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 > 高中試卷 > 高二政治期中試題 > 高二政治上冊期中考試試卷5

        高二政治上冊期中考試試卷5

        來源:網絡 2009-10-28 01:34:05

          高二政治上冊期中考試試卷5

          政 治 試 題

          本試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

          第I卷(選擇題,共80分)

          一、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80分。

          1.在我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左"傾和右傾的錯誤,在錯誤理論的指導下,我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遭受到極大的破壞。

          由于19世紀建立了電磁理論,人們根據這一理論制造了發電機和電動機,使人類進入了電氣化時代,從而大大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上述兩則材料說明 (    )

          ①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作用

          ②社會意識在特殊性情況下也能夠決定社會存在

          ③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④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但不同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所起的作用不

          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2.據報道,新疆草原牲畜超載率超過60%,局部地區甚至達到100%以上。由于超載,全區85%的天然草場出現退化。草原退化又導致草地生態系統和食物鏈結構發生變化。這個事實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

          A.做工作必須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B.必須樹立符合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正確價值觀

          C.必須堅持矛盾的分析方法

          D.必須弄清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

          3.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能有個人自由"。根據這一觀點,我們應該做到 (    )

          ①正確處理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

          ②不能追求個人利益

          ③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堅持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的原則

          ④必要犧牲個人利益乃至生命來保衛集體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從哲學角度看,小團體主義違背了   (    )

          A.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 B.整體和部分辯證統一

          C.主次矛盾辯證關系 D.內外因辯證關系的原理

          5.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由于體制的轉型和利益關系的調整,因而出現了不同利益主體在價值觀、價值取向上的不同選擇。這說明  (    )

          A.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

          B.價值觀對人們的活動具有導向作用

          C.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D.價值觀對社會存在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6.認為提倡集體主義價值觀會壓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的觀點是錯誤的。這是因為

          (    )

          A.集體主義價值觀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決定作用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集體主義在根本上是致的

          C.集體主義能解決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D.國家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主要靠集體主義

          7.2004年8月22日,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在京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人們之所以要紀念鄧小平,主要是因為 (    )

          A.他的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B.他的活動沒有歷史局限性

          C.他的活動受到社會發展規律的制約

          D.他的活動對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8.雁,來去定時謂之"信禽";鷗,隨海潮定時往返稱作"信鳥",商鞅"立木為信",以明不欺;劉邦"約法三章",取信于民。這啟示我們  (    )

          A.做人當誠實守信,與人交往要以誠相待,相互信賴

          B.人們的經濟活動受到社會發展規律的制約

          C.想問題要從實際出發

          D.做事要顧全大局,整體思考

          9."要保持經濟快速發展,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這是因為 (    )

          A.改革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

          B.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C.社會關系的調整和變革會反作用于生產實踐,促進經濟的發展

          D.對外開放體現了實踐活動的物質性

          10.許振超把"咱當不了科學家,但可以做個能工巧匠"和"現代化大生產說到底最需要團隊協作。僅憑我一個人,就是一身鐵又能打幾個釘"作為座右銘。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

          ①扎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照樣能實現人生價值

          ②要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③關鍵部分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

          ④要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振超效率"產生了巨大的名牌效應,許多世界知名的航運公司,主動 尋求與青島港合作,僅2003年青島港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20萬標準箱,實現了24.3%的高速增長。這說明    (    )

          A.精神貢獻比物質貢獻重要

          B.在一定條件下,精神貢獻可以轉化為物質貢獻

          C.從總體上看,物質貢獻比精神貢獻重要

          D.精神貢獻對經濟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

          2005年2月20日下午4時55分,一列由杭州開往溫州的列車中呼嘯而來,火車尖銳的汽笛聲將兩個在鐵路上玩耍的孩子嚇呆了。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正好經過附近的河南打工青年李學生飛身躍起,將男孩一把甩出鐵軌;可當李學生返身去救小女孩時,已經剎不住的列車將他和小女孩無情地吞噬。李學生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據此回答12-13題。

          12.李學生的獻身精神,說明   (    )

          A.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B.精神貢獻比物質貢獻大

          C.實現人生價值需要一定的客觀條件 D.人生價值的源泉在于生產勞動

          13.李學生的事跡深深地感動了中國!其令人感動之處在于,他有著 (    )

