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案:《文化在繼承中發展》教學設計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3 20:21:44
高一政治教案:《文化在繼承中發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系、文化傳承的含義、文化發展的影響因素。
2.能力目標:通過文化繼承和文化發展關系的探究,提高學生分析和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認識中國豐富的文化歷史中做出正確的文化選擇,成為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用者。
教學重難點: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教育對文化發展的作用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根據我們上節課所學,對待傳統文化我們應該持什么態度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傳統文化最終并不是原封不動的被承襲,而是有所淘汰,有所發揚,即所謂的“揚棄”,從而使文化得到發展。那么傳統文化是怎么在承繼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呢? [過渡]讓我們看一個例子:P43,思考:在我們身邊,你如何運用“實事求是”呢?
一、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看P44,對我國古代的教育思想的兩種看法,談談你們如何看待這兩種觀點的?
分析:對待傳統文化應采取一分為二的態度,將繼承與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那么,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是什么關系呢?我們應怎樣對待兩者的關系呢?
1.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系
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一個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凝聚了該民族世世代代的創造和智慧,是該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力量。所以,要實現民族文化的發展和復興,就不能無視這些寶貴財富的存在,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否則文化發展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繼承的目的不在于束之高閣,或者拿來供奉景仰,而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為了服務于當代社會需要。因此,不能原封不動的承襲文化,而要緊緊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有所揚棄,發展文化。
2.正確處理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要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面對傳統文化,要辯證的認識其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傳統的教育思想有其糟粕和消極之處,也有著思想的精華和合理之處。對此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是全盤否定,也不能全面回歸。如“孝道文化”,因此,要把握好文化繼承和發展的關系,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積極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汲取養分,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實現文化繁榮,成為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用者。
但是,在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