寫,所以又稱“山水記行詩”。這與純粹的山水詩略有區別,是“以記抒情”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懷》、馬致遠的《秋思》,便不可視作山水詩。

          思路:寫物象--觸“物”生情--抒情。

          ①注意所寫物象:如:黃昏、落日、枯藤、老樹、昏鴉、倦鳥、流水、孤雁、鴻雁、秋雁、萬里船、孤舟、浮云、楊柳、明月、殘風、笛聲、歌吹、雞聲、茅店、寒燈、孤影、夜雨、孤燈、風煙、家書、書札、夢、鄉關、等。

          ②鄉思詩還有寫節日之鄉思。如佳節、重陽、寒食。

          構思上“以超極表至極”--把鄉思之情推到極點之后,又往前推進,超過極點--雖有悖常規,卻合情理。如: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書朔方》)劃線句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鄉思之情得到超強表現,微妙真實。

          7. 詠懷詩--以吟詠個人抱負,反映或諷刺社會為題材的詩歌。也有的詠懷詩嘆世道不予我生、傷夫妻離別、苦人生短暫(人生若塵露)、哀朋友遺棄,即抒發嗟生、憂時、憤世、疾俗等思想感情,如阮籍的詠懷詩。

          比興、象征、聯想等是其主要手法。詠懷詩也源自《詩經》,是古詩中最重要的詩歌之一。如屈原的《離騷》、《涉江》、李白的《行路難》、《將進酒》、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蘇軾的《定風波?沙湖道中遇》,陸游的《書憤》等等,都是詠懷名作。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ledzixu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福利姬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两个人看的www高清免费观看| 极品少妇伦理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视频| 被女同桌调教成鞋袜奴脚奴|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10000| 一边摸一边叫床一边爽|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中文| 美女尿口免费影视app|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99re热久久| 希岛婚前侵犯中文字幕在线 | 2019国产情侣| 好男人社区神马www|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一二三四视频在线观看韩国电视剧|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狠狠干.com| 午夜寂寞视频无码专区| 课外辅导的秘密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 永久在线免费观看| 动漫做羞羞的视频免费观看| 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 天堂√在线官网|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观看| 日本一道在线观看| 五月天丁香久久| 欧美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 亚洲综合图片网| 第一章岳婿之战厨房沈浩| 啦啦啦手机完整免费高清观看|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