          ①閃光的人生價值 ②無私奉獻的精神 ③不斷進取的品質 ④高尚的情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最高理想與共同理想都是社會理想,它們二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其表現在(    )

          ①共同理想與最高理想互為基礎,互為條件

          ②實現了共同理想,也就實現了最高理想

          ③共同理想是實現最高理想的基礎和必經階段

          ④實現共同理想,必須以最高理想為根本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各項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都要同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實際問題緊密結合,使群眾在參與中受到教育,在實踐中得到提高。"這說明  (    )

          ①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就是精神文明問題

          ②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

          ③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廣大群眾的實踐活動

          ④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和發展的動力

          ⑤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

          16."舊時王謝堂前燕,飛人尋常百姓家。"這體現了  (    )

          A.社會變化總是循環往復的 B.人類社會是變化發展的

          C.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D.社會發展是有規律的

          17.江澤民同志在建黨八十周年大會上說:"忘記遠大理想而只顧眼前,就會失去前進方向;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就會脫離實際。"從材料中可以看出 (    )

          A.任何理想都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B.理想總是高于現實

          C.脫離社會實際的理想是可以存在的 D.理想和現實是辯證統一的

          18.非公有制企業要進一步發展,必須克服自身存在的問題,在遵循市場法則、追求企業利益的同時,還需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維護國家利益。這是因為 (    )

          A.集體主義決定企業發展方向 B.市場經濟可以產生集體主義

          C.集體主義可以促進企業發展 D.市場經濟與集體主義具有內在一致性

          19.一位哲學家說,生存是一種偉大的使命,每一個人都不是"法定幸運的人"。生命的價值在于奮斗,而奮斗使生命更具有價值。一個幸福的人應該是經過奮斗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這就是說    (    )

          A.經過奮斗,每一個人都可以為社會作出貢獻

          B.實現人生價值必須全面提高個人素質

          C.實現人生價值必須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苦干,發揮聰明才智

          D.實現人生價值必須具有百折不撓、頑強奮斗的精神

          20.金錢和幸福的指數有很密切的關系,如果自己的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幸福無從談起,另外幸福主要是來自人的心靈深處,不一定物質生活豐富了人就幸福了。從人生價值觀角度看,上述材料表明   (    )

          ①金錢不是萬能的,不能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②金錢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不是人生價值的決定因素

          ③金錢是實現人價值的重要物質保證

          ④物質財富與人生沒有關系,因而沒有必要不擇手段地獲得金錢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民族英雄林則徐的這一詩句,不僅激勵了幾代中國人抗擊外國侵略、維護民族利益的斗爭精神,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仍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回答21-22題。

          21.這句詩體現的人生價值觀是   (    )

          ①人生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②有價值的人生不應考慮個人利益

          ③對社會的貢獻大小決定了人生價值的高低

          ④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以社會對個人的尊重為基礎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22.有人認為,"趨富避禍、趨利避害"是一切動物的本能,人也是動物,由此得出"人的本質是自私的"。這種論證之所以不正確,是因為  (    )

          ①人性本善,自私是后天獲得的特質

          ②人性本惡,后天可以為善

          ③人的本質應從社會關系的總和去理解

          ④趨群體、他人之利,是對趨利避害本能的超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包括核試驗在內的許多科學研究都可以用計算機進行模擬試驗,這樣既可以達到試驗效果,又可以節省實驗費用,降低試驗風險。 (    )

          A.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 B.科學試驗是獲得認識的有效途徑

          C.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D.實踐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新的認識工具和手段

          24."忘記遠大理想而只顧眼前就會失去方向,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就拿脫離實際。"忘記遠大理想而只顧眼前是錯誤的,這是因為  (    )

          A.理想是一定社會經濟關系的產物

          B.理想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

          C.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決定作用

          D.崇高的理想對人生有著重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的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行、家庭美德為著力點。運用所學知識,回答25-26題。

          25.《綱要》指出,實施公民道德建設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集體主義價值觀的核心的(    )

          A.無產階級價值觀  B.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

          C.為人民服務  D.無產階級個人利益

          26.從哲學上看,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  (    )

          A.具有客觀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B.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C.是社會主義社會特有的現象

          D.屬于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

          27.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下列選項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有  (    )

