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政治熱點專題
2019-01-15 15:41:26高三網
高考政治熱點專題有哪些
1、時政熱點:“毀綠補種”判決是生態司法樣本這種以判令侵權人消除妨害、恢復原狀等生態墾復、修復形式,來代替單純的物質損害賠償的做法,充分展現了運用司法手段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
2、時政熱點:用聯動護航長江暢流水上與岸上,長江頭與長江尾,很多行動已可拼成一幅場景相連的長卷。
3、時政熱點:科技創新應把握四個導向科學創新不能閉門造車,而應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
4、時政熱點:讓愛國奮斗成為新時代知識分子鮮明精神標識習近平總書記對西安交通大學“西遷人”的愛國奉獻精神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廣大知識分子中弘揚這種傳統、激發這種情懷。愛國重在踐履,貴在立行,需要用熱血繪就,用奮斗書寫。
5、時政熱點:不懂編程就是新時代的文盲?少兒編程似乎輕易地超過了馬術、高爾夫、擊劍等“高雅貴族運動”,站在了課外活動鄙視鏈的頂端。一些家長對于編程重要性的認知提升、對于孩子邏輯能力的空前重視。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考題精練之專題一生活與消費
專題一生活與消費
命題角度3價格變動對經濟生活的影響(選擇題及非選擇題命題點)
一、三年高考真題
1.(2016全國Ⅰ·12)互補品戰略是企業利用兩種商品之間的互補關系,優化產品組合,達到一定目標的經營戰略。下列做法屬于該戰略的是()
①某快餐店與飲料商合作,提供漢堡包與飲料搭配的套餐②為降低碳排放,某運輸公司將動力燃料由汽油改為天然氣③為促銷增利,某企業降低其噴墨打印機價格,提高墨盒價格④玉米價格上漲,某飼料廠在生產中減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麥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以價格變動對生活消費的影響的必備知識,滲透科學精神。根據互補商品的定義,如果兩種商品必須組合在一起才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這兩種商品就是具有互補關系的商品。在套餐中漢堡包與飲料搭配構成了互補關系,噴墨打印機與墨盒搭配構成了互補關系,①③符合題意;②中汽油和天然氣都可以作為動力燃料,④中玉米和小麥都可作為飼料,它們都互為替代品,不符合題意。
2.(2015全國Ⅱ·15)在我國,煤炭是電力生產的主要原料,煤炭價格從2011年約850元/噸大幅下降到2014年底的約500元/噸,有人據此建議下調電力價格。能支持其建議的恰當理由是()
A.電力產能過剩,出現供大于求的情況
B.電力是生產生活必需品,低價有利于社會穩定
C.電力價格與其生產成本的變化方向應當一致
D.電力與煤炭是互補品,二者價格變化方向應當一致
答案C
解析本題以煤價和電價的變動為背景,考查影響價格的因素的必備知識。題意沒有表明電力供需情況,A項不選;B項前半句正確,但低價并不一定有利于社會穩定;商品價格包含了企業原材料成本和利潤,根據題意,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因此電力價格也應下降,C項符合題意;煤炭是生產電力的原材料,二者不是互補品,D項錯誤。
3.(2015全國Ⅰ·12)某公司準備在甲乙兩種復印機中選購一臺,甲復印機的購置成本為22 000元,乙為18 000元;甲的專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該公司最終購買了甲復印機。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這一選擇的理由是()
A.甲乙是替代品,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
B.甲與其耗材是互補品,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購置成本
C.甲與乙的耗材是互補品,甲的購置成本低于乙的耗材成本
D.甲乙是替代品,甲多耗費的購置成本低于甲節約的耗材成本
答案D
命題角度1貨幣與紙幣
三年高考真題
1.(2017全國Ⅲ·12)小夏使用信用卡在北京透支8 000元購買了一臺外國品牌筆記本電腦,在免息期內通過銀行償還了該筆消費款。在這一過程中,貨幣執行的職能是()
A.價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
B.流通手段、貯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價值尺度和世界貨幣
答案C
解析以使用信用卡透支購物為問題情景,運用貨幣職能的必備知識,滲透科學精神。依題干可知,電腦的價格8 000元人民幣,是用人民幣表達電腦的價值量即價格,其職能是價值尺度;購買電腦,其職能是流通手段;通過銀行償還債務,其職能是支付手段;故選C項。
2.(2016全國Ⅰ·15)2015年,某國宏觀經濟形勢如下:產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4.0%;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增幅從2.5%下跌至1%,低于國際公認的合理值3%。據此,預防通貨緊縮成為關注的焦點。若不考慮其他因素,可能引發通貨緊縮的傳導路徑是()
①產能過剩→工業品供過于求→工業品價格走低→企業利潤下滑②消費低迷→消費品供過于求→消費品價格走低③社會總供給大于社會總需求→物價總水平持續下跌④企業投資萎縮→失業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答案A
解析以消費價格指數變動為背景,用通貨緊縮的必備知識,滲透科學精神。通貨緊縮是指物價總水平持續下跌的現象,因此落腳點是物價總水平持續下跌,③應在最后;根據題意,產能過剩應放在開頭,因為只有供過于求才能導致物價下跌,第一步是①;②和④相比,邏輯關系顯然是收入下降引起消費下降,④在前②在后;故選A項。
3.(2016北京·30)2016年中國在部分地區試點“一元券硬幣化工程”,用一元硬幣替代一元紙幣;2015年丹麥公布了關于“無現金社會”的議案,計劃用電子貨幣代替紙幣;長期的惡性通貨膨脹導致委內瑞拉貨幣面值極高,2008年該國政府發行新的貨幣,新幣與舊幣的兌換比例是1∶1 000。上述三個國家的方案和措施都()
①體現了國家擁有發行貨幣的權力②改變了用貨幣衡量的商品價格③可以穩定物價,控制通貨膨脹
④能方便交易行為,降低貨幣使用成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題干材料中三個國家出臺了不同的貨幣方案和措施,由此可見國家擁有發行貨幣的權力,①符合題意;中國用一元硬幣替代一元紙幣,丹麥用電子貨幣代替紙幣,委內瑞拉發行新的貨幣,都能方便交易行為,降低貨幣使用成本,④符合題意;上述三個國家的貨幣方案和措施,都沒有改變用貨幣衡量的商品價格,也不能穩定物價和控制通貨膨脹,②③不符合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