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猿人洞72年后再發掘 可能會有重要發現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27 18:51:54
時隔72年后,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猿人洞將重新啟動大規模保護性發掘。發掘將從本月中旬開始,持續兩個月。專家介紹,此次發掘主要在于保護,但不排除有重要發現的可能。此次發掘是1937年周口店遺址發掘工作停止后,對猿人洞西剖面的第一次大規模發掘。
原因:剖面有局部坍塌隱患
昨天,周口店遺址保護、發掘專家論證會上傳出消息,經國家文物局批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將和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聯合進行此項發掘工作。大會對遺址猿人洞西剖面的清理發掘計劃提出了構想和思路,初步確定了保護性發掘方案。
周口店猿人洞堆積剖面因長期遭受自然應力的侵襲風化而凹凸不平,目前已經出現松滑、空洞、裂隙和危石,呈現“上凸下縮”的不正常坡度,有局部坍塌和落石的隱患。為此,需要對其進行保護性發掘,以消除猿人洞存在的隱患。
在保護清理的同時,專家將對地層進行觀測和取樣,繼而對樣品開展系統的沉積學、環境學和年代學分析測試,了解遺址的地質形成和應力,建立更加系統、精確的年代和環境變遷框架,為遺址保護提供科學依據。此外,通過改善猿人洞剖面外觀、放置更清楚的標識、利用揭取的樣品進行地層序列復原等舉措,提升遺址的展示和科普水平。
根據國家文物局的批復,此次發掘面積為20平方米。
期望:可能發現重要材料
專家介紹,猿人洞自1921年發掘以來,這里共發現“北京人”化石200余件,分屬于40余個男女老幼個體,出土石器近10萬件,發現哺乳動物化石98種、鳥類化石62種,在國際古人類學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專家表示,此次保護性發掘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護,但不排除有重要材料發現的可能。“猿人洞,特別是它的西剖面有大量的古人類遺跡堆積,在清理發掘的過程中極有可能會有一些發現。頭蓋骨當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動物化石、石器及用火遺跡還是很有可能被發現的”。
據周口店遺址管理處相關人士介紹,經過十多年的發掘,目前猿人洞還保留有三分之一的原始堆積,對進一步研究古人類、古地質、古環境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剩余的三分之一的原始堆積尚無明確的發掘計劃。
目標:建立古人類數據庫
此次周口店猿人洞的發掘,得益于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中國古人類遺址、資源調查與基礎數據采集、整合”項目的實施。今年是該項目運行的第二年,按照項目計劃,周口店遺址被列入今年的工作重點。
科技部設立的這一項目為期5年,旨在利用現代科技和信息手段,對周口店、泥河灣和水洞溝等重要遺址建立綜合數據庫。通過整合,進而建立起中國古人類資料數據庫和資源共享平臺的基礎框架,初步建立起中國古人類化石與遺物標本模型收藏中心,為古人類學研究提供資源與數據信息。
周口店遺址位于北京城西南約50公里處,是世界聞名的古人類遺址之一,198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迄今為止,周口店遺址已發現了27處古人類、古文化和古脊椎動物的化石地點,其中包括1929年發掘出土的震驚中外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