          ①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④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⑤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28.恩格斯指出:"我們只能在我們時代的條件下進行認識,而且這些條件達到什么程度,我們便認識到什么程度。"這句話說明   (    )

          A.由于實踐條件的限制,人們每一正確認識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B.在一定時代,人們不可能獲得對某一具體事物的正確認識

          C.人們認識事物所能達到的程度,完全取決于客觀條件

          D.客觀條件會妨礙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29.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不講物質利益原則,不按經濟規律辦事是不行的,但不講互助友愛、不講奉獻也不行的。這說明   (    )

          ①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

          ②規律既是客觀的又是主觀的

          ③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奉獻

          ④集體主義和市場經濟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A.①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30.現在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挫折教育是人走向成功的必修課。"TCL"總裁將其總結為"木頭理論",即木頭放在水里,加上壓力,一旦沖破壓力,反彈會更高。相反,如果沒有壓力,卻只能輕浮在水面,不會有高度。從認識論的角度看,這是因為 (    )

          A.失敗的實踐更能激發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B.成功和失敗是相反相成的

          C.失敗的實踐在形成并推動認識發展的過程中有特殊的作用

          D.在挫折中形成的認識屬于理性認識,更為正確和深刻

          31.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在誰是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對立在于是否承認 (    )

          A.人的意識在歷史活動中有能動作用 B.個別人物在歷史上的突出作用

          C.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D.知識分子在歷史上起決定作用

          32.今年,報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齡和婚否的限制,這不僅體現了我國高等教育已向大眾化發展,而且體現了終身教育的思想,說明我國正在向學習型社會邁進。活到老、學到老,已不僅是一種美德,而且是一種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這種變化所蘊含的哲學道理有

          (    )

          A.正確認識只有同錯誤認識的不斷斗爭中獲得

          B.認識的根本任務是透過現象達到本質

          C.認識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

          D.改造主觀世界離不開改造客觀世界

          33."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事業","在推動物質文明的同時,要努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上述要求的哲學依據在于(    )

          A.改造好客觀性世界就能改造好主觀世界

          B.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

          C.改造好主觀性世界就能改造好客觀世界

          D.主觀和客觀是相互影響、相互決定的

          34.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唯物主義、辯證法、認識論的有機統一。下列關于實踐的基本特征中,體現唯物主義的是   (    )

          A.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的活動

          B.實踐是社會性歷史性的活動

          C.生產實踐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D.實踐是客觀的物質性的活動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主動到條件十分艱苦的基層工作,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盡心竭力,最后因公殉職。據此回答35-36題。

          35.關培民的行為表明    (    )

          ①他把個人利益融于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之中

          ②他堅持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③他把追求個人利益的行為,升華為造福于社會和人民的奉獻精神

          ④要維護國家利益,就必須犧牲個人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6.從鄭培民的行動可以看出他的思想   (    )

          ①是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

          ②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國家的表現

          ③是符合人類根本利益的社會意識

          ④是否認個人利益和大公無私的思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976年唐山地震時,有五個煤礦工人被困在與世隔絕的漆黑礦井里達半個月,他們靠團結互助精神與死亡抗爭,并最終獲得生還,創造了"生命的奇跡"。據此回答37-38題。

          37.上述材料中的這一事例主要說明   (    )

          A.人有求生的欲望

          B.人的自然屬性受社會屬性的制約

          C.只有社會主義條件下的人們,才能做到舍己救人、舍生取義

          D.只要人們竭力抗爭,就能做到舍死還生

          38.人作為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種生物,必然具有自然屬性。人的自然屬性表現有 (    )

          ①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界 ②人要受自然規律的制約

          ③人的自然性具有豐富的社會色彩 ④人有食欲、性欲、求生等自然欲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9.聯合國的成員國最初只有51個,發展到現在,它已經成為180多個國家組成的最大的國際組織。這里所說的"國家"   (    )

          A.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實行統治的工具,是階級統治的政治權力機關

          B.是由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等要素構成的政治地理意義上的國家,即國度

          C.是國家政權,即享有國際法確認的權利和義務的政府組織

          D.是對被統治階級實行統治,用以維護統治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的暴力機器

          40.一些西方國家推行福利政策,使不少人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這種政策的實施

          (    )

          A.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 B.會改變這些國家的性質

          C.并不是階級意志的體現 D.本質上是為大多數人服務的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20分)

          41.1999年,來自山東農村貧困家庭的徐本禹考上了華中農業大學。大一開始就被別人的幫助溫暖著的徐本禹,堅持用自己的力量、方式幫助和自己一樣貧困的孩子,以回報別人的關心。2002年,徐本禹到貴州貧困山區小學義務支教一個月。返校時,他向孩子們承諾一年后再回去給他們上課。2003年考上研究生后,徐本禹毅然放棄深造機會,回到貴州實踐自己"陽光下的諾言"。徐本禹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在他的感召下,多名社會人士以當地長期義務支教,他所支教學校的孩子也都得到了國內外愛心人士的無私捐助。

          運用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徐本禹放棄深造機會選擇到貧困山區教書的理由是"因為別人幫了我,我肯定要幫別人"。簡析這一理由的正確性。

          (2)許多捐款捐物的愛心人士都表達了這樣一個意愿:因為徐本禹而感動,因為感動而行動。這體現了怎樣的道理?

          (3)有人認為:"徐本禹應該改名叫'汝本愚',放著研究生不讀,卻去一個小山溝里教小學,徐本禹的選擇太沖動,理想太幼稚。"請批駁這一觀點。

          42.材料一: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準確把握時代特征,科學判斷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集中全黨智慧,以馬克思主義的巨大理論勇氣進行理論創新,逐步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系統的科學理論。

          材料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的共同意愿,體現了當今世界和中國發展的時代精神,顯示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強大力量,是全黨全國人民在新世紀新階段繼續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必須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引向深入。

          運用哲學常識,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和二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哪些基本觀點?

          (2)這些基本觀點在材料一和二中是如何體現了的?

          參考答案

          第I卷(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總共80分)

          1.C  2.B  3.D  4.B  5.A  6.B  7.D  8.A  9.C  10.C  11.B  12.A  13.D

          14.D  15.B  16.B  17.D  18.C  19.D  20.B  21.C  22.D  23.D  24.D

          25.C  26.B  27.A  28.A   29.A  30.C  31.C  32.C  33.B  34.D  35.A  36.A

          37.B  38.C  39.B  40.A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20分)

          41.(共12分)(1)①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必然要求正確處理個人和他人的關系,人與人之間做到互相幫助,相互關愛。(2分)②人生價值是通過個人與社會、與他人之間的關系體現出來的,包括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奉獻和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兩個方面,因此被別人幫勛和幫助別人是統一的。(2分)

          (2)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即要看物質貢獻。也要看精神貢獻。在一定條件下,精神貢獻可以轉化為物質貢獻。正是在徐本禹的感召下,許多愛心人上做出了比徐本禹本人多得多的物質貢獻。(4分)

          (3)①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人們的思想境界是多層次的,因此,應該允許個人在不違反集體主義原則的前提下,作出不同的具體的價值選擇。我們應尊重徐本禹選擇職業的權利。(2分)②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崇高的理想對人生、對社會有著重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與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片面追求個人享受的庸俗的理想相比,徐本禹希望改變貧困山區孩子命運的理想是崇高而非幼稚的。(2分)綜合評價:2分

          42.(1)材料體現了:實踐對人認識具有決定作用的觀點;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巨大指導作用的觀點;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觀點。(3分)

          (2)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發展的動力。我們黨準確把握時代特征,科學判斷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進行理論創新,逐步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系統的科學理論。②我們黨"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在新世紀新階段繼續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必須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引向深入。"這體現了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巨大指導作用的觀點。③上述兩點共同體現了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觀點。(5分)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ledzixu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双性h啪啪樱桃动漫直接观看| jizzjizz护士| 日本在线高清视频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亚洲精品狼友在线播放| 老妇bbwbbw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a毛片免费播放全部完整|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超碰97香蕉|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你懂的国产视频| 天堂新版8中文在线8| 中日韩欧美电影免费看| 未发育孩交videossex|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欧美乱大交xxxxx| 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 美女扒开胸露出奶乳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18禁黄网站禁片无遮挡观看|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人妻|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欧美黑人vs亚裔videos| 免费播放春色aⅴ视频| 老公和他朋友一块上我可以吗| 国产大学生系列| 五月激情综合网|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免费| www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 最新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激情小说亚洲色图| 免费很黄很色裸乳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